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古诗也是唐诗中的一大类。诗人们写作的目的和背景各不相同,或者是睹物思人,如杜甫的《咏怀古迹五首》,出了不少的名句,写王昭君的“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写诸葛亮的“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或者是借机讽谏,如杜牧的“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或者是纯粹的抒发个人情感,如苏轼著名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一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千年来不知道抓住了多少人的心神。

这些是名人名句,能够流传千古自然有其过人之处。可是,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更多的还是不知名诗人的不知名作品。在他们的一生中,也会见到古迹,也会牵引心怀,只是他们的心声并没有被别人发现,只是被青史默默地记录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他们的视角中,也会有闪光的地方,不一样的视角,不一样的心境。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诗人,应该知名度并不是很高,至少我在之前是没有听说过的,只是偶然间看到他的一首《吊万人冢》,感慨良多,所以写下来与大家分享。

诗人的名字叫张蠙,在科举之前就有才名,因为一句“白日地中出,黄河天上来”知名。他生活在安史之乱后的唐朝,军阀混战,民不聊生。政坛上也是昏黑一片,腐败盛行。家境贫穷的张蠙因此一直没有功成名就的机会,像另一位著名诗人杜甫一样,留滞长安许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能就在这样持续的不得意中,诗人外出散心,无意中寻到了一处古战场,升起了凭吊之心,也由此而生了对当今政权的愤懑。

即景抒情,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一直以来的激荡心绪终于被激发,写下了这首悲凉沉重,却又有男儿豪气的怀古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吊万人冢
唐代:张蠙
兵罢淮边客路通,乱鸦来去噪寒空。
可怜白骨攒孤冢,尽为将军觅战功。

首先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中晚唐,朝廷中宦官弄权,朝廷外藩镇林立,军阀混战。著名的“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也是在形容那个时代。本来物阜民丰的江南地区也卷入了滔天的战火之中。河淮地区成为了各类军阀朱温、时溥、杨行密等人进行割据混战的战场。这些军阀从镇压农民起义中崛起,靠着鲜血和人头堆叠起自己的战功赫赫,如今,又要在无尽的权力斗争,提起自己被同胞鲜血染红的屠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先来看第一句,第一句刚上来的情感氛围,似乎与整首诗想要表达的并不一样。兵罢,意指战争暂时的结束,河淮地区边上的道路终于又通畅了。“客路通”三个字,表达的是作者因为战乱暂停的欣喜之情,只可惜这股欣喜,在看到周边环境的时候,就荡然无存了。往日里繁花满眼的江南呀,现在只有几只乌鸦不成体统的飞来飞去,毫无观赏的趣味,它们发出聒噪的叫声,在这寒凉的空气之中传荡。

说起如今的荒凉,罪魁祸首还是耀武扬威的地方军阀们,想到这里,诗人暂时被压抑住的对战争的愤懑又涌上了心头。诗的后一句既是对战士的怜恤,也是对所谓将军的控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怜呀,森森白骨,绵绵孤冢,他们本来都是国家的大好男儿,是可以做英雄的,现在却为了将军们的权力斗争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这样的死法真是不值!自己提三尺剑出入乱世,最后却是为了养尊处优的将军获得战功,死于这种没有社会意义的战争,死于将军的自私自利。

这首诗格局上的一个重大飞跃也来自于最后一句话,诗人看清了这场战争的本质。“兵者凶器也,圣人不得已而用之”,这场战争的发动者,朱温等军阀,他们的目的根本不是为了保国安民,为了守护一方水土,保国家富强,而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自私心和权力欲望。

“一将功成万骨枯”只是在描述普通将军和士兵之间的关系,虽然也震撼,但是还没有这首诗来的认识深刻,高屋建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