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非洲作为发展中国家集中、公共卫生体系薄弱的地区,受新冠肺炎疫情威胁严重。当前部分非洲国家为重启经济,放松疫情防控措施,安全风险进一步加大。非洲国家对中国解决方案的期待上升,对此,中国应充分评估非洲疫情的变动趋势,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加强国际合作,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中国日前承诺将建立30个中非对口医院合作机制,加快建设非洲疾控中心总部,助力非洲提升疾病防控能力。这些措施将有利于巩固中非命运共同体,彰显大国担当。

for English version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沈陈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新冠肺炎疫情是21世纪以来全球面临的一大公共卫生难题,给各国带来不同程度的冲击。

对非洲这块发展中国家集中的大陆而言,国际机构普遍认为,新冠疫情对经济造成的影响比疫情本身更为严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发布的《撒哈拉以南非洲区域经济展望》预测,2020年该地区的经济增长将萎缩1.6%。世界银行在《新冠病毒:保护非洲的生命和经济》报告中警告:如果疫情持续蔓延,非洲经济增长率将从3.2%降至1.8%。在最坏的情况下,非洲经济将萎缩2.6%,陷入“25年来的首次衰退”,整个非洲大陆预计将有2700万人陷入极端贫困。联合国非洲经济委员会称,南非、尼日利亚、阿尔及利亚、埃及和安哥拉的经济受影响最大,其中尼日利亚、阿尔及利亚、安哥拉受到疫情和油价下跌的双重冲击。

//

沉重压力

//

疫情究竟是如何影响非洲经济的呢?

一是防控成本支出。严格的防疫措施需要动员广泛的社会资源和人力,对非洲国家来说显然是一笔数额庞大的开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新华社

二是粮食安全问题。一些疫区因农村劳动力流出,或因疫情防控期间采取封闭隔离措施,使得农民无法及时进行耕种和收割,从而导致粮食供应紧张,引发粮食价格大幅上涨。

三是产业受到冲击。旅游业、航空业、餐饮业通常最容易受到疫情冲击,并可能带来银行、房产、消费市场的连锁反应,最终导致经济出现整体衰退。

四是贫困人口增加。在隔离防控和产业冲击的双重影响下,失业人口可能会出现大幅增加,使一些靠日薪养家糊口的穷人面临严峻的生存问题。

更令人担忧的是,在如此严峻的挑战下,即使疫情形势出现好转,发生疫情的地区仍需要较长时间和大量资金来保障经济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带来的问题通常涉及医疗、养老、工伤、残疾、遗属和孤儿等领域,一个国家如果已经支出巨额资金用于疫情防控,是否还能拿出足够的资金用于福利开支将是一大挑战。

其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使诸多企业面临破产,工人面临失业。国家为解决失业问题,提高就业率,必须制定有利于促进产业复苏的相关政策。

此外,大部分非洲国家面临一个棘手的问题:民众对生活水平、保健机会、安全和公平的工作环境也有所诉求,如何满足民众需求,实现民众期望是许多非洲国家面临的一大难题。

//

多重风险

//

进入5月以来,一些非洲国家为恢复经济,开始放松对疫情的防控,开启了“抗疫第二阶段”,这无疑会给相关国家带来安全风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风险1:检测能力不足

目前非洲的新冠肺炎确诊人数之所以较少,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当地缺乏检测能力。在疫情初期,只有塞内加尔和南非有实验室能够检测新冠病毒样本。经过世卫组织的努力,5月份能够检测新冠病毒的非洲国家数量增加到47个。不过,由于试剂有限、费用昂贵等原因,接受检测的人数仍然十分有限。例如,津巴布韦只有300人接受了相关检测。

▼ 风险2:医护用品紧缺

由于缺乏抗击新冠病毒所需的医护用品,在放松警惕后,一旦发生大规模群体性传播,非洲国家将难以应对。究其根本,非洲国家的医疗基础设施普遍落后,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有限,可用于应对医疗紧急情况的资源十分有限。以呼吸机为例,非洲疾控中心数据显示,尼日利亚有2亿人口,全国的呼吸机不足500台,每百万人仅有2.5台;马里有2000万人口,全国呼吸机仅约20台,每百万人仅有1台;中非共和国人口约500万,仅有3台呼吸机,每百万人甚至不足1台。

▼ 风险3:战乱冲突频繁

在冲突战乱地区,疫情传播的风险更为严重。南苏丹、中非共和国、马里、布基纳法索和尼日利亚东北部等地区冲突不断,给当地居民获取食物、水和医疗用品构成巨大难题。更为堪忧的是,地区冲突催生大量流离失所的难民,难民流动将加剧新冠病毒传播。据统计,在2500万非洲难民中,有85%集中在刚果(金)、南苏丹、索马里、埃塞俄比亚、苏丹、尼日利亚、中非共和国、喀麦隆等8个国家,而这些国家的难民营缺少足够的居住场所和卫生设施,极有可能成为病毒传播的沃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中国方案

//

中国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采取了全面有效的防控策略,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医疗救治、科学研究、社会治理等方面的经验。非洲国家对“中国药方”的期待急剧上升,希望学习借鉴中国经验。在新冠肺炎这一人类共同的难题面前,中国应充分评估非洲疫情的变动趋势,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充分体现大国担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新华社

首先,鉴于疫情存在波动性,中非卫生合作应从短期和长期两方面进行规划。短期来看,中国可参照世卫组织发布的风险级别,制定相应的援助物资清单。在疫情风险较低的国家,援助物资以核酸检测试剂、口罩、红外体温检测仪等为主。在疫情风险较高的国家,援助物资需增加防护服、治疗设备和药物的比例。长期来看,双方可在人才培养、制定防控规划、改进公共卫生体系等领域开展合作。

其次,中国应主动参与对非债务谈判,提早准备对非粮食援助。由于非洲国家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财政困境,债务延期支付或者减免在所难免。对此,中国应提早进行债务重组规划,在双边和多边两个层面开展债务协商。

2020年上半年,非洲国家应能够基本实现粮食自给,但应考虑到,疫情长期持续,非洲国家政府将被迫把财政优先转向卫生支出而削减农业支出,农民因防疫隔离无法购买优质种子和化肥,这些情况可能引发2020年下半年非洲粮食减产,对此中国应充分给与跟踪评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在世卫组织改革中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世卫组织是一个100多年前由发达国家建立的国际卫生机构,而当今一系列紧迫和具有挑战性的卫生问题主要集中在非洲等地的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卫生体系改革的讨论中,西方舆论鼓吹“反思”和“问责”,故意忽视发展中国家的诉求,转移本国责任。中国在这一问题上应从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的角度给予回应,争取非洲等地发展中国家的道义支持。

当前,抗击新冠病毒斗争进入相持阶段,更加需要整合国际社会各方面的资源,构建互利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对于非洲国家在疫情中可能出现的经济、卫生风险,中国应及早关注、及早应对,巩固休戚与共的中非命运共同体,彰显负责任大国的积极形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责编 | 赵若宏

编辑 | 赵若宏 张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