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克强总理5月22日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全文约9500字,为改革开放40多年来最短,体现了“实干为要”。

“总理的报告高举旗帜、提振信心、鼓舞人心、求真务实,我完全赞同、坚决拥护。”出席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副秘书长、财经办专职副主任李郁华,5月22日下午在宁夏代表团的小组讨论中表示,过去的一年,是我国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在复杂严峻的形势下,党中央、国务院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把握发展大势、凝聚磅礴力量、奋力攻坚克难,较好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

李郁华代表说,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遭遇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公共卫生事件。在这样的形势下,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亲自督战,党中央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国上下经过了艰苦的努力,保住了经济运行、控住了新冠疫情、稳住了社会大局,疫情防控斗争取得了阶段性重大胜利。

李郁华代表认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党中央统筹全局、协调各方,密集出台了一揽子超常规政策举措来稳定经济运行。财政政策方面体现了指导性,通过直接补贴、转移支付、减税降费、减免社保、特别国债、提高赤字率等,直接为经济“输血”,帮助中小企业和低收入人群渡过难关。货币政策方面体现了灵活性,通过降息、降准、再贴现、再贷款等方式,释放了1.75万亿元长期资金,新增了7.1万亿元人民币贷款,平均存款准备金率由2018年初的14.9%降至9.4%。产业政策方面体现了精准性,推动以5G网络、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7大领域为代表的“新基建”建设,撬动投资将超过30万亿元。

结合学习《政府工作报告》和中央最近对外公布的两个重要文件,根据宁夏的实际,李郁华代表认为,“全力保市场主体、着力稳经济运行”,核心是要保民营经济,关键是要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为此他提出,重点从以下4个方面下功夫。

第一方面,要打通堵点,大力畅通经济循环。

疫情影响下,企业订单流失、生产受阻、回款缓慢等问题突出。保市场主体,先是要让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顺利“卖”出去,这样才能实现“惊险的一跃”,让生产线能运转、资金流能回笼、再生产能扩大。

其一,要畅通销售链。抓紧研究制定疫情防控形势下扩大消费的支持政策,广泛组织各类流通企业开展促消费活动。全面放开批发市场、农贸市场、标准化菜市场、生鲜超市、便利店等涉农消费场所,拓宽农村消费,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支持电商、快递进农村,推动线上线下有机融合,推进农村电商全域化,促进农牧业全产业链、价值链转型升级。大力发展夜间经济、假日经济、网红经济、粉丝经济、流量经济等,重点扶持住宿餐饮、交通运输、文化旅游等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鼓励快递企业创新业态形式,以消费“活”起来带动机器“转”起来、循环“畅”起来。

其二,疏通贸易链。统筹推进重点企业和产业链配套企业全面复工复产,系统解决原材料供应、上下游协作、物流链畅通等问题。加强跨区域协作,推进产业链全链条恢复正常生产,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平台企业对中小微企业的带动作用,引导企业互助共济、共渡难关。支持宁夏与东部地区加强协同开放,探索采取“飞地模式”跨区域共建产业园区。

其三,融通资金链。持续扩大有效投资,实施企业信贷“增氧”计划,推动金融机构提高信用贷款、中长期贷款比重,提供无还本续贷、循环贷款等金融服务,协调金融机构对有发展前景的企业不压贷、抽贷、断贷。建立贷款全流程限时制度、企业信贷“白名单”制度,对信用良好、发展稳定的民营企业,在担保、续贷、审批等方面给予适当简化,构建中长期银企合作关系。提高西部地区直接融资比例,用好国家“绿色通道”政策,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挂牌,或通过发行信用类债券、资产证券化产品融资。

第二方面,要排除难点,狠抓惠企政策落地。

3月份,按照陈润儿书记的指示要求,我们对全区民营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企业普遍反映对惠企政策的知晓度不高、获得感不强,个别政策还存在“空转”的现象。要把狠抓政策执行落地作为保市场主体的重要任务,重点抓好政策的宣传解读、评估问效、落实落地“3个环节”。

