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战后刘备得了荆州,于是乘胜取益州。在刘备取益州的过程中上演了一出微型版的三国演义,即豫州牧刘备、益州牧刘璋和汉宁太守张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三方的关系挺简单,根源在益州刘璋的引狼入室。

曹操大破西凉马腾之后,引起汉宁太守张鲁的惊恐。张鲁担心曹操会乘胜取汉中,为了壮大自己的力量,打算侵占益州。

张鲁要取益州的消息吓坏了益州牧刘璋,为了自保,他不得不主动请刘备入川帮忙。于是刘备借势入川,可是入川过程中被刘璋知道了真实意图,刘备不得不以武力攻打刘璋。

刘璋自知不敌,又请张鲁帮忙。张鲁派了不久前来投的马超出兵支援,结果马超被刘备收降。刘备又乘势占了益州。

刘备取了益州后,汉中的张鲁成了夹在曹操、刘备、孙权三强中的一块馁肉,最终为曹操所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鲁虽然最终为曹操所灭,可是《三国演义》中,张鲁一直是一个被各路豪杰挂在嘴边的英雄。

曹操和吕布对垒时,在曹操的口中,张鲁是和袁术、孙策、袁绍、刘表并列的英雄。因为此时的张鲁已经雄踞汉中,和拥有淮南的袁术、拥有江东的孙策、冀州的袁绍,荆州的刘表从实力上说难分伯仲。

曹操和刘备煮酒论英雄时,张鲁是刘备口中的英雄。因为此时的刘备实在太弱小,是个人物就比他强。

刘表和刘备交谈时,张鲁也是刘表的忧虑。因为刘表害怕遭到张鲁的进攻,“张鲁、孙权皆足为虑。”

可是,被诸位英雄如此重视的张鲁,却被曹操轻松灭掉,这是何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张鲁的治下,是个虚幻的乌托邦。

和汉末的各路诸侯皆出身官宦世家不同,张鲁出身平民,他的爷爷张陵从江苏徐州来到四川学道,有了一定的造诣之后就以传教的方式广纳道众,入道条件是出“五斗米”

张陵死后他的儿子张衡继续他的未竟事业,张衡死后张鲁又接班。这时益州牧刘焉看中了张鲁手中的教民,认为这是一股可以利用的力量,于是收编了张鲁。张鲁由普通一民成为了刘焉手下的参谋——督义司马。

刘焉给了张鲁功名,就是要让张鲁为自己效力,他让张鲁和另一支军队司马张修攻打汉中。刘焉没看出张鲁并非是被人利用的人,而是有自己的野心。张鲁将计就计,夺取汉中后,他突然袭击杀了张修,吞并了张修的军队,占据汉中并宣告和刘焉脱离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焉死后,他的儿子刘璋承袭益州牧。刘璋让张鲁归顺。张鲁不答应,刘璋就将张鲁在益州的母亲家室全部杀死。如此,张鲁和刘璋在公仇的基础上又增加了私仇。

张鲁占据汉中,开始将汉中经营成一个独立王国。

张鲁是平民出身,虽然没有为政经验,却有一整套祖传的统治教民的经验,为了管理汉中,他借鉴了那套“五斗米”的教义。

五斗米告诉大家,只要交五斗米入教,就可以享受教内的福利,白吃白住,分配土地,安家落户。

于是,张鲁吸引了大批群众纷纷入教。

“五斗米”的教义以“诚信不欺诈,有病自首其过”,强调两点,即“诚信”和“犯错后自我批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鲁的治理颇有些原始乌托邦,他在道路上建了很多“义舍”“义舍”中放了很多食物,有米有肉,称“义米肉”,让行人们免费吃住。教义规定行人们以吃饱为主,不能吃多,如果吃多了,鬼神就会施加很多奇怪的病。

张鲁的治下,没有设置官吏,而以“祭酒”来管理治下的群众。所谓“祭酒”就是教义中的各首领。对犯法的人,其实就是触犯教义的人,先进行三次精神感化,然后再行刑,“犯法者,三原,然后乃行刑”

在动乱落后的年代,得人口者得天下。这样的治理方式,让人感受到了“仁政”。于是中原动乱地区的百姓纷纷往汉中跑,让张鲁收获了不少人口,人口的急速增长,又使得张鲁政权在动乱的时局中近30年屹立不倒,“雄据巴、汉垂三十年”。特别是西北的韩遂、马超之乱,使得数万户的西北民众越秦岭进入汉中,“关西民从子午谷奔之者数万家”,如此,更使得张鲁人多势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人口的增多,张鲁白吃白住的“义舍”“义米肉”就会不断增多,这就使得他的财政支出陡然增加,先不说他手下的各级“祭酒”是否真能做到清明廉洁,老老实实的将“义米肉”保质保量的分发出去,就这一部分支出而言,张鲁的政权能否长期承受?

