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时间朋友就和我埋怨说:她的孩子跑到他外婆家去了以后一顿吃喝。

外婆非但不开心,而且紧着脸,生怕自己这个外孙拿了她家里面什么东西。

甚至就是吃晚饭也得先把好吃的交给自己的亲孙子,而不是自己的外孙,一时之间让朋友生气不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时候我们原本聊着这个话题就比较不开心,旁边一位同事又见缝插针的说:外孙是姥家的狗,吃完就走。

这一句话说完即调节了当时的气氛,那位同事也扑哧一声乐了,可是乐了归乐了,但当时我们却不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今天让我们借着这样的一个机会,一起来看一下,古代为什么会有外孙是姥家的狗,这样的一种说法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外孙是姥家的狗是怎样流传出来的?

首先大家要明白一点,对于一部分老人,尤其是对于一部分农村老人,或者说对于部分封建时期的农村老人而言,他们在心目当中孙子和外孙是不一样的。

就如同儿子和女儿是不一样的一样,针对于这一点,咱们没有办法也没有必要用现代人的眼光去评判、去批判。

毕竟我们用现代人的眼光去评判、去批判,本身就是不公平了,也是不可取的。

我们无法站在对方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我们也无法站在对方的角度来拿捏这件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两方面都无法达到的时候,我们对于这件事情除了默认、承认或者说除了抬杠之外好像无法做出任何行之有效的决策来。

当我们去理解这句话的时候,完全就可以和重男轻女相匹配一下。

在古代的时候是重男轻女的,因为男人可以传宗接代,而女人就如同嫁出去的人一样,如同泼出去的水,嫁出去的人泼出去的水。

这个时候生下来的宝宝,尽管喊自己姥姥,那也应该是泼出去的孙子,或者说这种所谓的孙子并不是自己真正意义上的孙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一部分老人来说,或者说对于部分有家族观念比较重的老人来说,与其对待这种所谓的外孙好,还不如把所有的精力放在对待自己的孙子好这一个板块上。

二、现在的演变。

就目前来看,现在来看,不管是外孙也好,还是孙子也好,她们所受到的关爱已经受到了老人的关怀都是一样的。

毕竟就目前来看,绝大多数人都是独生子女,那么独生子女双方结婚之后生下一个宝宝,即是唯一的外孙也是唯一的孙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时候姥姥姥爷他们不追着孙子跑,连理都说不过去。

而这个时候甭管这个孙子是真孙子还是外孙子,都无所谓了,只要是孙子就行。

当然说到最后我们还要顺便再说一下,这个外孙是姥家的狗,吃了就走,本身就没有说有某些歧视的含义,或者说有某些不太可取的含义,这仅仅就是一种所谓的称谓而已。

而且这样一种所谓的称谓从古代流传到现在,只不过在流传的过程当中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外孙在姥姥、姥爷的心目当中的身份地位,以及他们在将来一段时间里面充当开心果的作用,只增不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