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唐朝

河南范县有个高码头镇,这镇上呀有个老范庄。老范庄的西侧,有个陵园,叫范武子陵园,里面有个范武子墓。从古至今,不时有人,前去看一看,感受一下这位老臣的低调为人,谦虚尽让的美德。不错,这墓地里埋有范家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严格教子,谦虚尽让

范武子, 春秋时期晋国中军元帅兼太傅。一生功勋卓著,为朝廷鞠躬尽瘁,为人谦虚谨慎,不骄不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深受人们敬重。他对儿子的要求也很严格,很注重谦让品质的培养教育。 戎马一生的范武子告老退休以后,儿子范文子接替他出来做官,被封为“卿”,为当时的高级官员。

有一天,天色已经很晚,范文子还是迟迟不归。“按往常,儿子早该退朝回家了,”范武子寻思着,“这么晚了,朝中还会有什么事?……”就在这时,只见范文子兴冲冲地回来了。

范武子连忙关切地问道:“朝中出了什么意外的事,怎么回家这么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范文子答道: “父亲,没什么大事,是秦国来了一位客人,在谈话中,他出了几个隐晦难解的问题,要我们在座的几个官员回答。其他的大小官员,谁也答不上来,我一口气解答了三个问题,答案全都正确无误。秦国的客人听了十分满意,称赞我有见地!”

范武子听儿子那盛气凌人的语气,看他那得意洋洋的神情,觉得他简直是不知天高地厚,似乎只有他行,别人全不如他。面对儿子轻慢同列、自高自大的态度,范武子非常生气,严肃地教训儿子说:

“那些官员不见的全不能解答。他们看你是长者,又是上司,谦让你,是有意让你先说,谦虚尽让是一种美德。你却自命不凡,一点儿也不知道谦让,竟在朝上三次抢先发言,真是一点儿礼貌都不懂!你看你,简直是狂傲到极点了,丢人现眼,真不知羞耻!”

父亲越说越气,说着就举起手杖打了他一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范文子受过父亲的教训以后,觉得自己荣辱不分,以耻为荣,深深地自责。从那以后,他幡然悔过。

这个故事就是有名的“范武子杖子”。原文如下:

范文子暮退于朝。武子曰:“何暮也?”对曰:“有秦客廋辞于朝,大夫莫之能对也,吾知三焉。”武子怒曰:“大夫非不能也,让父兄也。尔童子,而三掩人于朝。吾不在晋国,亡无日矣。”击之以杖,折委笄。

靡笄之役,郤献子师胜而返,范文子后入。武子曰:“燮乎,女亦知吾望尔也乎?”对曰:“夫师,郤子之师也,其事臧。若先,则恐国人之属耳目于我也,故不敢。”武子曰:“吾知免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子承父业,受人爱戴

公元前589年,范文子以上军之佐的身份,跟随中军元帅隙克攻打齐国,当他们凯旋的时候,受到晋国臣民的夹道欢迎。按说,这是正常的事情,官员为社稷冲杀在战场,凯旋接受国民的欢迎,也是可以理解的。但范武子却不这样认为,对他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告诫他一定要戒骄戒躁,谦虚谨慎。不可忘掉初心,为国为民。

范文子也是这样做的,将他父亲对他的教导,传导他儿子的身上。他儿子范宣子没有辜负祖父的热切期望和父亲的谆谆教导,继承了他们谦虚谨慎的优良品德,虚心学习,刻苦磨炼,学问和武艺都长进很快,被封为中军之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范宣子 所在部队的中军将去世后,按照他的资历、功绩和能力,本当“扶正”,递升为中军将。可他却认为自己还不够任职资格,主动提出让荀偃任中军将,这在部队中产生了非常好的影响。

由于他的主动推让,本来许多下级军官该提升职位,也都在他的带动下,主动推辞。一时间,部队中出现了相互推让的良好风气。

晋平公在位时,范宣子出任大臣。他曾领兵攻灭贵族栾盈的族党,根据晋襄公“阅兵典礼”宣布的法令制定刑书,为晋国的兴盛立下了功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范武子教育儿子范文子要谦虚谨慎,范文子又教育自己的儿子范宣子要谦虚谨慎,使这种美德世代相传。这种爱国爱家先忧后乐的良好家风,教育了一代代人。这种优良传统,很值得继承和发扬。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