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责任编辑:葫芦爸

“立正,稍息”是由直说传媒策划的教育行业垂直自媒体直播对谈栏目,邀请教育行业资深的媒体名嘴老编、九宫八卦创始人郑勇,和曾经在新东方等龙头教育机构的行业资深老兵王立作为对谈嘉宾。每期一个行业话题,帮助读者或教育从业人梳理教育热点、热议话题涉及的信息,加以解析和详说。用诙谐幽默、轻松风趣的方式,分享业内的真人真事、大情小事,让风口浪尖、剑拔弩张、针锋相对的严肃话题,变得更具情理和充满人情味儿。

两位嘉宾都是教育行业和媒体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亲历人,至今仍然活跃在自身的战线上,孜孜不倦的感受教育行业、研究教育行业、洞察教育行业、评述教育行业的风云事儿,与时俱进的看待教育行业的转型、巨变。用老瓶装新酒、老炮儿说新事儿的方式给读者、观众展现了一对儿资深老兵面对纷繁复杂、瞬息万变的社会、经济、行业的发展,用新的视角、新的语言模式和新的评说方式,用“冷”思剖析行业每天的发生的波动与是非,带着理智、带着思考。用“热”眼看待行业发生的人和事,带着温度、带着人情味儿。希望这个对谈,能够让忙碌、压力下的教育从业人,有一个稍息片刻的时间和畅所欲言的地盘儿,轻松的面对纷繁复杂的职场和风云变幻的商场。

第十一期

直说传媒策划出品“立正!稍息”

教育行业老炮儿对谈直播

【直说直播】“立正!稍息”(第11期) 在线教育“有毒”, 新东方学而思猿辅导有钱岂能任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直说直播】“立正!稍息”(第11期) 在线教育“有毒”, 新东方学而思猿辅导有钱岂能任性?

主题

第十一期:在线教育“有毒” !新东方、学而思、猿辅导...有钱岂能任性?

对谈内容摘录】

开篇:疫情期间,培训机构都从线下转为线上。7月15日出台了新政策,鼓励互联网+行业新业态,其中包括鼓励在线教育,允许购买使用社会化,市场化的优质在线教育课程,并且能在各个学段与体制内课程融合。在线教育开始野蛮生长,但也存在着很多问题。

01

K12在线教育机构最近都有哪些“破事儿”?

后疫情时代,在线教育始终热度不减,最近更是问题频发。

315晚会,嗨学网被爆出退费难问题。但提到退费难,首先要说尚德机构。尚德机构涉及的退费问题很多,经常被投诉。尚德机构存在的问题原因有两点,一是尚德的销售人员有忽悠成分,引导冲动消费,再有就是学生自己达不到学习效果,但即便是因为学生自己,该退钱也得退钱。

近些年,教育机构爆出的问题也是不断见诸媒体。2017年猿辅导和作业帮针对在线教育的APP发现不雅内容;学而思网校近期因用户评论中有不当言论被举报,被网信办约谈;历史老师发表涉抗美援朝不当言论,新东方公开致歉;步步高家教机小肚皮APP现涉黄内容,被永久下架。

02

在线教育“有毒”,有钱岂能任性?

嗨学网、尚德机构都是针对成年人受众群体的教育机构,成年人作为消费者要对自己购买课程的行为负责。但现在在线教育的风口直指K12教育,K12在线教育针对的则是未成年人,面对未成年人的消费群体,教育机构从业行为就一定要慎之又慎。俞敏洪老师曾说过,18岁以上的学生才适合在线教育,因为18岁以上的学生自主性比较强,视力也基本已经定型。但疫情以来,即使不想尝试和存在抵触心理,全国的中、小学等低龄学生也不得不接受在线教育暂时成为常态的现实。

因为在线教育存在很多信息公开的功能,诸如:留言、评论功能的公开化,未成年人使用IPAD上网,一旦教育APP存在不良信息,或者信息筛查、监管不到位,那真是防不胜防。互联网本身就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但是对教育的应用软件来说,还是应该有一道防护网。作业帮曾经发布青少年信息安全防护产品—“寸功”平台,这个平台就类似于防火墙,将不良、涉黄等信息过滤掉。作业帮曾有公开数据显示,一年中屏蔽掉的不良信息有661万条,涉黄信息达到3%,3%的涉黄信息中,关注人数58%的是小学生。曾有专家说过,中国最为缺少两大教育,一个是性的教育,一个是死亡教育,但即使是缺少这类教育,也不能以这种形式让教育变形或误导青少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

教育APP不良内容影响青少年责任在谁?

在线教育机构想好好发展的,不应故意将不良信息的引流当成噱头或者吸引眼球的抓手。而在线教育机构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我觉得可能有两方面的漏洞,一是互联网讲究互动,一旦出现互动,用户就可能会上传各种各样的信息,而平台作为软件的运营方和平台的管理方,提供这样互动的功能,就要承担起监管的责任。第二,我觉得以前内容的创作是机构,是需要审核和有底线的,现在是越来越多的个人创作者,尤其是老师直播上课中,上课内容受到老师的价值观、老师的道德、职业认知、知识储备等多方面的影响。在互联网时代,不管是个人或者组织的瑕疵都会被互联网放大。这就需要作为传播源的个人或机构,必须要严格规范自己的言行与传播。

04

网络教育直播课,是否应该加强过滤机制与内容监管?

