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巴巫蛮道”尊周文王、周公旦、孔仲尼为“周易三圣师”。精通不了易学,就不能成为合格的道士。巴道认为“神道设教”的教科书是由“伏羲画卦,文王演易,周公作爻,孔子系辞”而最终完善的。《淮南子要略》:“今《易》乾坤,足以穷道通意也。八卦可以识吉凶知祸福矣,然而伏羲为之六十四变,周室增以六爻,所以原测淑清之道而捃逐万物之祖也。”

周易》的道理,是根据天文的观察而来、根据地球物理的观察而来、根据人类活动的观察而来、根据中国古代的医理而来、以及人类生命的变化中观察而来。

把“儒家”崇尚的典籍《易》说成“经”的,始见于“道家”《庄子·天运篇》载:孔子曾对老子说:“丘治《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自以为久矣。”《易经》为“群经之首”,儒家经典,设教之书。《周易》即《易经》,是传统经典之一,相传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说明(卦辞、爻辞),作为占卜之用。《周易》没有提出阴阳与太极等概念,讲阴阳与太极的是被道家与阴阳家所影响的《易传》。

《周易》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是古代思想、智慧的结晶,被誉为“大道之源”。内容极其丰富,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传“彖”为周文王姬昌笔名,《说文》:“彖,豕也。象其锐而上见也。”周文王被商纣王囚于羑里,象猪被关在圈里,只能昂首从牢窗张望极小范围的外界。《周易系辞下传》:“易之兴也,其当殷之末世,周之盛德邪,当文王与纣之事也。”《史记.周本纪》说文王“囚羑里,盖益《易》之八卦为六十四卦”。《日者列传》:“伏羲作八卦,周文王演三百八十四爻而天下治。”《汉书.艺文志》:“至于殷周之际,纣在上位,逆天暴物。文王以诸侯顺命而道,天人之占可得而效,于是重《易》六爻,作上下篇。”周文王在狱中将伏羲六十四卦图,每卦加六爻,演绎成《周易》三百八十四爻,并拟出诠释卦爻“彖”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传“象”为周公笔名,《史记正义》:“文王时,有击剑之法;武作乐象而为舞,号其乐曰象舞。”象性和善驯顺,武王伐纣推翻殷商而一统天下归西周,为建设和平美满的生活而作象舞之乐;武王死后其弟周公旦佐成王,《吕氏春秋仲夏纪》:“成王立,殷民反,王命周公践伐之。商人服象,为虐于东夷,周公遂以师逐之,至于江南,乃为《三象》,以嘉其德。”周公旦开创了“成康之治,”任人宰割的“彖”被和善的“象”所代替,而这种自由和平生活来之不易,故有象爻辞:“君子以自强不息”;何况周公首先获得并学通父亲文王卦爻“彖”辞,而拟出“象”辞来,最合情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周易》经文深奥简古,春秋时期的学者阅读起来已感到十分困难,于是,解释经文的文字开始出现,历史上称为《易传》。《易传》由七篇文章构成,其创作时间离经文形成的时间不是很长(约五六百年),它是解释说明经文的最原始,最权威的文字。

这七篇文章是:《彖传》、《象传》、《系辞传》、《文言传》、《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其中,《彖传》、《象传》、《系辞传》三篇各分上下,加上另外四篇合成“十翼”。“翼”是“羽翼”的意思,有“辅助”之义。

《传》包含解释卦辞和爻辞的七种文辞共十篇,统称《十翼》,相传为孔子所撰。春秋时期,官学开始逐渐演变为民间私学。易学前后相因,递变发展,百家之学兴,易学乃随之发生分化。自孔子赞易以后,《周易》被儒门奉为儒门圣典,六经之首。儒门之外,有两支易学与儒门易并列发展:一为旧势力仍存在的筮术易;另一为老子的道家易,易学开始分为三支。《四库全书总目》将易学历史的源流变迁,分为“两派六宗”。两派,就是象数学派和义理学派;六宗,一为占卜宗,二为禨祥宗,三为造化宗,四为老庄宗,五为儒理宗,六为史事宗。

