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导语

公元12世纪初,女真在东北的白山黑水之间迅猛崛起,建立金国,在短短十二年间攻灭辽和北宋两个超级大国,崛起速度之快,战斗力之强,令人瞠目结舌。金国崛起有很多原因,从体制角度分析,猛安谋克制无疑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猛安谋克制的发展轨迹和金国的命运息息相关,它的形成和发展是金国崛起的根本动力,它的衰退和瓦解则是金国崩溃的重要因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猛安谋克制的概念和职能

猛安谋克制的概念和职能

猛安谋克是一个复合概念,兼具生产、军事和行政特征,最初是生产性组织,后来演变为军事组织,最后发展为兼具军事功能的地方行政组织。这一点跟契丹的“头下军州”制度有相似之处,对明朝卫所和清朝“八旗”制度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据《金史》记载,猛安的职能是:管理军务、训练武艺、劝课农桑、防捍不虞、御制盗贼,集军事、政事、生产、治安等功能于一身;谋克的职能是:抚缉军户、训练武艺、按察所部、征收赋税、宣导风化、劝课农桑、禁止游堕、捕除盗贼、平理狱讼等。

猛安谋克制的形成,从生产组织到军事组织

猛安谋克制的形成,从生产组织到军事组织

建立金国的女真族主要生活在我国东北地区的白山黑水之间,他们的祖先是唐朝时黑水靺鞨的一支,在公元11世纪以前,女真族仍处于原始社会阶段,主要生产方式是狩猎,在山林中猎取各种野兽,并制作皮毛,与其他民族或部落进行物物交换。

狩猎是一项历史极其悠久的集体活动,需要靠人们的协作配合,谓之“围猎”。女真族围猎时组织部落的成年男性一起出动,为提高围猎效率,要把所有人按照一定方法编制起来,并设不同层级的角色进行管理,包括猛安、谋克、蒲里衍、什长、伍长、士卒等,这便是猛安谋克的雏形。

猛安谋克最初只是生产性组织,平时只在围猎时采用,如果部落与其他部落发生暴力冲突,也以猛安谋克为形式对外打仗,但还不属于常设性的军事组织。

随着女真族的不断发展,部落之间的掠夺和征战越来越频繁,猛安谋克逐渐从用于围猎的生产性组织转变为常设的军事性组织,组织里原有角色的内涵也随之发生变化,“猛安”相当于“千夫长”,谋克相当于“百夫长”,蒲里衍相当于“牌子头”(亦称牌头)或“十夫长”,“什长”相当于“执旗”,“伍长”相当于“击柝”,“士卒”相当于“正兵”。

这种内涵变化显示出强烈的军事色彩,说明猛安谋克已经发展成为女真一项独具特色的军事组织。猛安谋克的军事化,极大提高了女真军队的战斗力,出河店一战中,女真以3700人大败辽军10万步骑,即是明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猛安谋克制的发展:从军事组织到行政组织

猛安谋克制的发展:从军事组织到行政组织

完颜阿骨打是女真的伟大领袖,他的重大贡献不仅在于其杰出的军事才华,还在于他对猛安谋克制进行的重大改革。

完颜阿骨打统一女真各部后,准备效法契丹建立政权,女真落后的原始氏族的社会组织形式显然无法适应这种需要,迫切需要一种更具效率的组织形态。

公元1114年,完颜阿骨打下令“命三百户为谋克,十谋克为猛安,一如郡县置吏之法”

阿骨打把每三百户百姓编为一个谋克,相当于一个县,十个谋克即三千户为一个猛安,相当于一个郡。经此改革,尽管仍保留着猛安、谋克的传统称呼,但猛安谋克实际上成为了类似郡县制一样的地方行政组织制度,不过仍兼具原来军事组织的性质。

完颜阿骨打对猛安谋克制的这次改革主要有两项作用:

一是强化了对地方的统治。女真处于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阶段,没有严密的地方行政组织,对地方的管理十分松散,不利于进行有效统治,猛安谋克强化了地方上的层级隶属关系,形成了比较规范的地方行政组织形式,有利于提高统治效率。

二是打击了旧氏族势力。女真原本采取部落联盟形式,各部落相对独立,不相隶属,部落首领世袭,不利于统一集中领导,猛安谋克变原始社会阶段的氏族制为奴隶社会阶段的领主制,打击了旧氏族势力,确立和巩固了新型奴隶制的势力,有利于统一组织领导。

通过这次猛安谋克制改革,女真奠定了以地域和领户制为特点的奴隶制国家政权基础,使得整个民族的组织力、战斗力和效率得到迅速提升,成为金国迅猛崛起的根本动力。

金国靠着猛安谋克制带来的活动,不断取得对辽作战的胜利,并将猛安谋克制逐渐推广到新占领地区,如攻克辽东京、渤海国后,在东京、渤海国下辖州县设置猛安谋克,“东京州县,及南路系辽女真皆降,诏除辽法,省税赋,置猛安谋克,一如本朝之制。其后抚定奚部及分南路边界,表请设官镇守,上曰依东京渤海列,置千户谋克。

