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津县盐窝镇作为东营市农业人口、村庄数量最多的农业大镇,今年以来,盐窝镇立足在东营市现代农业发展中争排头、当标兵,以排头的意识、排头的标准、排头的担当,积极探索以工带农、以农促工、工农复合、一体发展的新路子,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上半年,盐窝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199.2%,增速列全市第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31.6%,增速列全市第三。今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全市乡村振兴先进集体”。

一、“三大平台”构建起工农复合、一体发展新格局。围绕擦亮、用好首批国家级农业产业示范强镇、省级工农复合型循环经济示范区、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三块“金字招牌”,持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搭建起三大产业发展平台。一是打造百万只黄河口滩羊产业园。以全国产业集群水平最高、综合带动效应最广为目标,规划建设了总占地面积1万亩的黄河口滩羊产业园,到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2.2亿元,150栋高标准羊舍建成投用,年底前完成全部305栋羊舍建设,达到年存栏量40万只、出栏量100万只的规模,建成全国单体规模最大的肉羊标准化养殖基地。二是建设万亩优质果蔬集聚示范区。启动了总投资8.7亿元的七龙河田园综合体项目,目前已完成2万平方米智能温室、60个高温大棚以及水上乐园建设工程。投资3200万元,实施老虎滩林果产业园、“十里荷香”景观带、万亩优质水稻聚集区基础设施配套工程,修建主干道路6.6公里、灌排渠系36公里,有效提升了产业承载能力。三是创建百亿级工农复合型循环经济示范区。本着对历史和未来高度负责的态度,实施完成了投资1.2亿元的“一横两纵”道路框架建设,全面铺开了供水、供热、供气、污水处理等配套工程。连续两次举办项目集中开工仪式,落户项目14个、总投资33.4亿元,为提前两年建成全省首个工农复合型循环经济示范区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三大体系”催生出工农复合、一体发展新动能。盐窝镇肉羊养殖数量、叶菜种植面积均居山东省首位。围绕把特色产业做优、做强,实现由“数量规模型”向“品牌效益型”转变,重点构建了三大体系。一是产业融合体系。按照产业全链条、一体化的发展定位与路径,引进建设了总投资28.6亿元的16万吨饲料加工、50万吨生物有机肥生产等12个肉羊产业链上下游项目,构建起了集基础母羊繁育、标准化养殖、屠宰深加工以及饲料生产、资源综合利用于一体的循环产业发展模式。按照果蔬产业“生产+科技+加工+品牌+营销”的多业态发展模式,投资1500万元建设了优质果蔬品种选育基地,投资3600万元实施了民兴食品冷链物流、北岭蔬菜批发市场改造提升工程,实现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发展。二是协同创新体系。注重发挥科技在肉羊产业发展中的带动作用,与山东省自主创新促进中心、省农科院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与山东农业大学合作制定了黄河口滩羊养殖标准,加快推进黄河口滩羊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力争成为全国肉羊行业发展方向的引领者。与寿光市现代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合作,大力推广水培、雾培、无土栽培等先进技术,积极引进火龙果、无花果等高档品种,努力在黄河三角洲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中发挥标杆引领作用。三是品牌聚合体系。围绕打造“黄河口滩羊”知名品牌,在全国率先采用5G物联网、区块链等新技术、新业态,与华为、京东联合搭建云商交易平台,与河南雨轩集团一次性签订黄河口滩羊购销协议10亿元,为黄河口滩羊的发展打开了广阔空间。围绕打造“北岭蔬菜”放心品牌,规划建设了北岭蔬菜批发市场标准化果蔬检验中心、现代物流配送中心和市场营销中心,初步实现了北岭蔬菜的全过程可追溯管理。积极争取“三品一标”认证,今年成功申请认证了“七龙河大米”“张冯葡萄”等6个地理标志产品,进一步壮大了“品质盐窝”的品牌影响力。

三、“三项机制”激发了工农复合、一体发展新活力。统筹上级政策、资金、项目等多方资源,调动村集体、小农户、社会力量等各方积极性,探索形成了“三项机制”。一是党建统领机制。深入落实“两个走进”,支部领办合作社、党员带动小农户,大力推广七龙河“5+1+N”的联建模式,通过土地流转、设施发包、自主经营等方式,实现村集体、小农户固定性收入与经营性收入同步增长,带动17个村集体增收70余万元、120余户贫困户实现增收致富。二是“两区”同建机制。坚持“园区支撑社区、社区带动园区”的理念,依托黄河口滩羊产业园,实施了盐窝镇产城融合项目,288户、3.8万平方米的住宅楼主体工程已经完工,年底达到入住条件;依托七龙河田园综合体,实施了七龙河田园社区一期工程,280户、3万平方米安置房已于4月30日开工建设,预计明年10月份达到入住条件。通过“两区同建”,构建起了社区、园区双向带动、一体发展、相互促进的良好格局。三是多方共融机制。整合全国农业产业示范强镇创建资金1200万元、政府专项债券2.1亿元、“鲁担贷”扶持贷款7800万元、乡村振兴及产业扶贫资金322万元,撬动32亿元社会资本投入园区建设,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源头活水、提供了持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