其实,张鲁的治理玄机重重。

1、五斗米的玄机

五斗米是张鲁政权的重要收入,其中有两项,一是入道的教众,以个人为单位交五斗米;二是需要治病的人,以家庭为单位交五斗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东汉末年,一亩地的亩产量一般为三石,五斗米接近一石。以汉朝的税制,相当于五亩地的完税量,这是比曹魏重得多的税。普通的佃农,如果租田耕种,本就要收取15%的税,再加上五斗米,对人民来说是极其沉重的负担,而对张鲁来说,就是持续而可观的财富。

据魏晋时的《蜀记》说:“受其道者,输米肉布绢器物纸笔荐席五彩,后生邪浊,增立米民。”说明征收的并非只有五斗米,而是各式各样,五斗米只是增加的项目。如此的征收,对老百姓来说不可谓不沉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五斗米被士人们认为传道是假,不劳而获粟米是真。于是士人们非常鄙视的给五斗米的创始人张陵取了一个“米贼”的绰号。这个“米贼”并非只是张陵的专利,而是专指五斗米的老大,即包括张陵的儿子张衡和孙子张鲁。

2、“义舍”“义米肉”的玄机

免费白吃白住的“义舍”和“义米肉”是有条件的。

“义舍”只配置在交通要道。“义米肉”只限于过路的行人商旅。

而对“义舍”和“义米肉”设置的目的,就是要以白吃白住吸引人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汉末战乱使得全国人口大为减少,据统计,三国时期的人口总共才3000万。可想而知,当时会空出多少荒地,这些荒地需要大量的人耕种,而有大量的人就可以稳固政权,甚至问鼎天下。

张鲁以“义舍”和“义米肉”吸引外来人口白吃白住之后,再将外来人口进行统一安置,由“祭酒”进行管辖,让他们成为教徒,按户口分配无人耕种的土地。这时,就必须强制缴纳“五斗米”,然后成为教徒。

除此之外,还要向以“祭酒”为单位的机构,即所谓“义仓”缴纳额外的钱财、粮食和布匹等等,名义上是大家的,主要用作公众事业,如建设“义舍”,提供“义米肉”等,而其中的一部分则上交给“师君”即张鲁本人,名义上由张鲁用作公共事业的统一调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朝梁时期的刘勰说张鲁的五斗米:“滥求租税”。

因此,张鲁治下五斗米教的表面是以“义”字打头其实隐藏了很多高税赋的玄机。

也正因为如此,张鲁本人的财富极其丰富,积累了的财富尽藏于“宝货仓库”,后来全部归了曹操。

张鲁治下的五斗米能吸引人口的原因,并非他白吃白住的福利,乃是得益于他的地理条件。

汉末兵祸连连,天灾人祸不断,无数家庭家破人亡,饥民四起,都在寻找安定栖身之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汉中地区地处秦岭以南,地域偏颇,因此相对和平安定,是生存第一的人民首选之地,再加之此地土地肥沃,自然条件优越,自然就成了流民们归家的沃土。

于是,渴望和平的人民来到了汉中。

可是,根据后来马斯洛的需求五层次原理,张鲁的政策只能吸引较低需求的流民,而对具有高层次需求的士人和武将则完全没有吸引力。不仅没有吸引力,张鲁的教义还招致信奉儒家、法家和老庄道家士人们的反感。结果就是张鲁麾下没有人才,仅有的马超,还是一位具有西凉少数民族习气的将领,而且昙花一现后就跟了刘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重要的是,张鲁虽然得到了以流民为主的人口,可是并没有得到民心,这也是一朝曹操军到,经营了三十年汉中的张鲁却毫无抵抗力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