现在在大学里,学生被要求对教师的不当言论起到监督的作用,这也引起了广泛争论。新东方的老师可能会通过讲段子来提高学生兴趣,但以前不讲有争议的事情,所以传播范围小,但像罗永浩老师提出户口制度等直击社会痛点的话题,就会得到社会上很多人响应,传播广泛。

平台要起到监管的作用,但实际上,监管确实也面临越来越难的境地。互联网就是强调互动,孩子们上网,关注点不一定仅仅是视频内容本身,比如:综艺节目等,很多孩子也在关注弹幕、评论等很多信息。弹幕其实是有过滤机制的,但教育直播课却没有过滤机制。目前国家出台了相关政策,对平台对直播带货、网红直播、游戏直播等加强监管提出规范,不过这些都比较好约束,平台方也容易监管,实施者也很好控制。但教育直播是不可控的,直播老师讲错知识点不可怕,但错误引导价值观就有可能酿成误人子弟的大错! 为人师表,百年树人,老师一定要起到积极的影响。

05

互联网在线教育机构,谁在监督?如何监管?

近几年,对线下培训机构老师的要求越来越多,包括国家也在加强对教师资格证的资格审核等,这可能是从根本上解决了教师三观不正的问题,但是在线教育机构教师却存在很大的不可控性。

近期,一个公办老师因为学生给班主任送花没给自己送花辱骂学生的事件引发全民关注,公办教育体系一向严格还会出现这样的老师,更不用说培训教育机构是公办学校有益补充的民办教育老师。平台容易起“幺蛾子”,所以教育APP明令禁止不允许带货。有些APP送你免费课程,上课期间会插播一些广告,课程的费用就由广告商来承担,但K12的教育APP不允许投放广告,也不允许有价格的“币”出现,学校引进这些APP,就要负责。

平台存在的问题,除了监管问题,还存在利益驱动的问题。公办教育不能以盈利为目的,也不允许产业化,不存在功利性行为。但民办教育必须要产业化,所以难免会有一些急功近利、投其所好,满足大家各种各样的需求的做法,但无论怎么玩儿法,道德的底线一定要遵守。疫情期间,为了响应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很多学校或培训机构的课程由线下转到线上,对老师的要求也不像之前的传统面授教学那样得以规范。教师自身利用平台匆忙投入到直播课程中,这就出现了很多因为不熟练、不擅长带来的不规范行为。为了吸引学生眼球,很多老师会在课程结束后,紧跟着一个小游戏,而孩子经不住诱惑就自然将注意力转到游戏平台上,这确实存在在线教育自身在方法、手段上的不当之处。对于这些问题,我认为需要做好以下两点,一是要管好平台,二是管好老师。

06

在线外教口语机构,针对外籍教师的直播课如何监管?

长期以来,一直有个问题,中教容易监管,但是外教,尤其是身处国外的外国教师,要怎么监管?之前还曾有线下教育机构聘请的外教被发现有吸毒事件的出现。在国内都会有这些问题,在国外就更不可控。现在的外教主要来自北美、北欧、南非、菲律宾等国家。通常情况下,无论是学校,还是教育机构,聘请的中方教师一般都会有政审的环节,确保教师要对自己的言论负责,但这样的环节针对外教群体并没有增加。尤其是在线口语外教群体,很难去审核或了解他们的政治倾向,或者是否在过往的从业经历中存在一些不当言论。再如:北美教师虽然都需要审核其持证上岗,但这仅能证明他的教学水平,证明不了他的道德水平。

目前,市面上的在线口语外教机构主要针对的是少儿英语学习群体,未成年人通过语言培训课往往不单学习到对方的语言,也会受到对方思想的影响。而这些思想是否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不利影响也存在风险。虽然说语言无国界,但语言所承载的思想文化是有国界的。疫情期间,很多西方国家最怕看到的就是,他们的价值观受到了我们价值观的冲击,那么外教的价值观是否也让我们的孩子的价值观受到了冲击,这是值得考虑,并需要经过机构自身及有关部门逐步形成规范和需要考量的。

立正总结

郑勇、王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在线教育元年是2013年,各个赛道的龙头企业都创办于2012-2014年间,整个行业还处在摸索阶段。实践出真知,有一个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然后才能逐步规范。疫情促进在线教育快速发展,几乎缩短了在线教育五到六年的发展时间,这是好事,但同时导致问题一下子集中爆发。但越早暴露问题,对教育的发展来说也是好事,我们希望在线教育能健康的发展,发展的越健康,我们的孩子和家庭才能越受益。

问&答

Q:如何看待在线教育机构在综艺节目投放广告?为了眼球会否令教育低俗化、娱乐化?

A:教育内容是为孩子看,但买单的是家长,在综艺节目投放广告实际上也是想让家长买单。有了互联网后,教育内容变成了生活当中不可或缺的某一个电子产品的主要内容,是否低俗跟在那投放五官,关键在于你所宣传的内容是不是高雅的。在线教育机构投资综艺节目本身也是积极向上的,我觉得作为一个推广形式,这很正常。疫情缩短了在线教育的渗透时间,使得大家扎堆在一起,谁能脱颖而出?教学效果固然是一方面,但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如何让大家快速的接受,认同教育的某些品牌,大家自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Q:教育类APP涉黄和网游,是有意为之?存在流量获利黑幕,还是平台忽略了监管?

A:出现这些问题绝大部分不是有意为之,办教育的都是有良心和底线的,我觉得出现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监管的问题。不加强监管,就意味着会对那些可能存在的无良的机构的有意为之而给与纵容,面对这样的机构、产品和行为,就该毫不留情的被下架和被约谈。只有加强执法力度,才能让这种行为得到震慑和有效控制,并逐渐杜绝和规范。

出品:直说传媒

总策划:曹红

主播嘉宾:郑勇、王立

文字整理:涂凌

摄影摄像:乘风少年

项目负责人:Evan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