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是对这个世界多绝望,才会义无反顾亲手结束自己的生命?面对残酷现实生活,我们可能觉得生无可恋,但是身为皇帝,难道真的就可以夜夜笙歌,高枕无忧了吗?对于没有当过皇帝的我们,当然没有发言权,临死前的崇祯皇帝究竟遭遇了什么?

身为一国之君,当好了名垂千古,当不好遗臭万年,崇祯皇帝临终前,留下一份遗书,内容如是说:“朕自登极十七年,逆贼直逼京师,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致逆贼直逼京师,然皆诸臣之误朕也,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这或许就是崇祯皇帝临终前最后的尊严,没有人能够感同身受,但是我们却能够从中体会出无尽的悲凉与心酸苦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崇祯皇帝想做亡国之君吗?不想!

崇祯皇帝想就如此结束自己的生命吗?但凡有一点可以翻盘的希望,其实他内心也不愿意如此,或许我们都认为:留得青山子,自然不怕没柴烧,但是实际情况真的如此吗?我们只能说崇祯用尽自己一生做了一个好皇帝,但是这样的皇帝,终究无法面对自己手下的臣子,更无法面对那百姓的爱戴拥护,为何如此呢?

不知大家是否知道:你是一个好人!这句话究竟代表了什么,实际上它的本意,就如同上述所讲,崇祯是一位好皇帝一样苍白无力,对于百姓而言,崇祯的好真的没有更大的实际用处,百姓需要的不仅是一位爱民如子的皇帝,更需要他能力足够强大的,庇佑整国百姓的安危,不再遭受战火的洗礼与乱贼的荼毒。对于大臣们而言,需要的是一个领导者,而并非一个中庸管理者,好仅仅是基础,要想能够当一名出色的皇帝,需要做到更好甚至于极致,毕竟人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在其位就要竭尽所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崇祯皇帝相比较于唐太宗、秦始皇等人,究竟差了什么的?毕竟他们都是隶属于同一个职业,所以相互对比也更具说明价值,总体来说,秦始皇的战略远见是值得肯定的,他深知集小流以成江河,一统天下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敢想敢做的他最终付诸实践,只不过世人对于他焚书坑儒,为修建宫殿,奴役劳苦百姓饱受诟病,这就是秦始皇的双面人生,只不过从长远来看,秦始皇所做都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唐太宗李世民,将一手贞观之治玩得出神入化,他在位期间政治清明,经济实力迅速飙升,以至于全国百姓都能有富足的时间与经济实力,满足文娱生活,当然这一切也与唐高祖当初立下的规矩有关,那就是尊祖崇道,唐太宗李世民严格执行,不忘初心,最终方得始终,而且唐太宗与魏征的故事,一度流传成为佳话。

崇祯皇帝,是整个大明王朝最后的尊严,墙倒众人推,何况是一个国家的灭亡呢?纵观历朝历代,每个王朝都有自己的使命与寿命,千百年后,只为了在这个世界留下一段刻骨铭心的历史,秦始皇创立的秦朝如此,唐太宗李世民独领风骚的唐朝如此,自然整个大明王朝也摆脱不了同样的命运,在整个大趋势之下,崇祯皇帝的不幸,就是他最终成为了那个亡国之君,天之弃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崇祯皇帝真的没有政治手段吗?

实际上并非如此,公元1627年崇祯皇帝继位,尽管继位不久,才刚刚开始他的政治生涯,但是对于魏忠贤的处理之上,显然很有明智之举,在魏忠贤自缢而死之后,不仅屠戮了魏忠贤等党羽的尸体,而且对于曾经的魏忠贤余党,无一例外的进行削弱牵制,一系列的强硬政治手段,确实给了魏忠贤党派沉重的打击,但是崇祯皇帝此时也恰恰忽略了一个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众所周知:能量不可能凭空出现,也不可能凭空消失,就如同整个朝廷中的时局动荡,暗流涌动,既然魏忠贤势力能够如此强大,那么就证明他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存在价值,过分的压制打压反而不是好事,虽然崇祯皇帝看似巩固了自己的政权,阉党余孽也不敢轻举妄动,但是此时整个朝廷之中的文官,却成了最大的隐患,愈发膨胀,最终导致整个大明王朝风雨飘摇,内忧外患。

如果这个世界上都是好人,会发生什么?如果所有的皇帝都如崇祯一般嫉恶如仇又会发生什么?其实最终的结果也不必多言,好坏是相对的,同样也是制衡关系,两者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