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目前有59个剩余贫困村,全部集中在广南县,其中:57个为深度贫困村。为抓好全州唯一一个未脱贫县的摘帽工作,文山州聚焦"四力",采取非常规之策,全面深入开展脱贫攻坚"补短板、必达标"冲刺行动,进一步增强脱贫攻坚工作后劲。

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汇聚脱贫攻坚正能量。文山州始终坚持把"西畴精神""老山精神"贯穿广南县摘帽冲刺过程,依托边疆、民族、老区等资源开设了"老山精神""西畴精神"等"特色课",将党课课堂搬进田间地头,让干部向群众述职,通过开展集中培训、专题研讨、"千堂党课进基层""万名党员进党校""自强、诚信、感恩"等活动,讲好脱贫政策、脱贫效果和脱贫故事,汇聚脱贫攻坚正能量,不断激发党员干部和群众干事创业激情,自觉投身到脱贫攻坚"主战场",激发群众内生动力。目前,共开展述职评议会357场次,916名干部向群众述职,参加评议群众达3.2万余人。

提升干部的引领力,有效倒逼责任落实。文山州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推动人员力量下沉,凝聚一心抓摘帽。州委、州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到广南调研、主持召开座谈会、督战会议等,齐心协力出主意、想良策。州长挂帅督战广南县脱贫攻坚工作,共有28名州级领导督战广南县18个乡(镇),其中对广南县剩余贫困人口超过500人或贫困发生率超过10%的27个行政村指定州级领导重点督战。州住建、水务等州级行业扶贫部门共抽调239名干部,组建10个行业扶贫专项督战队,负责部门行业扶贫督战工作。州级行业部门先后抽派50余名干部组成"两不愁三保障"工作组,常驻广南县,指导并参与到广南县脱贫攻坚工作。新增3个州级部门挂钩帮扶广南县,增派2名优秀年轻干部到广南任驻村工作队副总队长,增派27名州级后备干部到深度贫困村任工作队员。州委组织部组织相关科室直接联系广南县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同时,实行"绿、黄、红"进度排名,对按时按质完成任务的"亮绿灯"表扬,对进度质量刚刚达标的"亮黄灯"警示,对完不成阶段性任务的"亮红灯"通报,每"亮红灯"一次,年终考核得扣分,构建层层抓落实格局。目前,通过统筹9000余名干部下沉到村,构建上下联动齐抓冲刺的责任链条,为冲刺脱贫摘帽"最后一公里"打好基础。

提升党组织的组织力,高效推动各项任务落实。按照"5631"总体安排,强化党支部"星级化"管理,不断优化、创新党组织设置,完成未摘帽县1635个党组织达标创建,优化调整村党组织187个,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53个。同时,坚持实施农村"领头雁"培养工程和乡土人才回引计划,建立完善不胜任党支部书记动态调整机制,从县乡机关事业单位选派干部担任村干部,农村党组织战斗力不断提高。认真落实村干部能力素质和学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积极动员引导90名符合入学条件的村干部、后备干部、村民小组长、农村党员、致富带头人参加学历提升教育,农村党员队伍素质普遍提升。探索推选出3678名脱贫攻坚义务监督员,以群众监督群众、群众监督党员干部的方式,让群众真心融入扶贫、服务扶贫、推动扶贫,形成干群齐心全员参与脱贫攻坚的合力。

提升产业的带动力,不断增强贫困村发展后劲。针对广南县历史欠账大、缺口资金大,创新"产业+就业"脱贫路径,探索形成独具实践特色的"增收提质"扶贫模式,不断增强贫困村发展后劲。州级安排财政专项扶贫资金7850万元,其中:3625万元安排到广南县,占46.18%,着力解决短板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建立稳定的带动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目前共投入村集体经济项目建设资金7280万元,建设项目207个,覆盖177个行政村(社区),实现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全覆盖。充分发挥云南省专家服务团助脱贫攻坚作用,专门针对广南县,开展专家服务项目需求征集工作,并根据广南县提出的项目需求,初步确定将"广南高峰牛高效精准定向良种繁育体系冻精站和文山牛标准体系建设项目"作为2020年省级专家服务团助力脱贫攻坚人才支持项目,进一步增强产业示范带动能力。探索在177个村(社区)中开展以"基层党建、脱贫攻坚、产业发展、环境优美、文明和谐"为主要内容的"红旗村"争创活动,进一步激发村干部干事创业激情。针对未脱贫群众增收来源渠道窄的问题,州县组织部门联动,加强与涉农部门对接,探索按照"村党支部(村集体经济)+龙头企业+新型经营主体+生态示范园区(基地)+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发展模式,实现产业和新型经营主体覆盖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2.26万余户10万余人。建立"党组织+群众"组织化转移就业模式,实行"点对点、门对门"一站式服务,让档卡户实现就业扶贫,提升贫困群众就业率。累计创建扶贫车间52个,吸纳贫困劳动力就近就业。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达7196个,实现"三无"贫困劳动力和零就业家庭劳动力动态清零。2020年,共开展技能培训110期7100余人次(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6477人次),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20余万人。

云南网记者 黄鹏 通讯员 盘得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