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联航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简称“广联航空”)主要从事航空工业相关产品的设计、研发、制造业务,主要产品包括航空工装、航空零部件和无人机,客户主要为军工企业。

2016年10月,广联航空在新三板挂牌,12月,公司报送辅导备案登记材料,辅导机构为东北证券。2017年7月,公司在新三板摘牌。随后,因广联航空经营战略发展和东北证券自身业务发展的考量,以及就广联航空上市时间进度规划的调整,东北证券于2018年2月终止辅导工作。2018年11月,广联航空转为携手中信证券,继续冲刺创业板。

从经营业绩看,报告期内(2017年~2019年),广联航空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07亿元、2.06亿元和2.68亿元,年化复合增长率为58.73%;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54.02万元、5296.27万元和7464.85万元,年化复合增长率为100.66%,经营成长性看似不错。

不过,广联航空的信息披露质量有待提高,招股书对应收账款、员工人数的披露前后不一,而在新三板挂牌时期,公司曾因信披违规被出具警示函。同时,公司员工平均年薪较当地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水平低了15.94%,而研发人员的年薪水平或许还不及生产人员。

另外,广联航空的外协供应商也很“精彩”,不仅有成立2天就提供外协服务的,还有在合作4年后才成立的。而原公司机加业务骨干付俊成“自立门户”开设的公司既是广联航空的主要供应商,又是主要客户,2018年9月,该公司被广联航空收购。

招股书两处需打“补丁”,信披还存“黑历史”

经研究,我们发现广联航空对应收账款、员工人数的披露前后不一,招股书仍需“打补丁”。

据广联航空披露,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余额为21694.77万元。其中,账龄在1年以内的应收账款余额为15505.31万元,按5%的比例计提775.27万元坏账准备,相应的1年以内应收账款净额为14730.04万元。

然而,公司在披露1年以内应收账款细分情况时又称,截至2018年12月31日,账龄在0-6个月、7-12个月的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14362.05万元、1173.26万元,合计15535.31万元,较前文披露的1年以内应收账款余额多出30万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资料来源:广联航空招股说明书(上会稿)

另一方面,据招股书(上会稿)披露,截至2017年末、2018年末,广联航空的员工人数分别为317人、509人。而公司于2019年6月报送的招股书却显示,上述时点的公司员工人数分别为318人、511人,分别存在1人、2人的差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资料来源:广联航空招股说明书(2019年6月报送)

值得注意的是,在新三板挂牌期间,广联航空曾因信息披露违规被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全国股转公司”)出具警示函。

2017年6月,全国股转公司发布了《关于对未按期披露2016年年度报告的挂牌公司及相关信息披露责任人采取自律监管措施的公告》,广联航空赫然在列。由于未在2016年会计年度结束之日起四个月内编制并披露年度报告,广联航空违反了《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司信息披露细则》的相关规定,构成信息披露违规。

同时,董事长王增夺、董秘吴铁华未能忠实、勤勉地履行职责,违反了《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业务规则(试行)》相关规定。因此,全国股转公司对广联航空及其董事长王增夺、董秘吴铁华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自律监管措施。

对此,广联航空在新三板公告中解释称,由于公司当时正在接受IPO辅导,为了保证申报数据的真实、完整、准确,相关审计工作持续进行中,故而未能按时披露年报。

员工薪酬较当地平均工资低16%,搞研发还没生产人员赚得多?

据招股书(上会稿)披露,报告期各期末,广联航空员工人数分别为317人、509人、531人,员工月均薪酬分别为4980.53元、5269.81元、5568元。而据哈尔滨市(广联航空所在地)统计局披露,2019年,全市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含铁路)为79485元,其中,在岗职工(含劳务派遣)年平均工资为82385元。

简单计算可知,2019年广联航空的员工平均年薪约为66816元,较当地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低了15.94%,与在岗职工(含劳务派遣)平均工资的差距则达到18.90%,这在拟上市公司中并不多见。

同时,招股书称,2019年公司生产人员平均数量为395人,直接人工成本为2485.12万元,计算得出生产人员人均薪酬为6.29万元。同时,2018年末、2019年末的研发人员数量分别为66人、75人,2019年研发费用中的职工薪酬为407.35万元。

如果用期初、期末的研发人员平均人数估算,那么广联航空研发人员在2019年的平均工资约为5.78万元,较生产人员平均工资低了8.16%。即使用数值较小的期初人数计算,研发人员平均薪酬也仅为6.17万元,仍不及生产人员。

招股书显示,广联航空系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019年末研发人员数量占全体员工人数的11.89%。但从薪酬水平来看,公司研发人员的“含金量”或许要打个问号。

第一大供应商系原业务骨干设立,2018年“变身”子公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招股书披露,哈尔滨晟航机械加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晟航机械”)是广联航空的主要外协供应商,双方自2019年4月开始合作。然而,根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晟航机械成立于2019年4月29日,也就是说,该公司成立2天内即开始为广联航空提供外协加工服务。

按照制造业企业的惯例,一家企业历经新设、规划建设产能、完成新建产能投资建设、启动试生产,最终进入稳定的达产状态,至少需要半年时间,而需要1年甚至2年走完上述建设流程的也比比皆是。广联航空却将外协加工订单委托给一家新设2天的企业,外协加工的质量如何保障?

同时,哈尔滨博新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新创机械”)自2013年12月起为广联航空提供数控加工、普通加工、表面处理、切割加工等外协加工服务。然而,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博新创机械成立于2017年6月,那么广联航空在2013年是如何与尚未成立的博新创机械开展合作的呢,这个问题只能由拟上市公司来回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资料来源: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

另外,哈尔滨正朗航空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正朗航空”)自2016年10月起为广联航空提供外协加工服务,当期即成为公司的第一大供应商,采购金额为264.09万元,占广联航空2016年采购总额的14.39%。

同时,正朗航空还是公司2016年第三大客户,广联航空承接其需要高端五轴机床进行加工的航空工装业务,当期销售金额为246.50万元,占营业收入的2.75%。2018年9月,广联航空以238.18万元收购正朗航空100%股权,将其纳入合并范围。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正朗航空成立于2016年3月,法定代表人为付俊成。招股书称,付俊成原为广联航空的机加业务骨干,业务水平较高,对工装生产工艺和广联航空的产品均较为熟悉,因此,由付俊成控制的正朗航空在公司采购中占比较大。企业工商年报显示,正朗航空在成立之初曾使用“53190779”作为公司的联系电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巧合的是,“53190779”还曾是哈尔滨广联模具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联模具”)的企业联系电话,并且该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同样为付俊成。不过,与正朗航空不同,广联模具并非由付俊成实际控制,公司股东为胡泉、朱洪敏和哈尔滨广联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联精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中,广联精密的股东为广联航空实控人王增夺和另一自然人王增权,持股比例分别为72.21%、27.79%,而胡泉、朱洪敏目前均担任广联航空的董事兼副总经理,因此,广联模具的背后实际是广联航空的实控人和两名董事。

2018年9月,由于广联模具的厂房、土地被用作正朗航空的生产经营场所,故广联航空在收购正朗航空时同步收购了广联模具相应的土地、房产等资产,随后,广联模具于2019年1月注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