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 云酒头条

虽然四川白酒产业向来以浓香占据主流,但事实上,四川也是酱酒的主要生产地,全省酱酒产能超过12万吨,且自成一派。近年来,在以郎酒为首的四川酱酒企业努力下,川派酱香在市场中占得一席之地。

进入2020年,无论是泸州市拟投资200亿打造古蔺县茅溪镇酱酒园区,还是郎酒股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都预示着四川发展酱酒产业的力度正不断增加。

赤水河的左岸,一支又一支酱酒军团蓄势已久,正待爆发。

不一样的酱酒?

时间倒退回1980年,从医学界转身的青年代晓荣在政府招商引资的邀请下,回到古蔺二郎镇,承接二郎社办酒厂,并将其更名为郎渡酒厂

由于对医学、中药多有研究,承接酒厂后,代晓荣以中草药药方理论为基础,对酒曲进行了开发研究,并于八十年代初,形成一套独有的制曲秘方。据悉,该配方加入了多味食药同源的芳香植物,一方面增加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另一方面也使郎渡酒的酱韵更柔润幽远。

也是在这个时候,郎渡酒厂制定年份酒滚动储存管理机制,大部分原酒被保存至今。

进入20世纪,大量的企业开始品牌化运作,郎渡酒厂亦然。

由于临近赤水河,郎渡酒厂便以“红军四渡赤水”的故事命名,创立“赤渡”品牌商标,酒厂也更名为赤渡酒厂。直至2007年,赤渡酒厂改制,组建红军杯酒业,“赤渡”成品酒正式登上历史舞台,销往全国各地。

白酒行业发展的浪潮中,2012年是重要的一个转折点之一,受三公消费的影响,大量的酒企进入蛰伏期,这样的乌云同样笼罩在赤渡酒厂的上空。据赤渡酒厂员工回忆,由于赤渡酒厂坚持只酿造大曲酱香,逐渐失去价格竞争优势。

随着岁月的流逝,老赤渡品牌的光环逐渐淡化。

蓄势40年,又见赤渡!

2018年,川酒集团来了。

作为川酱崛起的生力军,川酒集团扛起了领头羊的旗帜。从时间线来看,其先是投入资金参与酒厂混改,获得主要控股权,随后酒厂更名为川酒集团酱酒公司(以下简称“川酱公司”),重新升级打造“赤渡”牌产品。2019年,川酒集团投入2.5亿元人民币,参照医药级标准打造酱酒企业生产管理体系,进一步为赤渡赋能。

事实上,川酒集团选择赤渡的背后也有诸多考虑。

一方面,四川白酒产业虽然有产量大、企业多的特点,但是成品酒品牌较少,酱酒板块更是如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赤渡”在2001年就完成了品牌塑造,有一定的市场基础。更重要的是,酱酒对年份的要求较高,目前川酱公司年产能达10000吨,储能达30000吨,建有二郎和永乐两个生产基地,巨大的原酒产能和储能能够进一步释放成品酒的品牌价值。

而对于川酒集团而言,原酒和成品酒是发展的重要板块。

原酒方面,成为中国最大的原酒生产供应商,是川酒集团愿景的首位目标,赤渡的酱酒原酒,是川酒集团多香型原酒布局的重要落子。成品酒方面,通过三年的沉淀,川酒集团已初步形成“花生效应”,在国优品牌的带领下,形成多品牌布局。

另一方面,赤渡本身的价值也是吸引川酒集团的重要筹码。前文提及,赤渡所用配方是由初代创始人代晓荣结合中药原理而成,具有不可复制性。更重要的是,在年份酒滚动储存管理机制下保存下来的原酒可以直接使用到成品酒调制中。

据赤渡工作人员透露,目前,赤渡主线产品最低年限的大宗基酒都是七年,超过行业通用的五年标准。在酱酒热的趋势下,大量的企业转入酱酒产业,但是其基酒却不能保障生产,赤渡则没有这样的忧虑。

在经过川酒集团两年的打磨后,沉淀数十年的酱酒“赤渡”重出江湖。

瞄准市场热点,川派酱酒的机会在哪儿?

对于川酒集团而言,此时发展酱酒产业实际上是瞄准了市场热点。

虽然相较于年产能达34万吨、近千亿营收的贵州仁怀产区而言,川派酱香稍显弱势,但在酱酒浪潮高涨、仁怀产区产能上限、政策扶持等因素的影响下,川派酱酒企业迎来了巨大的机遇。

在“出了茅台镇就酿不出茅台酒”的品牌宣传下,赤水河畔的茅台镇成为酱酒核心区域,虽然茅台镇核心酱酒产区在扩展范围,但两千余家企业仍然消耗了大量的自然资源,有专家认为,当下已是茅台镇的极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这一角度而言,赤水河将川黔二地划分开来,但赠与了两地同样的生态环境,例如川酱公司与茅台、习酒隔河相望,毗邻郎酒,同享大自然的馈赠,满足优质酱酒对环境的基本要求。

与此同时,近年来四川省对酱酒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

从四川省的规划来看,2017年,四川省曾提出2020年白酒产业产值要达到3500亿元,如今已到冲刺阶段,除了浓香以外,抓住酱香风口是极为重要的一步。

而川酱公司所在的泸州产区,也定下了2020年营业收入突破千亿的目标,《泸州市推进白酒产业高质量突破发展若干政策》也提出制定一企一策的方案,具体到白酒产业的每个层面,相关规定都对企业发展带来颇多利好。

此外,从白酒产业整体发展来看,酱香热的趋势仍将持续,赤渡回归正是时机。当然,对于酒商而言,如何选择一款有成长价值的产品,依然是一门必学的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