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乞讨人员一直是城市文明的痛点,关爱、救助流浪乞讨人员也是文明城市创建的一项重要内容。今年是宜宾市"创文"工作决战决胜的关键之年,宜宾市救助管理站主动作为,加大工作力度,积极与公安、城管、卫生、环卫等相关部门强化沟通、形成合力,及时掌握流浪乞讨人员信息,确保第一时间实施救助服务。成立的4个"夏季送清凉"救助小分队,以车站、市区商业繁华区、地下通道、桥梁涵洞、废弃建筑物等生活无着人员集中活动和露宿区域为重点,从早到晚、定时定点进行拉网式街头巡查。

据悉,宜宾市救助管理站已提前对站内饮水、空调等设施设备进行了全面检查、维修,并储备了充足防暑降温用品。本着 "自愿求助,无偿救助"的工作原则,对不愿意进入救助机构的受助人员,视其情况发放必要的清凉油、藿香正气水等防暑药品和食品,对危重病人和精神病人及时送往医院救治。

2020年8月3日下午,骄阳似火,笔者跟随救助站工作人员走上街头,工作人员告诉笔者,要在繁华街道的人群中找到流浪乞讨人员,不仅需要敏锐的眼力,还要有丰富的经验。在老城区南门桥地下通道内,一位流浪男子正席地而睡,宜宾市救助管理站的工作人员带着矿泉水、面包、方便面等食品,走到他面前。"天这么热,你到我们救助站去吧,站里很凉快,还供吃住……""我不去"男子一个劲儿地摆手。"天热了,这瓶水给你,多喝水可以预防中暑。"工作人员半蹲着将矿泉水递给面前的流浪男子。据救助站工作人员介绍,男子名叫李刚(化名),高县人,今年47岁,常年在外靠捡垃圾为生,不愿去救助站居住也不愿回家,临行前工作人员再次叮嘱:"现在天热,你一定要注意防暑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走马街金沙广场的一个窝棚内,大伙又找到了一名衣着褴褛的乞讨人员,"他好像是哑巴。"一旁的一名环卫工人指着该名乞讨人员说。"你愿不愿意跟我们去救助站啊?"该名乞讨人员摇摇头,工作人员随即又递上了矿泉水、面包等物品,乞讨人员虽然不会说,却一个劲儿地朝他们点头,"他这是在感谢你们呢!"环卫工人"翻译"道。由于是自愿接受救助,工作人员不能强制将其带走,只能给他留下水和食物,继续开展街面巡查工作。接着,工作人员又相继给四名流浪乞讨人员送上夏季的清凉。这些受救助者没有一个人愿意去救助站的,都是拿了防暑降温食品就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了解,街头露宿的一般是务工未着,以拾荒或打点零工为生。为确保他们安全过夏,宜宾市救助站专门为这些职业乞讨人员和有生活保障的人员,建立了档案,并告知了联系方式,保证有恶劣天气或突发情况时能及时取得联系。

今年以来,宜宾市救助管理站已救助流浪乞讨人员572人次,其中街头救助64人次,护送返乡226人次,其他自行来站求助人员189人次,既有效解决了流浪乞讨人员的临时生活困难,又大大推动了城市文明建设。

"文明城市的创建需要热心市民的积极参与,你的一个善举,或许能够真正挽救一条生命。" 宜宾市救助管理站向广大市民呼吁,如发现需要救助的流浪乞讨人员,尤其是残疾人、未成年人、老年人等,请市民及时拨打110报警,请公安民警引导、护送其至救助管理站;对突发急病人员及时拨打120通知急救中心进行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