孔子(前551年9月28日-前479年4月11日,名丘,字仲尼)是最早的易学专家,比如他在《论语子路章》熟练地引用恒卦爻辞:“不恒其德,或承其羞,不占而已矣。”其文言有“子曰”,与《论语》相类,为孔子弟子七十二贤的回忆录,正因如此,系辞才缺乏连贯性。

写《春秋》的孔子继《尚书》之后为首位有名的史学家,司马迁《报任安书》:“仲尼厄而作春秋”。他还是影响中国人二千五百年的思想家,世界教育奖冠名者,世界文化名人,也是最早研究诠释传授《周易》的大师。

系辞最早记载了伏羲作卦结网,而今世界各国研究伏羲文化的学者都以此记载作为原始依据。孔子曾三次向老子求教,巴道能信仰儒家圣人孔子,表明同为诞生中华本土的两家国教“儒道合流”,是极其自然而又促进民族意识和谐的国统幸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易学是在阐述易卦、易数、易象、易图、易理、易义、易变与易占过程中形成的一门解释宇宙自然、社会人生的学说。它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基本名词、术语、命题和范畴(包括基本概念、观念、思想、理论、方法、图式等),这些是人们认识《周易》的基础。

当《易》自汉代被奉为儒家经典之首以后,群儒习《易》、百家注《易》之风盛行,两千余年延续不断,流派纷呈。而且《易经》虽说是中国古代的典籍,但是它的传播可并不仅限于中国本土。早在秦代,方士徐福就传到了日本。后来又在被称为“大航海时代”的15世纪以后,传播到了欧洲。其中,一些闻名世界的欧洲大师受《易经》的启发、影响及评价摘要如下:

早在1703年的法国皇家科学院备忘录上,莱布尼茨发表了《二进制运算的解释》,所用的例子里,便有伏羲先天八卦图和0——7八个数字的二进制表示的对应。这曾在18世纪初的欧洲知识界引起轰动,莱布尼茨将二进制看作“宇宙语言”,但他的二进制系统却无法与后天八卦图建立联系,他只好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八卦图的内涵远非二进制数系可以完全模拟。莱布尼茨二进制的伟大意义,则被现代飞跃式发展的计算机科学和互联网络所证实——它们的信息处理和传输,运用的正是二进制表示和算法。

《易经》不仅对数学史有着重要的影响,在科学界也享誉盛名。大科学家爱因斯坦对《易经》的评价非常高,他从科学角度评价这本书:“西方科学家做出的成绩,有不少被中国古代科学家早就做出来了。这是什么原因呢?原因之一是古代科学家自幼学习《周易》,掌握了一套古代西方科学家们不曾掌握的一把打开宇宙迷宫之门的金钥匙。”

在哲学领域有着非凡贡献的德国大哲学家黑格尔从哲学的角度评价《易经》,认为其代表了中国人的智慧。他说:“就人类心灵所创造的图形和形象来找出人之所以为人的道理,这是一种崇高的事业。”黑格尔在创立他的新哲学体系过程中,曾受到中国哲学的影响。黑格尔基本熟悉了当时传入欧洲的一切中国古代文献。黑格尔也曾在其哲学史课程中加进了中国哲学的内容。黑格尔在关于中国哲学的讲演中,把《易经》和孔子、老子作为主要内容。黑格尔指出:《易经》的卦象体系在两个要点上接近了真正的哲学:其一,《易经》表达了抽象的思想和纯粹的范畴;其二,《易经》揭示了作为纯粹的思想存在中最深邃而又普遍的东西,与偶然外在的东西之间的对比。

更早在战国秦孝公六年(前356),重用“商鞅变法” 镇压秦国贵族反对派,掌管图书秘籍的“御史中丞”黄景,带族属逃往山东乘船渡海“仁川登陆”到韩国避难建城邑,《周易》等中国古典便在韩国世代流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大韩复国,用伏羲氏八卦的四正卦(乾、坤、坎、离)做国旗的标志,其意义尤为深远,这对于他们的立国精神、文教、礼俗乃至于奋发图强的思想行动,都具重大影响与作用。

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都有专门的研究机构“易经学会”。外国人对于读《易经》的好处有以下几点概括:提升自身修养、净化心灵、转换思路、解决难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