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成渝双城地区经济圈”概念的出台,国家顶层设计对于川渝地区的发展越来越重视,重庆和成都两个城市的“桥头堡”地位也越来也突出。搜狐·焦点财经特别推出“聚焦都市圈·拓疆成渝双城”系列策划,对此进行重点关注。

是为第四篇,“四川一哥”蓝光发展 。在诸多地产巨头纷纷抢滩成都市场之时,本土龙头房企蓝光发展正将重心东移。在华东区域销售额上涨的同时,大本营成都的销售贡献在明显下滑。

作者 | 徐准

出品 |焦点财经

说起川系房企,蓝光发展的名字必然会被提起,从成都起家到逐渐走向全国,从A股重组上市到H股分拆上市,蓝光发展一度被冠以“黑马“之名。

“变是唯一的不变”,是蓝光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杨铿在2019年年会上提出的公司发展逻辑,回溯蓝光发展的发家史,“求变“一词已贯穿其中。

起家成都

1989年的成都,28岁的杨铿已在机械工业行业有了10余年的工作经验,这个曾整日与机油相伴的年轻人创立了兰光汽配厂,也就是蓝光控股集团的前身。市场化经济的浪潮让杨铿嗅到了中国房地产发展的风向,他开始寻求由制造业向商业地产的转型。

1992年,前身为兰光汽配厂的成都兰光房屋开发公司应运而生。彼时,杨铿与团队计划在成都最繁华的春熙路修一栋26层高的大厦,三年之后,蓝光大厦如期建成。这三年间,同时有西京大厦、中天大厦、金州大厦陆续建成,蓝光在成都商业写字楼界搅动了一池春水,也开启了其深耕成都之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蓝光大厦

但是,初期在商业地产的进军并未让蓝光发展提速,直到2005年,蓝光发展赶上了成都旧改的机遇,迅速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型地产公司成长为了业内公认的“四川一哥”。2006年,蓝光发展全年纳税1.27亿,并创下成都市武侯区企业纳税的历史纪录。

尝到旧改甜头的蓝光发展已不甘于其根据地四川,开始放眼全国。想要攻城略地则需要融资的支持,借壳上市之路随之开启。2008年,蓝光的母公司蓝光集团以3.3亿元的总价,取代因债务问题而转让控制权的迪康集团,成为迪康药业的大股东,持股比例占29.9%。而彼时证监会对借壳上市的企业有严格的要求,蓝光发展的土储仍严重不足。

规模失速

为上市铺路,蓝光发展在全国主要城市开始高溢价拿地,布局进入华中、华北区域。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到2014年蓝光发展耗资200多亿拿地,到2015年,甚至溢价123%拿下了合肥的地王项目,同年,借壳7年后的蓝光发展终于如愿以偿挂牌上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挂牌上市后蓝光发展销售额增速迅猛,2015至2018年间,蓝光发展全年销售额分别为183亿元,301亿元,582亿元,855亿元;销售增速分别为64.4%,93.3%,46.9%。到了2019年,蓝光发展迈过了千亿销售的门槛,实现销售额1015.37亿元,同比增长仅18.7%,远远低于前三年的销售增速。

同时,蓝光发展也面临着规模扩张后留下的后遗症,蓝光发展由2015年至2017年负债规模分别为448.93亿元、593.55亿元、761.94亿元;资产负债率分别为79.82%、80.90%、80.00%,均处于行业高位。

2018年年报显示,蓝光发展的账面货币资金为251.87亿元,短期借款达83.22亿元,长期借款224.48亿元,应付债券160.82亿元,资产负债率82.04%。到了2019年,资产负债率略有下降至80.6%,但负债总额仍高达1627.6亿元,近四年负债规模增长超千亿。

此外,蓝光发展在近几年发行了大量永续债。永续债虽然属于债券,不计入负债而是计入权益,因此不会提高企业的负债率,主要为了满足企业的长期融资需求。蓝光发展于2016年至2019年间的永续债规模分别为7.8亿元、45.53亿元、39.62亿元、39.68亿元,隐性负债较大。

到了2020年一季度,蓝光发展的业绩表现依然不容乐观。一季度,其营收仅有53.1亿元,同比下降7.9%;销售面积为117.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3.3%;销售金额为108.5亿元,同比下降42.5%;权益销售金额为80.3亿元,同比下降43.4%。

重心东移

近几年来,向全国布局一直是蓝光发展的要义。2019年9月,蓝光发展开启了上海新总部,正式形成“上海+成都”双总部。去年末刚刚从华润离开的迟峰走马上任,由于迟峰对华东市场较为熟悉,其工作重心放在了上海总部。

在诸多房企巨头纷纷抢滩成都市场的背景下,作为四川龙头之一的蓝光发展重心也在逐渐东移,“大本营”成都区域的销售金额下降明显

去年,蓝光发展在成都区域的销售金额为189.26亿元,同比减少34.16%,区域贡献下降至集团第三位。与此相对,蓝光发展华东区域的贡献值有大幅提升至260.96亿元,同比增幅达24.74%。进入较早的滇渝区域销售增速也几乎停滞,销售业绩仅有111.33亿元,同比增长0.47%。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蓝光发展2019年业绩报

进入2020年以来,蓝光发展在华东区域的销售占比仍在提升。一季度,其华东区域的销售占比为34%,相比去年末增长8.3个百分点,成都区域的销售占比为19%,与去年末几乎持平。此外,蓝光发展华中区域和滇渝区域各自贡献了17%及12%的销售额。

在拿地节奏方面,今年一季度,蓝光发展新增项目10个,新增总建筑面积130.74万平方米,主要分布于郑州、南宁、咸阳、泰州、江阴等中西部和长三角城市。进入第二季度后, 共新增项目25个,新增总建筑面积2120亩。

6月单月,合计新增12个项目,其中位于华东区域的温州有3个项目,其余则分别位于长沙、信阳、昆明、瑞安、武汉、天津、嘉兴、宁波和兰州。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的新增项目中,未见大本营成都的踪影。

从新任总裁迟峰的履历上也可以看出蓝光发展“东进“的决心,迟峰此前在华润置地便深耕华东市场,曾履任华润置地上海副总经理,华东大区总经理等。

他在今年业绩会一改此前蓝光发展的策略,提出了“精总部、强区域”的经营理念,即放下总部的决策权而在全国各个区域进行差异化管理。他表示未来蓝光发展应该更深入地向全国发展,尤其是东部,其中华东区域要占到三分一左右的规模。

END

“聚焦都市圈”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