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导报(记者 薛洋 @台海大师兄)在台湾,端午是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今年更是放了四天假,今天继续休假。你也许不知道,在台湾的彰化县,有一个叫屈家村的地方,村民据说是屈原在台湾的后人。
台湾像这样的“奇怪”村子还有不少,像是彰化还有个“陕西村”,南投有个“云南村”,全台各地还有一些“村子”一度流行浙江方言。这些地方铭刻着两岸大时代的历史记忆。

台湾屈家村住着屈原后人?

在彰化县宝部里,有个叫“屈家村”的地方,这个村子有200多名屈姓子孙,据说是屈原在台湾的后裔。相传他们的祖辈是清朝时从福建晋江迁来,不过族谱和地方志中都缺乏明确的记载,村里老人的记忆也只能上推到日据时代,家谱也在兵荒马乱中丢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几年前,大师兄曾辗转来到彰化屈家村采访,发现村里的景观公园内有一座屈原铜像,“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的这句千古名句也刻在铜像底座上,并署着“湖北宜昌秭归屈原故里赠”的字样,落成时间是2012年5月。

大师兄采访得知,在马英九时代,屈家村和湖北省的来往很密切,湖北各级官员来台参访,屈家村是必去之地。

大师兄当时采访一个姓李的阿伯,据他介绍,屈家村有屈姓和李姓两个大姓,过去每逢临近端午,湖北方面会邀请屈家村人去湖北走走看看,连他这个外姓人也跟着沾光!

彰化县有个“陕西村

同样是在彰化县,还有个“陕西村”,它在该县秀水乡。

彰化陕西村名字的由来,据说与郑成功收复台湾有关。陕西人马信是郑成功的得力干将,后率部众到彰化平原屯兵垦荒,并将秀水乡一带屯垦成了富饶丰盈的村落。马信将军作战阵亡后,随从他的同乡就在当地落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9年以后,一批跟随国民党军队来台的陕西人,将陕西村作为精神家园,作为一解乡愁的场所。岛内各地陕西同乡会,也常组团到陕西村聚会,借此联络感情。

经过300多年风雨洗礼,陕西村的村民已经不会讲陕西话,生活习俗跟当地人也没什么差异,但是他们演唱的村戏在琴技、唱法上都与秦腔相去无几,另外,村里的宗祠也保留三秦之风。

南投县有个“云南村

台湾和云南相隔万水千山,它们在一个叫清境的地方有了交集。前些年因当地民宿遭曝毁坏“国土”,清境被推上风口浪尖。在这里经营民宿的,不少是滇缅军后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境农场的火把节

上世纪中叶,国民党丢掉大陆后,一部分残兵败将藏身云南、缅甸交界处的深山老林里打游击。在大陆和缅军的打击下,这批国民党残部节节败退。1961年,“游击队”连同眷属共253人去了台湾。南投清境山的环境和滇缅一带差不多,台当局便把这里作为安置点。他们开始在清境经营单纯的农场,不过连连亏损,后转型为观光农场,渐渐火起来。滇缅军(包括眷属)中不少是云南少数民族,他们便在这里经营具有西南民族风情的餐厅、民宿,清境也渐成远近闻名的“云南村”。

前些年,两岸交流热络时,不少陆客则将清境农场列为必去景点。

这些“村庄”流行浙江方言

离清境农场不远,在南投埔里镇有个村子叫绍兴新村,这里早年用来安置“大陈义胞”。当初国民党在全台30多个地方建设“大陈新村”,一般都是以浙江的地名来命名,如大陈新村、绍兴新村等。马英九时代,浙江省的官员赴台访问,通常都会去这些“大陈新村”探望老乡。

所谓的“大陈义胞”,是指在1955年跟随国民党从浙江大陈岛撤退来台的民众,包括原大陈岛、渔山列岛与南麂列岛上的居民,人数有2万多,时年2岁的台湾艺人柯受良(已故)也在其中。在台湾的大陈人,对国民党及蒋家有很强烈的情感认同,村内常有人修“蒋公庙”。离浙60多年,台湾大陈人仍流行讲台州话。近年来,也有越来越多的大陈“二代”、“三代”回老家祭祖、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