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肇庆市德庆县莫村镇四季茶花基地总面积达800多亩。

精挑细选引来专利茶花助脱贫

德庆县莫村镇

初次来到德庆县莫村镇四季茶花基地的人,忍不住惊叹“这么多花呀!”5月底时,村口的大花棚,里里外外挤满了茶花盆栽。开车往里走,漫山遍野种的全是茶花,虽然没到开花季,但是花骨朵有不少了。

“这是四季茶花,是目前世上唯一能四季开花的山茶,是专利品种哦。”德庆县莫村镇大农茶花种植场总经理张卓荣介绍时,流露出自豪和喜悦,让人能体会到他对这片茶花基地的热爱。

2016年5月,肇庆市农业农村局对口帮扶莫村镇古楼、平岗、双楼等7条贫困村,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29户493人,其中有劳动力贫困户67户274人。

“我们来了以后,通过考察调研,发现德庆莫村镇大农茶花种植场已经有一定的产业基础,管理到位,农户可以参与。而且四季茶花是专利项目,有核心竞争优势,收益率比较高。我们双方达成合作,建设了莫村镇四季茶花产业扶贫项目。”肇庆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占方介绍说。经过三年多的发展,如今四季茶花基地总面积达800多亩。

持续发展谋划主题公园兴一方

要让扶贫产业持续发展,必须调动起贫困户和更多村民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将扶贫资金优化使用。肇庆市农业农村局在运作四季茶花扶贫项目时,结合项目进展情况调整运作方式。

2017年至2018年,投入财政扶贫资金139.5万元,发展四季茶花小盆栽种植279亩近14万株,采取“委托育苗,回收成品”方式带动有劳力贫困户69户279人参与。到2018年底,项目为贫困户增收83.7万元,人均增收达3000元。2018年到2019年,投入32万多元发放茶花种苗2.6万株,通过“购买种苗,指导栽培,回收成品”的方式,带动贫困户32户138人。预计2020年能为贫困户增收14.1万元,2021年收益或可达31.7万元。2019年到2022年,将申请投入资金49.5万元,支持合作方康盈农业专业合作社新建30亩2.4万株四季茶花脱贫攻坚产业基地,通过“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运营模式,带动有劳力贫困户67户274人,并吸收贫困劳动力到基地务工。

“我是2017年来这里务工的,有了稳定的收入,全家生活都好了起来。”莫村镇贫困户龙庆荣今年62岁,三个儿子中两个在上学一个身有残障,一家生活十分艰辛。工作队来了以后,各项帮扶政策落实,2017年他在四季茶花基地务工后,一家人的生活更是改善不少。在他眼里,这些茶花是他们奔向新生活的希望。

据介绍,莫村镇党委政府计划帮助企业,将这个基地打造成年扩繁四季茶花新品种种苗能力达80万株的种苗繁育场,并建成一个核心区面积500亩的“四季茶花”主题公园。实现扶贫产业从“输血”到“造血”,长效可持续地发展。

广宁县潭布镇拆石村

创“两基地一工厂”产业格局

“来来来,先尝尝我们的潭布番薯干,又甜又糯。这是潭布镇的特产,也是我们合作社农副产品加工厂的主要产品之一。”见到新快报记者,潭布镇拆石工作队驻村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队长吴剑寅热情地推荐起当地特产。

石村是潭布镇的两个省定贫困村之一,地处广宁县东北部,海拔高,气温偏低,土地肥沃。这里盛产优质番薯,制成的番薯干更是当地特色产品之一。

2016年,中山市国资委成立拆石村联合帮扶工作队,之后中山兴中集团有限公司也加入联合帮扶。“对于扶贫产业,我们市国资委计划早,动手早,成形也比较早。”吴剑寅介绍说,目前拆石村有番薯和夏威夷果两个基地,一个农副产品加工厂,基本形成了“两基地一工厂”的产业扶贫格局。其中番薯和水稻种植基地73亩,上半年种植香米,下半年种植番薯。田头坑夏威夷果基地80亩,已经种植夏威夷果近1200棵,明年开始产果,预计第三四年,亩产值超过3000元,第五六年进入高产期,亩产值可高达万元。

据介绍,为了打通经济产业的最后一环链条,在驻村工作队和潭布镇党委政府的推动下,2017年成立了拆石村种养专业合作社,采用“合作社经营+贫困户参与+示范基地带动+加工厂生产、订单和网络销售”的经营模式,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2018年合作社净收益12.7万元,村集体分红2.5万元,贫困户分红10.2万元,有劳动能力贫困户人均分红405元;2019年合作社净收益增加至20万元,村集体分红4万元,贫困户分红16万元,有劳动能力贫困户人均分红近800元。

多措并举激发内生动力助发展

“这些产品看起来销售得不错,利润可观,但绝大部分是帮扶单位内销,利润中也没有计算成本。今年,无论这些扶贫产业是交由村委还是交某个统一机构管理,我们都必须想办法提高销售额和利润,要给账面上留下流动资金,保证项目能持续运转。”吴剑寅说,中山市国资委年初就安排驻村工作队和村委全面对接扶贫产业,还请来第三方机构对合作社和扶贫产业做审计,提前找出问题,解决问题,保证项目健康稳定地交接。

对于拆石村扶贫产业的长期发展,吴剑寅有自己的想法。“我和村委商量讨论,想通过村集体成立一个公司,和合作社签订包销协议,合作社只负责协调生产,请贫困户和村民务工,给他们发工资,也可以奖励。合作社的产品全部由公司收购销售,产生的利润50%作为村集体收入,50%分给贫困户,但不用作分红,而是用于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比如大病救助等。这种做法可以调动村委的主体责任,更有利于当地自主发展。”吴剑寅说,如果这个想法能够得到认可,接下来就可以试一试。

“明年,田头坑夏威夷果基地就开始有收获了,村集体和村民的收入又会增加。”站在种满夏威夷果树苗的山头,吴剑寅憧憬着说,“我们请贫困户来种植和护理,引进专业公司解决技术、销售、加工和回收,希望通过基地的示范作用,带动当地更多贫困户和村民参与种植,共同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