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巩职校“五精准”助力脱贫攻坚工作显成效

特约记者田鸿

近年来,岑巩县中等职业学校按照“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的工作思路,紧紧围绕贫困学生帮扶、农村技能人才培养等方案,全力抓好教育扶贫工作,保障职业学校助力“扶智脱贫”工作与时俱进,取得新成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施精准招生,明确学习目标

学校以市场需求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基础,科学设置专业,并对初中毕业生进行有效甄别,对贫困生进行适当地专业引导,引导贫困学生接受适合的职业教育。在避免教育资源浪费的同时,也使贫困生能够尽早规划职业生涯,有针对性地学习。同时,以生源地民政部门对农村建档立卡户的精准识别为基础,建立贫困生专属档案机制。集合学校教务处、政教处、职业指导中心等日常行政管理处室,对贫困生的学习、就业等工作进行专项疏导与监督。近三年来,学校共对1881名贫困学生进行专业引导,呵护贫困学生,满足其个性化学习需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施精准资助,激励困难学生

学校以资助贫困家庭学生入学为首要任务,对于农村建档立卡户学生除享受现有资助政策外,还享受“雨露计划”职业教育专项资金,精准扶贫专项资金,免住宿费及课本费。 同时,学校面向本县农村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招收学生,开设“精准脱贫班”,免除学生在校一切费用,确保适龄学生全部入学,从根源上消除贫困。学校还加大对贫困学生的培养力度,通过“一年半速成”的培养方式,努力提升贫困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让学生尽快掌握技术技能、尽快就业、尽早脱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学校还通过对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成绩、道德风尚、专业技能、社会实践、创新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进行考核,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还可申请国家奖学金及求职创业补贴。近三年来,学校资助贫困学生金额分别为2017年279.4万元,2018年343.1万元,2019年310.2万元,激励广大困难学生勤奋学习、自强自立、报效祖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施精准培养,确保完成学业

学校根据就业形式和市场需求,不断创新和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明确培养目标,调整专业结构,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让有升学意向和能力的学生进入高职院校继续学习,让掌握职业技能的学生带着技术走进用人单位,实现准确就业。同时,学校以东西部帮扶协作为契机,选派在校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到建德市新安江职业技术学校委托培养,免除委培学生学费、住宿费和书本资料费,尽可能减免教育教学(包含实训实习)所产生的其它费用。县扶贫部门还从建德市捐助的爱心助学金中核拨资金,作为委培学生在建德市就读期间的生活补助和往返交通补助。建德市新安江职业技术学校对委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和学业技能培训,安排跟岗实习,建立管理档案,并推荐就业岗位。近三年来,学校升学率分别达87.95%、88.76%、89.84%,大部分学生升入高职院校继续学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施精准就业,确保脱贫增收

学校坚持职教扶贫的就业导向,不断完善教学实践体系,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订单式培养等方式,实现学生与员工、学生与工作的无缝对接。同时,校企合作企业优先招收建档立卡贫困学生,职业技能培训优先面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落实贫困职教毕业生就业创业帮扶政策。建立贫困毕业生信息库,实行“一对一”动态管理和服务跟踪,优先推送就业岗位,达到“一人长期就业、全家稳定脱贫”的目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施精准培训,提高就业创业能力

学校积极发挥技能服务职能,创新培训机制,拓展培训内容,采取“请进来”与“送出去”相结合的方式,配合项目主管部门,面向“三农”,扎实开展“新型职业农民、贫困劳动力全员培训、雨露计划、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等项目。充分结合县情民情,扎实开展“蜜蜂养殖、生猪养殖、水产养殖、土鸡养殖、精品水果种植、葡萄李子种植、粮食生产、中小微企管理人员、酒店服务行业人员、思州石砚传承、水电安装人员”等工种培训,全面促进全县农村各种产业的发展和壮大,配合全县完成教育大扶贫任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县脱贫攻坚指挥部、人社局、农业局、扶贫办等项目主管部门统筹安排下,结合学校培训中心现有人力、物力实际,近三年来,我校培训中心配合各乡镇培训3418人,独立培训学员1483人,培训合格率达100%。培训中心加强后续跟踪指导,60%以上的学员都已开创了自己的产业,20%以上的学员还成为当地的产业大户,真正发挥着“致富带头人”的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