金国使用猛安谋克制改编辽国军队和新征服的契丹、奚族等各族百姓,取得了良好效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猛安谋克制的变革:从奴隶制到与封建制并存

猛安谋克制的变革:从奴隶制到与封建制并存

猛安谋克制发展迅猛,推进也很顺利,但当进入汉人聚集区时遇到了障碍。

公元1123年,金国攻占辽西京(山西大同)、燕京(北京),阿骨打想继续推行猛安谋克制,但幽云十六州属于传统的汉人聚集区,汉人已经适应长期实行的封建郡县制,对奴隶制形态下的猛安谋克制进行了强烈反抗。金人见无法强行推广猛安谋克制,只得退而求其次,中原地区但仍保留原有的封建郡县制,并开始将北方的猛安谋克向中原地区南迁。

金熙宗即位后,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一场大规模的改革,这次改革的核心是将奴隶制政权变革为封建制政权,由南北面设制发展为封建中央集权制度下的封建制和奴隶制并存,反映在猛安谋克制上,金熙宗实行屯田之制,“凡女真、契丹之人,皆自本部徙居中州,与百姓杂处,计其户口授以官田,使自播种,春秋量给衣马。若遇出军,始给其钱米”

金熙宗将女真、契丹人大规模从本部迁居到中原,改变他们以往的狩猎、游牧生产方式,改为从事农业生产,从而使女真、契丹与汉族百姓杂居在一起。但屯田的猛安谋克不隶属州县,而是与州县并存,实际上是以女真、契丹人充任的世袭职业军户,由此形成与封建郡县制并存的猛安谋克制。

猛安谋克制的衰退:从奴隶主到大地主的蜕变

猛安谋克制的衰退:从奴隶主到大地主的蜕变

随着金国统治疆域的不断扩大,猛安谋克制又发生了新的变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金熙宗变革后猛安谋克制时创设军事屯田制度,“计其户口授以官田,使自播种”,这一制度使得奴隶制下的女真人逐渐向封建制下的自耕农民转化,进一步促进了女真的封建化进程。

由于猛安谋克实行世袭制,猛安谋克的最高长官从奴隶制下的奴隶主,逐渐转化为封建制度下的大地主和权贵阶层,他们往往干预州县事务,兼并土地,欺压百姓,激化了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史料记载:

“县境多营屯世袭官,主兴挟势横恣,令佐莫敢与之抗。兵人驱县民,民诉之县,县不解决,申送军中,谓之就被论官司,民大苦之。”

更重要的是,由于承平日久,金人尚武精神缺乏,军事训练松弛,猛安谋克的军事属性逐渐淡化,导致金军引以为傲的战斗力下降,金国统治者对这种状况表达了深深的担忧,感慨说:

“今之猛安谋克其材武不及前辈,万一有警,使谁御之?习辞之,忘武备,于国弗便。”

金世宗时,针对猛安谋克制的衰退状况,开始对猛安谋克制进行整顿,采取了诸如限制女真人与汉人杂居、提倡女真旧俗、限制土地私有化、维护家族奴隶制等措施,试图防止女真汉化和封建化,维持猛安谋克制的存在,但这种整顿无力阻挡女真的封建化进程,整顿效果十分有限。

到金章宗时,女真的封建化已经完成,猛安谋克作为奴隶制下的地方行政组织彻底失去存在意义,只保留了其作为封建国家的军事屯田组织,后来金章宗进一步适应封建化需要,逐渐取消了猛安谋克的特权,并在公元1204年下诏“定屯田户自种及租佃法”。这条诏令的出台表明,金国在法律上正式认可了猛安谋克封建主的自耕地位,并允许他们将土地出租给佃农耕种。

至此,无论是军事屯田组织的猛安谋克,还是地方行政组织制的猛安谋克均已失去它的原有功效,仅保留一个空壳般的组织形式,隶属按察司,主要目的是为保持尚武精神,以利于军事作战需要,但由于军队的腐败堕落,猛安谋克已名存实亡,金国也濒临崩溃。三十年后,金国便结束自己的国运,归于灭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结语

猛安谋克作为一项独具特色的制度,曾帮助金国迅猛崛起,实现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的完美过渡,有效提高了对广大征服区域的统治。但随着女真封建化进程的深化,金国统治者没能对猛安谋克制进行有效变革,找到封建郡县制和猛安谋克制的结合点,使得猛安谋克的先进性逐渐衰退,甚至造成金朝统治者的腐化堕落,最终导致金国灭亡。

可以说,金兴于猛安谋克,也亡于猛安谋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