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世界著名的结构生物学家,30岁时带领一群本科生用6个月的时间,攻克了世界生物学界50年都没有攻克的超级难题;

她在前途璀璨的时候,突然离开中国前往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任教,并入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有人说她是因为落选中科院院士负气出走,可她说“想换个环境,取得科学上的最新突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颜宁,山东章丘人

她是颜宁,一位优秀的中国科学家。围绕着她,有赞扬,有质疑,也曾陷入舆论的旋涡。如今喧嚣过去,我们回首,她到底为什么选择离开中国去美国呢?

颜宁今年43岁,是圈内少有的美貌与智慧并存的科学家,除了她的学术成就,很多人关心一个话题:她为何不结婚?

颜宁回应,我不结婚,不欠谁一个解释。

01

2000年,清华大学学霸颜宁进入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读博士,导师是著名科学家施一公。施一公发现颜宁很聪明,但做实验有点投机取巧,严谨度不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颜宁与导师施一公

那段时间,尽管颜宁很努力,但道路没有她想象的那么顺利。很多实验都没有结果,加上身边的同事高歌猛进,使颜宁的挫败感非常强烈。

熬过了一年半以后,她终于完整地将一个复杂实验独立完成,并得出一个不错的结果。导师欣慰地说,你终于会做实验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是从那刻起,颜宁顿悟了,实验几乎从未失手。对于科研来讲,什么最重要?细节。投机取巧或者急于求成,往往会忽视细节,而细节决定了成败。

越早跌跟头,对自己的未来越好。

博士后出站后,身边形影不离的闺蜜去了世界五百强公司工作,可她只喜欢待在实验室。

一天24个小时,颜宁有14个小时泡在实验室里,她不觉得累,因为喜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7年,颜宁回国,受聘于清华大学医学院,成为清华最年轻的教授和博导,年仅30岁。

清华大学为颜宁提供了优质的教学和科研环境,颜宁不负众望,开启自己的开挂之路。

2014年,她带领一支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团队用6个月的时间,攻克了困扰生物界50年的世界性难题,成功解析人源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的晶体结构和工作机理。

2015年,由于以上的突破性成就,颜宁获得塞克勒国际生物物理奖和国际蛋白质学会青年科学家奖两项蛋白质领域顶级荣誉,在国际生物学界声名鹊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回国以后,她在《自然》《科学》《细胞》等顶级学术刊物上发表了几十篇重磅论文,成为近年来中国青年科学家中翘楚,《自然》将其列入“十大中国科学之星”,前途一片璀璨。

假如颜宁当初没有回国,她可能在按部就班的搞科研,不会有这样“爆炸性成就”出现,正是在祖国有了“弯道超车”的可能。

荣誉像潮水般向颜宁涌来。正当人们以为她能继续潜心研究,为祖国做出更大贡献时,她却突然去美国了。

02

2017年5月,颜宁离开中国,回到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任终身讲席教授,将主要的科研环境放到美国,在清华任兼职教授。

这件事虽然发生在学术圈,却在网上炸开了锅。有人猜测颜宁“弃国归美”是负气出走,因为落选2017年度中国科学院院士,而2019年,颜宁当选美国科学院的外籍院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相对比,以上说法流传更广了。

那么,当事人怎么看呢?

颜宁直言“无稽之谈,纯属造谣。”气得想投诉相关人员。

她坦承选择”跳槽”的原因并不复杂,主要是担心自己在一个环境待久了,可能故步自封而不自知。

“过去10年,我在清华大学获得了极好的支持,我取得的科研成果甚至超过了自己回清华之初的预期。人们常说居安思危,我希望能够给自己一些新的压力,在新的环境中激发新的灵感,在科学上取得新的突破。”

杨振宁也对这件事发表了看法,他虽然不认识颜宁,但听说过颜宁做出的成绩,做出“跳槽”的决定,可能有她自己的原因,希望公众多了解背后,不希望在网上乱讲。

到美国后,颜宁继续着自己开挂的科研之路,在《自然》《细胞》等多个权威杂志上连续发表最新学术论文,取得了进一步的成就。

03

颜宁成功以后,很多人向她讨教,可是她很少给出建议。她对自己未来的路,也是“计划赶不上变化”,说白了就是没有什么计划。

为什么呢?

她认为“选择并不重要,关键在于你怎么走”。她极为理性,你看她这十几年走过的路,出国深造回国科研到再次出国科研,每一步都是遵从自己的内心,这是属于她的学术生涯选择自由,其他人不好评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颜宁一直是个特别独立自主的人,一部分得益于她父母对她的培养。虽然出生于农村,但父母并没有给她“望女成凤”的压力,而是充分尊重她的天性,反而让她一路做学霸轻松地考进了清华大学。

她时常考虑,人活一世能够给这个世界留下什么。成年以后,如何评判自己的选择?她唯一的标准是,自己是否有能力承担由此带来的后果。

她很要强,讨厌别人给她贴标签,尤其是“女科学家”,认为科学的世界,没有性别差异。女科学家是对女性的歧视,在一起公开演讲中,她将中国传统文化中“女为悦己者容”,改为“女为己容”,博得女性观众的阵阵掌声。

虽然科学无性别差异,但事实是女性科学家远远少于男性科学家,因为女性在独立做科研时,会面临很多阻力,比如婚姻和社会。

颜宁的一个女学生,非常优秀,但突然有一天对她说不想读博士了,原因是有一个工作机会,如果错过,很担心以后找不到工作。颜宁觉得非常可惜,眼看科研即将出成果了,为何半途而废?经过四次的反反复复的劝说之后,这位女学生还是选择了去工作。

颜宁今年43岁,是圈里少有的美女科学家,但她还没有结婚成家。有人问他原因,她霸气回怼“我不结婚,不欠谁一个解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不是每个女博士都会选择走她这条路,女大当婚,在父母眼里,女儿的婚姻大事比科研重要的多。

带的学生多了,颜宁也逐渐理解了,每当有学生向她提出这样的要求,她都会最终尊重学生的想法。

“去做什么,不是屈服于家庭、社会等外部的压力,而是自己独立的思考。女孩子要勇敢,要遵从自己的内心,勇敢做自己”。

无论是选择继续做科研,还是成家,并不矛盾,关键在于内心的选择,去追寻”自己的自由”。

对于颜宁的“出走”,我想我们不必过于激动。

我们特别尊重和鼓励那些学成归国报国的科学家,也乐于见到更多的优秀中国科学家能够回来,但时代的发展和中国的强大,也让我们足够有自信尊重和鼓励那些走自己的路,完善自己的人。

他们心中除了有祖国,还有全人类,中国年轻一代科学家,越来越深入地参与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中,这是进步。

我想,颜宁也正是遵从了自己的选择,想在有限的生命里尝试更多的可能,我们也应该有更大的自信,颜宁取得的成就会反哺中国。她也说,如果清华有offer,她也会义无反顾的回来,清华是母校,中国是祖国。

04

在初中时,颜宁接触了一个概念叫“细胞”,于是她开始好奇细胞是什么样子,很想知道细胞内部到了一个分子世界的尺度,会看到什么样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她的成长之路,并用一生去践行自己这个“好奇心”。王尔德说,自私不是一个人按照他自己的意愿生活,而是要求被人按照他的意愿生活。

在一个宽容的社会里,颜宁的个人选择,值得尊重。

眼光够远,心才够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