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优雅的胡子(吴永刚-Max)

吉林市自康熙年间建城以来,官商百姓的居所多以平房为主。城内房屋式样也多为满族民居传统屋舍,为抵御漫长的冬季严寒,保留并沿袭了“采取厚墙重盖,室内建火炕,窗户朝南开”等特点(《吉林民居》)。清代嘉、道两朝后,由于城内旗官大多由京城补放,加之还乡归籍的旗官也不在少数,故而关内,特别是北京流行的院落房屋形式被带到了吉林。三合院、四合院逐渐在城内街巷蔓延开来,成为一直延续到近现代的主流建筑形式。当时的房屋建设就地取材,使用青砖、小瓦、石灰、原木、石头、黄土。然而由于建筑科技发展的局限,楼板还未应用钢筋、水泥,特别是吉林人在室内习惯采取火炕取暖,以传统建材建造的楼房很难实现二层以上的火炕搭建,所以在南方很常见的楼房因不适应吉林的地域特征,而无法在民居领域得到普及。吉林城内外的楼房仅以城楼、钟鼓楼、寺庙戏楼、炮楼(即所谓大户人家的炮台)的形式存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江畔肖宅读书楼旧影

清末民初,在几次殃及全城的大火后(即东北史有名的“火烧船厂”),包括吉林将军衙署在内的城内建筑焚烧殆尽,新的建筑在一片废墟中拔地而起。当时,其中一些豪华的院落里,供居住的楼房开始出现并一直存在到解放后。如水门洞子的恩宅(后来的冯占海故居)在后花园就修建了一座砖木结构的绣楼,江边肖宅临江修建了读书楼,北大街酱菜厂北侧大院修建了供奉保家仙的狐仙楼,可这些砖木结构的楼房尽管借鉴了晚清自俄国传入的火墙(别利搭)、火炉(别利器)取暖形式,却仍未能很好地解决冬季供热的问题,通常只能作为季节使用的居所,或者干脆就是一种庭院造景装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松毓故居,2004年拆除。取自《吉林旧影》

不过清末民初时,吉林的楼房建设也并非没有“新风”吹来。《吉林旧影》记载:“1901年,吉林开明绅士松毓在今松江中路修建了当时省城内最为新款的住宅楼,号称松江第一楼。楼房为砖木结构两层,占地230平方米,建房28间,左右设梯登楼,中间形成天井,大门突出,室内安有暖气。”这座楼房虽然是新款,楼顶用的却是马口铁盖顶,室内装饰陈设也采用了新式的沙发、茶几,甚至升级了采暖设施,但整座建筑洋溢的还是中式氛围,楼房门厅甚至还保留了倒闸暖阁这种吉林传统民居才有的特色。

这种混搭很好地融合了传统与西式民居各自的长处,体现了吉林人内心深处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与自古有之的开放、包容的学习精神(和吸收改造京式四合院特点一样)。当时恰为清政府统治江河日下,外国殖民者气焰正盛,有识之士思变图强的时候,这座楼房无意间成为具有特定时代标签的城市记忆。而就建筑风格来说,此后多年,这种中西混搭的建筑在吉林城大量出现,“外部门框、檐口、山头等采用西式建筑风格,屋顶、一些装饰构件以及内部结构仍沿用传统形式”成为吉林有别其他城市的一个近现代建筑特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作相府邸,现为西关宾馆使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熙洽住宅,摄于2019年3月16日

1905年,吉林市在东关开设商埠。作为当时吉林省的省会,吉林市对外交流日益频繁。伴随着吉林宝华电灯厂(发电厂)、吉林机器局、吉林水厂等近代工业的建设,西式洋楼开始在吉林城大量出现。其中最为民居楼房,最具建筑特色的当属建于1927年的张作相府邸和完工于1931年冬天的熙洽住宅。张作相府邸是外廊式德国建筑风格,尽管1962年时对三层圆厅进行了改建,但整体风格没有被破坏,至今仍被使用。