其一,加强政策的精准对接。建议有关部门组织开展“政策下基层”行动,深入市县、农村、园区、企业,政策宣讲、专题培训、现场指导,加强与各类市场主体的精准对接,让他们都能知政策、懂政策、用政策。完善政策发布机制,持续加大对各类惠企政策的宣传解读,广泛宣传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自治区的政策措施、各行业的具体举措,把中央和自治区出台的各类惠企政策整理汇编成册,通过网上网下各种渠道推送到各类企业。

其二,加强政策的绩效评估。对自治区在疫情期间出台的各类政策措施进行一次绩效评估,对执行效果好的政策要继续坚持,对边界模糊、还需完善的政策要组织修订,对相互“打架”或已经过时的政策要及时废止,用好政策“工具箱”,打出政策“组合拳”,切实提高政策的绩效水平,发挥政策的最大效益。

其三,加强政策的督查兑现。坚持以督查促落实,对各类政策落地兑现情况进行一次专项督查,研究解决政策落实中的堵点、难点、痛点,对主动帮助企业争取政策、切实研究解决政策落实中各类问题的市县、园区,要旗帜鲜明进行通报表扬,对落实不力、推诿扯皮的要严肃批评,让各类政策落得下去、能起作用。

第三方面,要纾减困点,降低市场主体成本。

成本居高不下,是各类市场主体反映最强烈的一个问题。保市场主体,重点是要降低企业的综合成本。

其一,要在减税降费上下真功夫,降低经营成本。严格落实减税降费、援企稳岗、减租减息等各类政策,制定减税降费政策清单、涉企收费目录清单,开展违规涉企收费专项清理行动,研究扩大享受税收优惠小微企业范围,认真落实企业缓缴社会保险费有关政策,切实帮助各类市场主体渡过难关。

其二,要在资源配置上下实功夫,降低要素成本。帮助企业降低用电、用水、用气成本,对疫情期间企业生产经营用电、用水、用气“欠费不停供应”。深化资源性产品等要素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建立健全定价成本信息公开制度和上下游价格传导机制。

其三,要在物流效率上下大功夫,降低物流成本。加强综合客运枢纽、综合货运枢纽、航空口岸枢纽建设,建立健全覆盖全区城乡的分拨配送网络,把毛细血管、神经末梢完善起来,打通最后一公里的“微循环”,实现所有县乡村冷链、快递、电商配送网络全覆盖,不断提高物流智能化水平和组织效率。

第四方面,要解决痛点,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这些年宁夏在政务环境方面确实有了很大改善,但法治、市场、诚信等方面的环境还不尽人意,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保市场主体的基础来抓,用好“市场无形之手”和“政府有形之手”,进一步增强微观主体活力、保障市场公平竞争。

其一,要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全面落实放宽企业市场准入的政策措施,加快推动“非禁即入”,进一步精简市场准入行政审批事项,严格执行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持续清理和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坚决破除各种招投标隐性壁垒。

其二,要营造公正透明的法治环境。坚持按照罪刑法定、疑罪从无原则,处理民营企业曾经有过的不规范行为,提高司法审判和执行效率,最大程度维护企业生产经营秩序。实施宽严相济的执法方式,严格区分经济犯罪和经济纠纷界限,依法审慎适用查封、扣押、冻结等强制性措施,坚决防止利用刑事手段干预经济纠纷,给民营企业稳定的市场预期。对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实行审慎包容监管,提高监管效能,防止任意检查、执法扰民。

其三,要营造诚实守信的信用环境。加快征信市场建设,完善企业信用修复机制,推动金融机构、税务系统和法院对重整企业及时开展信用修复。加强政务诚信建设,建立政府诚信履约机制和拖欠账款问题约束惩戒机制,清理政府在民营企业发展中不守合同、拖欠账款等行为,提高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的拖欠失信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