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北斗28nm工艺芯片已经量产,22nm工艺芯片即将量产

今天(8月3日)上午10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闻发言人冉承其介绍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开通有关情况。

一、工程建设提前半年完成,彰显中国速度

攻坚克难,完美收官。北斗三号2009年11月启动建设。10余年来,工程建设历经关键技术攻关、试验卫星工程、最简系统、基本系统、完整系统五个阶段,提前半年完成全球星座部署,开通全系统服务。建成即开通、开通即服务,工程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一是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实现自主可控。400多家单位、30余万科技人员集智攻关,攻克星间链路、高精度原子钟等160余项关键核心技术,突破500余种器部件国产化研制,实现北斗三号卫星核心器部件国产化率100%。二是发挥举国体制优势,高效完成组网。加强集中统一领导,建强工程总体和两总研制队伍,以总体、技术、质量、进度为标准,创新研制建设体系,单星研制周期缩短四分之一,运载火箭总装周期缩短三分之一,卫星入网周期缩短四分之三。构建形成风险分析及控制保障链,不带隐患发射,不带疑点上天。自2017年11月起,两年半时间高密度发射18箭30星,建成40余个地面站,快速形成星地一体化运行能力。特别是面对年初以来的新冠疫情影响和航天领域质量形势风险,工程全线狠抓任务组织实施、狠抓产品质量复查、狠抓任务风险防控,实现组网收官攻坚战和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全面胜利。

二、系统功能强大性能一流,展现中国品质

追求卓越,世界一流。建设目标对标国际,迭代升级、实施增量工程,功能性能指标达到世界一流。一是系统功能强大。北斗三号具备导航定位和通信数传两大功能,可提供定位导航授时、全球短报文通信、区域短报文通信、国际搜救、星基增强、地基增强、精密单点定位共7类服务,是功能强大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二是性能指标先进。全球范围定位精度优于10米、测速精度优于0.2米/秒、授时精度优于20纳秒、服务可用性优于99%,亚太地区性能更优。今天特意带来一个展版给大家展示一下,这张图是2018年刚建成北斗基本系统时的情况,图中阴影部分、颜色比较深的是系统不能覆盖的区域,当时全球服务可用性为95%;如今北斗全球系统建成后,在上面2020年的图中,已没有阴影,全球服务可用性99%以上。二是全球典型区域上空北斗卫星的星空图,红色圆点代表观测到的北斗卫星,我们卫星数量大大增加。我们实测的导航定位精度都是2-3米,比我们公布的指标精度更好,所以应该讲北斗是特别好用的系统。

短报文通信服务进行了升级拓展,区域通信能力达到每次14000比特(1000汉字),既能传输文字,还可传输语音和图片,并支持每次560比特(40个汉字)的全球通信能力。星基增强服务具备一类垂直引导进近(APV-I)能力,填补我国星基增强服务空白。国际搜救服务检测概率优于99%,具备返向链路确认特色能力,显著增强遇险人员求生信心。此外,地基增强、精密单点定位还能提供最高厘米级定位服务。

今天,我们在前期已发布的有关文件的基础上,再发布定位导航授时(B2b)、星基增强(BDSBAS-B1C)、地基增强、精密单点定位(PPP-B2b)、国际搜救共5类服务的接口控制文件,北斗官方网站同步上线。区域短报文通信、全球短报文通信2类服务的接口控制文件将定向发布。至此,北斗系统发布的接口控制文件已覆盖全部7类服务。这是今天带过来要同步上线的北斗所有7类服务的接口控制文件,供所有企业研制、生产。

