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后,这里两旁桃树将合拢成一个4.5米宽的拱形观赏长廊,贯穿1500多亩的鹰嘴桃种植基地,走2个小时都走不完……”

在清远市连南瑶族自治县三排镇连水村鹰嘴桃种植基地,鹰嘴桃、黄金桃、油桃、黄金奈李、酥脆枣、蓝莓等果树已经出果,树枝被果子压得微微下垂,连水村驻村第一书记房建辉身着瑶族服饰,穿梭于120亩桃园,乐呵呵地向来客描绘基地未来的图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房建辉介绍桃园基地的建设计划,他两旁刚栽下桃树,未来将合拢成一个4.5米宽的拱形观赏长廊。陈国飞摄

这个桃园是连水村的“三大品牌”之一,另外两个则是油茶、桑菇。在房建辉的带领下,连水村实行旅游扶贫、产业扶贫、劳务扶贫、教育扶贫、社会保障扶贫共“五大扶贫”。目前,连水村集体经济收入22万元,是三排镇村集体收入最高的行政村;全村49户151人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脱贫率达100%。

“试水”新品种

“接下来将扩大十倍种植面积,引入公司运营”

“这里冬天会下雪打霜,很多果树品种不适合种植,我们外出考察后选择了鹰嘴桃,现在也在试种其他新品种。”房建辉介绍,2017年开始种植鹰嘴桃,目前整个桃园基地占地120亩,其中90亩种着鹰嘴桃,剩余30亩种着蓝莓、黄金奈李等果树,整个基地绿油油一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鹰嘴桃种植基地里还试种了蓝莓。陈国飞

2019年是基地的第一个丰收年,产值10万多元。房建辉预估,今年果园将进入丰产期,6到8月底水果将成熟上市,预计产值可达50万元以上。在销路方面,房建辉并不愁,基地目前定位不走批发市场销售方式,由于距离万山朝王、南岗千年瑶寨等景区都比较近,每年有不少游客分流到这里,再加上村里七月份举行桑叶美食节,可以吸引游客入园采摘。

“咔嚓,咔嚓~”为了避免养分被“分流”,影响果子长大,贫困户唐华明每天都要来到基地,用剪刀将果树的“霸王枝”剪去,他一个人一天可以修剪约30棵树。之前,唐华明在广州、深圳、佛山等地打工,基地建起来后,他基本每天都会来这里干活,现在施肥、除草、杀虫、开拖拉机样样精通。

“去年我在桃园基地的收入近4万元,售卖鸡鸭6万多元,成功摘掉贫困户帽子。”唐华明说,现在回到家门口工作,还可以兼顾到家庭,家里新房子盖起来了,日子也越来越好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连水村的鹰嘴桃种植基地已经开始挂果,房建辉(左一)细细叮嘱唐华明(左二)近期工作内容。陈国飞摄

借助鹰嘴桃种植基地,唐华明等多户贫困户都尝到脱贫“甜头”。贫困户通过出让土地,一亩折合1500元入股,通过分红+劳动报酬的方式实现增收。整个连水村34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全部都纳入到基地中,施肥、采摘用工需求较大,贫困户在基地干活每天可拿到100~150元的收入。2019年贫困户每户分红500元左右,今年丰产期预计每户能分红2000多元。

“接下来会扩大10倍种植,补种其他冬季水果,实现一年四季收成不断,并引入公司专业化、市场化运营……”房建辉介绍接下来的发展计划说,目前已经有公司登记注册,基地也正在不断做好道路、水电、移动信号等配套建设。

旧产业“新活力”

“养蚕销路不用愁,有人来收购”

贫困户潘海琴扛着一大把桑叶,推门走进蚕房,将桑叶一排排放好,新鲜的桑叶很快就有“蚕宝宝”爬了上来。潘海琴去年种了20亩桑叶,今年开始在村里的养蚕基地租了间40平方米左右的蚕房养蚕。

连水村615户村民种桑养蚕的就有220户,全村共3个养蚕基地、建有蚕房9800平方米,号称连南蚕桑第一村。不过,此前蚕桑、油茶等传统产业管理粗放,收益不高、不稳,部分以此为收入来源的贫困人口依然面临扶而不起、帮而不富、助而不强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贫困户潘海琴养的“蚕宝宝”在吃桑叶。陈国飞摄

