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国内空前高涨的民族主义情绪正蔓延至商界。

据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8日报道,印度本土短视频应用Chingari(印地语,中文译为“火花”)联合创始人、产品总监苏米特·高希(Sumit Ghosh)8日宣称,公司不会向中国投资者寻求融资,“(我们)不要中国以及中国公司的钱,‘火花’从来没有接受过无论是直接还是间接来自中国的资金。”

“火花”有抖音海外版(Tik Tok)“替代品”之称,在印度政府拟禁用59款中国手机应用的消息传出后,印度《经济时报》称其“乘隙而入”。高希7月2日在推特上宣布22天内,“火花”用户已突破1100万。而据CNBC数据,遭禁的抖音海外版在印度的用户数量超过两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火花”创始人苏米特·高希在推特上晒出了用户破千万的KPI

高希表示,由于在短时间内用户数量激增,公司将于下周完成1000万美元的A轮融资且公司估值可观,“我们将于月底公布本轮融资消息,目前资金充裕。”

值得注意的是,在特意排除中国资本的同时,高希称“火花”的融资渠道将源于全球的风投公司,并特别强调指出,公司的技术基础设施由美国亚马逊云服务(AWS)提供。

在印度政府实际上并未禁用任何已获得中国投资或融资的本土APP的前提下,高希此番处处流露着民族主义情绪的表述背后,充斥着商人的狡黠。

“火花”从未接受过中国资金的说法植于中国投资近乎“主导”印度创业领域的大背景之上。据印度智库“印度国际关系研究委员会”(Gateway House)于2020年上旬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中国对印度创业公司的投资数额约有40亿美元,与此同时截至3月,印度30家独角兽企业(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初创企业)中有18家获得了中国投资者的资金。

在印度政府借中印边境冲突企图与中国打“经济牌”之际,高希“无中资背景以及不接受中资”的说辞将“火花”塑造成了一个“低风险”的印度“爱国”企业:一方面向投资方“哈腰”,从资本的构成看,基本不存在“被禁”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则迎合当前印度民众高涨的民族主义情绪,趁着中国APP被禁之时,收割一拨情绪的“韭菜”,为下一步“圈钱”准备一份养眼的用户数据。

CNBC直截了当地指出,在科技领域,印度本土公司面临的市场压力源自两个方面,其一是诸如脸书和亚马逊这样规模和运作业已成熟的国际玩家,再者是中国品牌的价廉物美。以智能手机市场为例,中国手机品牌由于价廉物美甚至“挤压”了例如三星、苹果等品牌在印度的市场份额,对印度本土手机制造商更是“碾压”之势——国际市场知名调研公司Counterpoint的数据显示,在印度排名前五的智能手机品牌中有四个是中国品牌,它们控制着约80%的市场份额,而本土品牌的市场份额只有1%。

诚然,印度政府的“保护伞”罩得了一时,“火花”跃升的数据即是体现;为此,高希在中国APP遭禁后得意洋洋地发了推特庆祝。

与此同时,政府的“保护范围”还在扩大——当地时间8日,据印度亚洲新闻社报道,印度军方要求所有军人卸载89款手机应用软件,其中美国的“脸书”(Facebook)、“阅后即焚”(Snapchat)、“照片墙”(Instagram)等也都在禁止之列;不过即便如此,诸如“火花”等本土初创企业是否可以在这波“红利”过后成长为足以和外国品牌抗衡的“印度之光”还有待相当长一段时间的观察。

获得腾讯资本青睐,曾以图成为“印度版微信”的“Hike Messenger”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凯文·巴蒂·米塔尔(Kavin Bharti Mittal)认为,随着印度市场的壮大,外国品牌前来“分羹”很正常,基于市场规律,也势必会对本土经济生态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看到印度政府优先考虑本土企业是一件好事,我觉得也已到了时机。不过如若印度要把经济发展起来,还是需要一个强劲、兴盛的工业以及制药业。”

的确,即使有情绪的土壤和政府的扶持,所谓“印度品牌”要破局“夹缝中求生存”的现状还需业务立身。

作者:苏展

编辑:苏展

责任编辑:孙欣祺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