三、综合效益显著成果丰硕,凝结中国智慧

一是国之重器,利国惠民。北斗系统已全面服务交通运输、公共安全、救灾减灾、农林牧渔、城市治理等行业,融入电力、金融、通信等国家核心基础设施建设。28nm工艺芯片已经量产,22nm工艺芯片即将量产。大部分智能手机均支持北斗功能,支持北斗地基增强高精度应用的手机已经上市。构建起集芯片、模块、板卡、终端和运营服务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10年来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年均增长20%以上,2019年达到3450亿元,2020年有望超过4000亿元。北斗在中欧班列运输、京张高铁建设运营、民用航空等方面得到应用,基于北斗的高精度服务在抗击新冠疫情和南方水灾中发挥积极作用,正在加速进入新基建,与新一代通信、区块链、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深度融合,北斗应用新模式、新业态、新经济不断涌现。

二是中国北斗,世界北斗。北斗已是联合国认可的四大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之一。与美国、俄罗斯、欧盟卫星导航系统的兼容与互操作及系统间合作持续深化。相继进入民航、海事、搜救卫星、移动通信等多个国际组织,多个支持北斗系统的国际标准已发布。成功举办中阿北斗合作论坛、中国-中亚北斗合作论坛,在突尼斯建成首个海外北斗中心,中标阿尔及利亚地基增强网项目,在中阿合作论坛第九届部长级会议上,中阿商定继续推进深度合作。目前,北斗相关产品已出口120余个国家和地区,向亿级以上用户提供服务,基于北斗的国土测绘、精准农业、数字施工、智慧港口等已在东盟、南亚、东欧、西亚、非洲成功应用。

四、打造综合定位导航授时体系,再续中国创造

秉承“中国的北斗、世界的北斗、一流的北斗”的发展理念,大力弘扬“自主创新、开放融合、万众一心、追求卓越”的新时代北斗精神,2035年前将建成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国家综合定位导航授时体系,为未来智能化、无人化发展提供核心支撑,持续推进系统升级换代,融合新一代通信、低轨增强等新兴技术,大力发展量子导航、全源导航、微PNT等新质能力,构建覆盖天空地海、基准统一、高精度、高智能、高安全、高效益的时空信息服务基础设施。服务全球,造福人类!

北斗系统与美国的GPS相比有哪些优势?120多个国家已签署使用协议

最近,北京大学科学学院焦维新教授在接受俄罗斯卫星通讯社采访时表示,中国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已经可以媲美美国 GPS系统。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宣布开通,由包括了24颗轨道卫星和另外的两类卫星组成,两者都能扩大卫星的覆盖范围,提高导航信号和定位精度。这也预示着我国已经拥有了完整的卫星导航系统,中国在航天卫星领域的发展更进了一步。

美国是最先拥有GPS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已经领先我们半个世纪之久,就是这样的落后差距,中国在近20年时间里完成了赶超,中国北斗系统相比美国的GPS还是有各自我优势的,北斗卫星的定位及其准确,能全天候实行全球定位,在亚太地区尤其精准并已经超过GPS。另一方面,北斗系统提供服务是免费的,在无源定位和授时时,不会限用时间和收费。

根据新华网的报道,中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由24颗地球中圆轨道卫星、3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和3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组成,这些卫星组成了北斗三号星座的大家族。据焦维新教授介绍,在赤道之上,3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高达36000公里。 除此之外,地面可以使用除了来自移动卫星的信号外,也能随时收到来自三颗卫星的信号。此前中国曾发生汶川地震,整个地面的通信设施都遭到破坏,而这三颗卫星的功能则可以将地面情况通过短报文的功能发出。

北斗卫星弥补了静止轨道的缺点,其本身的同步轨道可以使卫星倾斜55°,这种设计可以使卫星围绕赤道为中心进行“8”字轨道飞行,这样,不管是中国最北的黑龙江漠河,还是最南的曾母暗沙,都能接收到较强的信号。同时,焦维新教授强调,中国发展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其目的是促进国家经济的各个方面,同时也能为世界各国人民提供服务,并非为了与其他国家竞争。

不仅如此,拥有卫星系统精确定位下,地面列车的发车间隔可以有效减短。若定位不准确,会导致轨道间隔过短,极易发生事故;而间隔过长,铁路利用率就会大幅降低。可见导航系统对国防建设也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独立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而世界上已有120多个国家和地区使用北斗导航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