对此,房建辉带领连水村积极争取到政策资金支持,对老旧蚕房进行了修缮;定期邀请农业专家、技术员等,为村民、贫困户讲种桑养蚕的要点,提升蚕茧蚕丝质量;同时,每年举办桑叶美食节,还帮忙开拓销路,既打响了连水村的桑蚕品牌,也降低了村民面对市场的风险。

潘海琴租的蚕房已有20多年历史,也就是在这期间完成修缮重新投入使用。说是租,其实村里只是象征性收一下维护费用。“一平方米只收8毛钱租金,40多平方米月租金也就30块钱。”房建辉说。

“现在这批蚕大概可以收获200多斤蚕茧,主要是销路不用愁,有专人来收购,这样我们安心多了。”潘海琴介绍,每年第一批蚕茧价格比较低,大概每斤13元,不过到后面的批次会慢慢升到每斤22元左右。

潘海琴一家由于治疗丈夫和儿子的疾病花费巨大而返贫,养蚕每年大约要忙8个月,不养蚕的时节房建辉就会叫上她去鹰嘴桃基地干活,一年下来收入4万多元。

在连水村,种植油茶也有较久历史,全村油茶种植面积达7500亩。“不过之前也是粗放型的,农户每户自行种植5~10亩,一半都是自己吃了。”房建辉设想,在总结桃园基地的运营经验之后,村里的油茶产业也会考虑引进公司规范运营,大批量统一销售。“油茶现在每斤60~80元,以后有企业需要采购可以上万斤统一销售。”

扶贫机制带动力强

争当瑶区分散扶贫、分散脱贫示范村

连水村地处粤北山区,与连州交界,清连高速和省道261线贯穿全村。全村总面积12.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259亩(水田面积459亩、旱地面积1800亩),人均水田面积仅0.2亩,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是典型的石灰岩分散瑶族村。

在全省第一轮“规划到户、责任到人”扶贫工作中,作为扶贫重点村之一的连水村产生了移民扶贫的经验。但第一轮扶贫驻村工作队撤离后,村里留下来的造血型产业不多、带动作用式微,没有连片高效产业,仍有不少贫困户分散在各个自然村。

针对这种状况,连水村设专人专职开展扶贫工作。逐村签订精准脱贫责任书,印制相关挂图,倒排工期。村党总支部结合农综改、全域旅游、美丽乡村建设、特色村寨建设,全面推行“党建+扶贫”工作,落实“一户一项目、一村多产业、一村多品牌”措施,着力打造油茶、桃园、桑菇三大品牌,争当瑶区分散扶贫、分散脱贫示范村。

房建辉带领各帮扶干部亲自入户,逐户走访入户贫困户家中询察具体致贫原因,了解其技能水平做到心中有数,开始全力实行旅游、产业、劳务、教育、社会保障“五大扶贫”。

其中,旅游扶贫方面,连水村打造两个增长点,即打造连水墩龙瑶寨旅游扶贫试验区和水果基地等环景区融合带动;推行四种模式,即政府主导、景区帮扶、亦农亦旅、异地安置等旅游扶贫模式。产业扶贫方面,着力打造油茶、蚕桑、民宿、桃园、瑶土猪五大产业,并积极引导有劳力贫困户参与英利光伏项目、桑菇、红衣花生、特色种养等其他产业发展,力争每户贫困户发展一个以上农业增收项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连水村里的瑶族特色民房,村里还发展了民宿。陈国飞摄

就业扶贫方面,驻村干部加强村企对接,2019年外出就业一年以上的21户有劳力贫困户收到就业奖补资金4.2万元。落实教育扶贫上,对在校贫困学生33名发放一学年度3000元的生活补助,加大对贫困学生升学的奖励力度。社会保障方面,对分散供养五保贫困户、低保贫困户做到应保尽保,对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贫困人口实行全额补助、对贫困户购买意外伤害险的实行全额资助,防止贫困家庭因病返贫、因病加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连水村委会所在地——连水墩龙瑶寨。陈国飞摄

现在连水村的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在连水村委会所在地——连水墩龙瑶寨,村干部穿瑶族服饰上班,贫困户住进瑶族特色民房、从事特色产业,民间歌舞队在村中的文化广场打起鼓、唱起歌、跳起舞……连水村呈现出特色管理、特色村寨、特色产业、特色文化“四个特色”,每年吸引大量游客,也先后被评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广东名村”、“广东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村”。

【记者】陈国飞

【作者】 陈国飞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