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区牛庄镇地处东营市沿黄乡村振兴示范带南端,引黄灌溉便利、地热资源富集。今年以来,牛庄镇以实施总投资13.28亿元的27个乡村振兴项目为抓手,聚力攻坚,大干当前,各项工作全面起势,被国家农业农村部、财政部批准创建国家级农业产业示范强镇,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攻坚克难奖”先进集体,被省发改委等10部门确定为全省第二批乡村振兴“十百千”工程示范创建单位,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全市乡村振兴先进集体。

一、敢闯敢试,以新理念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牛庄镇着眼乡村振兴新理念,创新实践、精准发力,不断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一是用工业化理念探索发展现代农业新模式。扎实推进以中部产业园区为龙头,带动东部“菜篮子”、西部“粮袋子”发展的农业产业“一体两翼”布局。规划建设1万亩现代高效农业产业园,聚力突破盐碱地设施农业,扎实推进“三通一平”“四网两井”等基础配套,建设产业园繁育孵化中心,增强园区承载能力,建园招商、筑巢引凤,相继招引双福福盛、赣州水之方等2个过亿元设施农业项目落地投产,全镇新增设施农业面积新增1914亩、产值增长21%。二是以全要素思维建设美丽宜居农村新样板。扎实推进东庞、陈庄、西范三个农村社区建设,实现9个村庄2269户集中居住,改善群众生活环境、提升群众生活质量。同时,着眼群众带着锄头上楼,生产与生活方式不匹配的问题,东庞社区先行先试,社区党委主导成立全市第一家家庭农场—金丰农场,流转6个村6500亩地,极大促进了农业的工业化发展和社会化服务平台建设,自有180台套农机可辐射服务周边6.5万亩农田。农场基本实现了由“种子到筷子”的科技赋能和链条拉伸,与省种子管理站实施了130余种优质小麦、玉米试种选种,建设了1.2万吨粮食仓储和150吨/日规模深加工项目,促进了主食产业化。土地的流转,极大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新型职业农民的出现,群众既可以旱涝保收拿“租金”,又可以外出务工挣薪金,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万余元,高出全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多。目前推进的13万平西范社区二期建设,入选山东省乡村振兴重大项目库。三是以生态循环思路探索农业发展新案例。坚持问题导向,紧盯秸秆资源化利用、粪污无害化处理,实施宝力生物质气和胜邦城肥处理中心项目。宝力项目建成后,年可产生物气1500万方,处理秸秆10万吨,不仅有效解决了镇域秸秆处理难题,而且直供农村社区生活使用,实现了秸秆资源变废为宝。胜邦项目成功探索出“改厕规范升级+长效后续管护+粪污资源化利用”的全流程农村厕改新模式,解决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实现了东营区农村粪污100%无害化处理,被农业农村部等三部委确定为全国9种典型模式之一进行推广。

二、聚心聚力,以实举措推动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工作中牢牢抓住党建引领、群众主体和要素融合三个关键,扎实开展工作。一是坚持党建核心引领。始终把乡村振兴作为基层党建的头号工程来抓,增强基层支部引领乡村产业发展的“主心骨”作用。24个村党支部化零为整、抱团发展,整合市区扶持资金上马10万平设施农业项目,预计每年实现村集体经营性收益95万余元;时家、谭家、前邵等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新增新型经营主体17家,全镇总量达198家,年内力争带动80%的村集体收入突破10万元。二是坚持群众主体地位。一方面坚持发展成果共享,充分发挥蓝海、胜大等龙头企业作用,深化联农带农,构建“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吸收1000余农户入链经营,户均增收3万余元。另一方面坚持服务农村人才发展,建设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服务中心,强化就业培训和服务,订单式输送群众外出务工,为群众铺好就业路、搭建致富桥。三是坚持要素深度融合。注重产业要素融合,扎实推进云靴(东营)设施农业自动化研究中心、全国蔬菜质量检测中心、双福花卉组培中心、蓝海生鲜冷链物流等项目建设,加快构建种养加、贸工农、产供销一体化发展格局。注重功能要素融合,统筹做好“农业+农村”“生态+产业”“党建+文化”文章,推动“五个振兴”融合发展、协同推进。

三、实干担当,以新作风焕发干部队伍新气象。牛庄镇牢牢把握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历史使命,凝心聚力,实干担当,以务实的作风践行初心使命。一是牢牢抓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工作中,一方面强化项目谋划,立足小城镇建设、工业园区、农业园区,建立“四个一批”项目清单,谋划储备工业项目17个、农业项目13个,新建续建项目30个。另一方面强化项目推进,每个项目由分管班子成员负责,定人、定责、定标准、定时限,坚持工程在现场调度、问题在现场解决。二是用好用实双招双引这个“金钥匙”。突出油地融合产业园规模空间充足、现代农业产业园灌排便利地热富集的比较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对论证可行的项目,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盯上服务、靠上对接。石家庄华腾智能制造、北京瑞盈环保科技、江西赣州水之方、双福花卉等9个项目落地,投资24亿元的恒昌医用手套、高端设施苗木基地等2个项目即将签约。三是大力践行一线抓落实的工作作风。深化“四员三沉两提升”工作,实行科级干部、中层骨干下沉一线工作制度,64名机关干部点对点下沉包靠村庄,11名考选村级后备干部下沉锻炼,推动脱贫攻坚、三资清理、人居环境等重点工作落实,以干部的硬作风、实作为唱响乡村振兴最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