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内循环时,得先理解什么是外循环?

在过去,我们有人口红利带来的大量廉价劳动力与相对应所制造出的物美价廉的商品。这些商品依靠他人成本所不能、他人售价所不能而远销国外,受到全世界的欢迎。与此同时,我们还有其他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的全产业链,几乎任何商品都可生产。这为我们赢得了“世界工厂”的美誉,像国内义乌、苏州、东莞、莆田等就是典型的制造业大市,也是知名的出口创汇大市。

这种由外资(吸引投资)主导,在国内生产再出口到国外换取外汇(出口),外汇再经央行发行换为人民币在国内进一步生产、建设的模式(建设),就是外循环。这其中,我们可以发现,外部投资与生产出口是大头,国内消费是小头。赚来的外汇,我们都用在了高新技术研发、高铁高速公路大桥等大基建、城市公建等身上。这也正是过去几十年里,我们国家面貌日新月异的原因所在。

可以这么说,过去这么多年,我们的艰苦不拔与消费隐忍,依靠大量的商品出口才获得了现在的举世瞩目。

看明白了外循环,内循环就非常容易理解了。简单地说,咱依然自己生产,但从出口给国外为主变成内销给自己人为主。自己生产的东西主要给14亿自己人用,自己的消费能力构成GDP与财政收入,继续攻坚高科技、前沿产业,继续保持日新月异与世界瞩目的发展。

当然,内循环一直都有,只是过去的比例偏低。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年我国贸易总额45761.26亿美元,外贸出口这一项就有24990.29亿美元,占GDP比重为31.87%。

从今年此刻开始,经济内循环时代到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一旦开始,意味着什么呢?又该不该买房呢?

一、促进国内投资能力与消费能力的提升

内外循环,核心区别即谁投资谁消费的区别。那么,提升国内投资额,促进国内消费能力的提升,是内循环能否有效持续的核心所在。

回想地tan经济的放开,不仅是解决部分人群的就业问题,实际上是内循环的一个分支。依靠地tan的全面铺开,促进终端人群的消费,并解决国内厂家产能过剩与库存,促进生产端的可持续性。消费券也是同一个逻辑。

从产业端来讲,按照需求强度划分,可以分为低频需求行业、中频需求行业及高频需求行业。比如米面粮油、蔬菜猪肉等是高频需求行业,家居家电建材是中频需求行业。按照人群覆盖面划分,可以分为低覆盖面行业、中覆盖面行业及高覆盖面行业。比如米面粮油为高频高覆盖面行业,家电家居为高覆盖面中频行业等。可以预见,围绕日常生活刚需的“衣食行”及其上下游这些高频高覆盖民生行业,智能家电、旅游、汽车及其上下游这些高覆盖面中高频行业,必然在不久后得到利好政策的刺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处开始谈房地产。根据今年央行报告,国民财富70%沉淀在房子这个不动产上,流动性偏弱,消费能力难以得到全面释放。

同时,从近几个月的调控力度与严格程度来看,短期内控制住房地产是必然之举。必须要把资金流入到生产端的实业、消费端的人群中去,将内循环比例增大。

所以,目前楼市过热的城市,以及接下来可能出现的过热楼市,都会很快举起调控的大旗,不让市场对房地产产生积极的预期。

援引《经济参考报》7月27日的文章,房地产市场的过热现象,已经上升到了阻碍实体发展、影响企业家精神的程度。

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必须要弘扬企业家精神,千方百计保护市场主体活力。而房价背离经济社会基本面的非理性上涨,是对企业家精神的严重背离。不难发现,当房产投资利得轻松超越企业家创新创业所获利润,当房价上涨显著增加企业经营管理成本,当房地产业虹吸社会资金减少实业融资,企业家就很难持续专注于技术研发、产品换代、市场拓展和创业创新,而这恰恰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石。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房价背离经济社会基本面的非理性上涨,就是全社会创业创新承担的巨大成本,是企业家所面临的负激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拥有产业及产业链的城市会格外吃香

接下来,针对产业提振与销售通路端这两块,相信也会有利好政策出台。产业是一座城市运行的底层逻辑,有产业即代表有财政产出,有人口吸引力,有消费力,打通销售渠道、建立全国销售脉络,则有了长期存在的底气。

相对应的,有了人口吸引力,有了持续向上的发展动能,房地产行业也将获得相应的稳定发展,楼市才有继续繁荣的基础,房价才有足够的支撑。

这里也再次表明,缺乏产业或产业不足、落后的城市,可能会成为新的收缩型城市,这里的房地产市场与楼市也已到了黄昏末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房地产依然会是经济内循环的重要行业之一

阶段性收紧房地产市场,并不代表持续收紧。《经济参考报》的文章已经说得非常明白,过热引起的企业家精神的严重背离,才是触发房地产调控的原因所在。

实业回归,内循环启动之初,必须将全民“唯房马首是瞻”的预期控制下来,而过热城市的市场预期,便是源头所在,所以必须加强调控。进而引导消费释放到其他各行各业中去。

那么,房价该不该降?或者说应该降多少呢?

可以这么说,房价过热、挤压刚需群体这样的现象,已经表示有泡沫的存在,房价在目前特定的时间维度上,已经脱离这个时间段内的正常的市场基础。这个特定时间内的、不应该有的“虚”的部分,即房价泡沫所在,即应该挤出的所在。也就是应该下降的部分。

注意,我说的是特定时间内。房价脱离时间维度、脱离城市维度,单纯讲高与低,都是不负责任的说法。而内循环进入正轨后,特别是拥有持续向上发展动力的产业城市,房子依然该体现出未来时间维度上的应有价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时,房地产本身兼备投资、消费两大功能,又作为“百业之母”连通上下游数十个行业,房地产不会消失,更可能的延续方式是“按需定供”,确保每个人通过一定时间的努力都能买得起房子。区别只是在于房子的位置、面积与形态、品质上。

人人买得起房,换得起房,就像国外人人都买得起车一样,把买房回归到单纯只是一个大宗商品的消费而已,这才是内循环这个“国之大计”未来该出现的形态。

房价,也回归到根据城市、产业、人口、住房需求、供需结构等市场因素,来进行市场化发展。涨与跌,全凭稳健的市场说话。

由此得出结论:当房子回归到有需要住就买,没住的需求就不炒时,买房不就是顺理成章吗?想住就买,想炒就三思。至少目前一段时间内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