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城市有多尊重生命,老百姓就会有多幸福。

“要不是你们又是帮湘辉免费康复,又是帮我找工作,我们是很难熬得过来,是你们挽救了我和我的孩子。”冷水江市禾青镇建新村村民兰湘辉的母亲激动地说道。今年15岁的兰湘辉是不幸的也是有幸的。2008年,一场突如其来的肇事逃逸车祸,让当时只有3岁的兰湘辉颅脑严重损伤、四肢瘫痪。母亲潘艳娇又得了宫颈早期癌症,在巨大的经济、心理双重重压下,父亲离开了他们,母子没了收入,却急需康复,几近绝望。但幸运的是,兰湘辉被纳入了娄底为民办实事项目0-6岁贫困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通过抢救性康复救助,现在能单独行走、吃饭、简单交流了,母亲潘艳娇也在娄底市残联、泓和康复医院的帮扶培训下成为了康复师,有了安身立命之本。

“健康是残疾人脱贫攻坚路上最大的‘拦路虎’。对很多残疾人家庭来说,只要康复有成效了,小康就有奔头。近年来,娄底注重把更多人力、物力、财力用到残疾人精准康复上,服务对象生命周期全覆盖,一些残疾人急需、诉求强烈的项目基本做到了应做尽做,温情打造残疾人康复、扶贫、就业等一体交融的‘关怀全链条’,全力做到康复一人、解放一家、脱贫一户。”娄底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曾晴川介绍。

不让“病根”变“穷根” 。娄底出台的《娄底市残疾人服务全覆盖三年行动计划》,到2021年全市残疾人服务将实现“十项全覆盖”,其中残疾人康复就占了五项,为娄底残疾人脱贫攻坚筑起了一道道“健康防线”。

今年77岁的彭爷爷是双峰人,8年来饱受双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折磨。近日,老人通过残联的“站立行动”,在娄底民生医院顺利完成了髋关节置换,终于重新站了起来。“像我们这种七老八十的,以前家里穷的时候就只能在家躺着、挺着,还拖累家人,时刻需要人照顾,现在搭帮有了这么好的政策,家里人终于可以放放心心出去做事了。”老人感激地说道。

娄底健康扶贫政策全面落地生根,让“一人致残、拖累全家”成为“一人致残、多重保障”。双峰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刘女士的女儿在定点残疾人康复机构进行康复救助,由于费用全免,她决定全程陪同,结果康复成效非常明显。“现在很多残疾人康复项目都纳入了医保报销范围,可以就近就便就优选择康复机构,陪同的食宿费也有大幅减免,压在我们身上的重担,一下子就轻了好多。”

据统计,近10年娄底残疾人事业经费从950万元上升到3100万元,增长3.26倍,而残疾人康复经费也增速迅猛,从230万元上升到1453万元,增长6.32倍。全市有基本康复需求残疾人20827人,完成康复服务17145人,康复服务率达82.32%,有辅助器具适配需求的残疾人11502人,完成辅具适配服务10113人,辅具适配服务率达87.92%,残疾人签约家庭医生67781人,签约率为87.81%。

面对近年来娄底蓬勃发展的残疾人康复事业,从事残疾人康复工作10多年的娄底泓和康复医院儿康中心负责人黄剑感慨万千:“2010年娄底泓和康复医院刚成立时,全市残疾人康复民营机构还是一片空白。我们仅有5名工作人员,全年仅能救助20多名残疾儿童。受益于国家健康扶贫的力度越来越大,政府购买的康复服务项目越来越多,要求标准也越来越高,医院的服务能力、服务水平、服务规模都有了大幅提升,现在我们有工作人员60多名,能同时救助400多名残疾儿童,康复满意率达90%以上。”

据悉,娄底现有残疾人定点康复机构10家,训练场地15400平方米,从事残疾人康复的医生、治疗师、康复教师260余人。娄底残疾人康复实现了由残联单打独斗向政府主动作为、相关部门积极配合、全社会力量共同救助转变,救助对象由局部向全覆盖、救助时间由短期向长期转变,由指定康复机构向患者自选机构转变,由单纯的康复训练向社会融合服务转变,让娄底健康扶贫“专列”载着26万残疾人驶向全面小康美好生活。(通讯员 李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