熙洽住宅也是比较典型的德国民居风格,《吉林市建筑志》记载:“1930年,时任吉林督军署参谋长的熙洽出资招隆记公司于和龙街9号包建住宅,次年冬竣工。该宅坐北朝南,砖构架曲尺形,建筑面积200平方米,共10间。”这座住宅的楼上部分为阁楼,阁楼窗以及整座建筑的门窗口、门楣、廊柱具有鲜明的西洋特色。最珍贵的是这座建筑自建成起,整体一直没有被改动,原汁原味地保留了旧时风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右侧为临江阁,伪满吉林省次长饭泽重一住宅,后为市纪检委使用,已无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伪满兴业银行职员宿舍,后为昌邑区政府使用,已无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依克唐阿曾孙张连山(日本留学生)40年代所建住宅,摄于2019年3月16日

自吉林开埠通商后,来自日本的冒险者便蜂拥而入,他们在吉林疯狂地进行经济侵略的同时,也将日式洋房带到了吉林市。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移民数量更是爆炸性激增,人数一度达到2万多人。他们大多居住在吉林东关以大马路(今重庆街)、中康路、南康路(今青年路)为骨架的地区,日本移民带来了许多新颖的建筑技术,其中最具影响的是用“人字型”房架淘汰了吉林城费工费料的传统“立字型”房架。

日本移民新建的房屋中,2-3层楼房占比很高。与此前的洋楼相比,日式洋楼施工中使用钢筋、水泥等新的建筑材料,楼房的立面没有复杂的西洋古典装饰(如罗马柱),风格上属于简洁、明快、朴实的现代主义风格。厚实的墙壁、狭长的窗子,既适应了吉林冬季寒冷的天气,又保持了与吉林传统支摘宽窗有别的“洋风”。因此,20-40年代吉林本地人建造的楼房,也往往采用这种日式,如至今仍存的张连山故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吉林城大马路(重庆街)以东是日式洋楼集中分布的地区

上图洋楼位于今天今天青年路和天津街交汇处的西北角,都是伪满时日寇将军居住的房屋,因此被吉林市的市民俗称为将军楼。建国初期,吉林市市委曾在这三座日式洋楼办公,其中上图1为当时的市委组织部,图2为市委书记办公楼,1954年吉林省省委搬迁到长春,吉林市市委从这里迁入现址后,这几座楼归驻吉部队使用,文革时吉林市革委会主任巩玉然就住在图1这座楼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局长住宅取自《吉林市房地产志》

30、40年代,随着日寇加大对吉林的殖民建设力度,在火车站迤北修建了铁路住宅区,在今天龙潭区,修建了几处配套大型殖民工业企业的家属住宅区。这其中对后世吉林城影响最大的,莫过于铁安里、北宁里等处日本铁路职员宿舍楼的建设。1935年9月1日,伪新京铁路局迁至吉林,改称吉林铁路局,吉林城遂成为全省铁路运营、管理、建设的中心。为解决大批陆续来吉的日本雇员的居住问题,1937年吉林铁路局先后兴建了供局高级官员居住的铁安里住宅区,和供官员居住的北宁里住宅区(《昌邑区志》)。《吉林市房地产志》记载:铁安里住宅建于1937年,使用面积37500平方米,共70栋……全部是二层红砖楼房。公共楼梯,前后楼门相对、贯通。多为一家一厨,厕所大部分为两家公用。有凸出的三角形窗户,也有不凸出的狭窄窗户,还有一些凸出的宽大窗户(俗称大阳光室,即四四方方的阳台)。木地板,几乎每户都有一个宽绰的拉隔(里面可以放衣物、也可睡人)。

这个住宅区是吉林市有史以来第一次出现的成规模的、民用楼房为主的住宅小区。小区不仅拥有上下水系统,还有供电供暖系统。另外所有楼房都使用红砖建筑,而不是传统的青砖。至此,吉林房屋建造的主力军——青砖,开始逐步退出历史舞台。铁安里住宅区的楼房质量很高,大部分房屋都正常使用到新世纪。值得一提的是,一些楼房的红砖为小尺寸的所谓“日本小钢砖”,质地异常坚硬,新世纪破拆楼体时,仍让负责拆迁的人员费尽周章,头痛不已。

日本投降后,由于解放战争,吉林市几乎没有建造什么楼房。1948年3月9日吉林城获得解放,随着国民经济恢复期顺利结束,50年代初期,铁路、吉化等大型企业按照苏联图纸,建设了许多红砖住宅楼,吉林市的楼房建设也随之开启了进入现代化的崭新一页!

本文为优雅的胡子原创文章,其他自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

本文为优雅的胡子原创文章,其他自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