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南州位于南、北盘江绕夹之腹地,偏安贵州西南一隅,素有“鸡鸣三省”“滇黔锁钥”和“西南屏障”之称。据《管子·小匡》篇记载,前夜郎的商周时期,黔西南就属牂牁古国的辖地,可谓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据统计,截至今日,黔西南州共调查和发掘石器时代遗址22处,战国—西汉时期遗址(含文物出土点)41处,东汉遗址7处。黔西南州博物馆馆藏文物7000余件(套),主要为兴义猫猫洞、兴义张口洞、安龙观音洞、贞丰沙坝遗址、贞丰拉它遗址、普安铜鼓山遗址、龙广遗址群、老坟山墓地、贞丰天生桥遗址、贞丰浪更燃山石板墓地、万屯汉墓、交乐汉墓等遗址墓群出土的文物。其中一级文物32件(套),二级文物13件(套),三级文物58件(套)。抚琴俑、铜车马、摇钱树、连枝灯、提梁壶、一字格剑等已被列入国家精品文物名录。

适逢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小编带大家走进黔西南州博物馆,用镜头“触摸”那些曾被历史尘土掩藏了数千年、甚至是数万年的文物。以文物为媒介,穿过悠悠岁月,揭开历史的面纱,探寻那个年代,在黔西南这片古老大地上,曾经发生过怎样的故事?

砍砸器

年代:旧石器时代晚期和新石器时代过渡时期

来源:1993年4月龙广观音洞出土

特征:呈不规则形,锐棱砸击法制作,破裂面可见打击点位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羊角钮铜钟

年代:战国—西汉

来源:1987年安龙县大鱼塘(文昌宫旧址)出土

特征:全器呈椭圆形,上小下大,平口。顶部有竖直长方形穿孔,并饰有两条羊角形鋬钮,造型奇特。全身素地无纹饰。多为古时在集会、宴饮等盛大的场合悬挂起来击打奏乐之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跪人灯

年代:东汉

来源:1975年万屯2号墓出土

特征:跪状,两手执烛台,头顶杆,杆顶饰柿蒂纹花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镂空铜豆

年代:东汉

来源:1975年万屯8号墓出土

特征:腹饰Y形镂空纹,环耳,喇叭形圈足,条状镂空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铜车马

年代:东汉

来源:1987年雨樟镇交乐6号墓出土

特征:整体为青铜铸造,马通高116厘米,车高76厘米。马姿呈直躯、昂首、嘶鸣状。车輢较低,四面敞露,舆内原竖立高杠铜伞,可惜发掘时已经损毁。被称为黔西南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摇钱树

年代:东汉

来源:1987年雨樟镇交乐6号墓出土

特征:树干由上下两段拼合,空心,饰纵向波纹和圆钱纹。“V”形插口,枝叶分段衔接,叶片上饰羽人、鸟兽等形象。树座为泥质灰白陶,中空,座上方正中有一圆形插口,供铜质摇钱树主干插入,底座椭圆形。座身下半部为高浮雕的鹿、猴、鹤、羚、玄武排成一周,鹿作行走状,猴子蹲坐,羚身匍匐,玄武龟蛇两嘴相对,蛇身缠绕龟颈、尾各一周,鹤为一对。摇钱树被置于墓葬之中,表达人们对财富的向往、对长生不老和灵魂升天的理想希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抚琴俑

年代:东汉

来源:1987年雨樟镇交乐6号墓出土

特征:男俑头著平巾帻,身穿右衽长衫,蚕眉杏眼,高鼻大嘴,面带笑意,正在跪坐抚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连枝灯

年代:东汉

来源:1987年雨樟镇交乐6号墓出土

特征:由座、枝、灯三部分组成,子母口衔接,青铜浇铸。灯座中心为一乌龟,其背上负一赤裸屈膝顶灯人,两条龙围绕龟形成座圈。灯杆分三段,中下两段作龙蛇盘旋,龙首朝上,张口以纳灯枝。灯枝也作龙形,张口承接灯盏,枝上装饰有人、鸟,人物为锥形发髻。灯杆上段锥形,有一龙缠绕,顶端承接灯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鎏金铜铺首衔环

年代:东汉

来源:1987年雨樟镇交乐6号墓出土

特征:器形厚重端庄,铺首呈兽面,头上为“山”字形,大眼直鼻,长鼻衔环。铺首背面有三个扁平锥形钉,应为墓主人棺木的装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巴郡守丞印

年代:东汉

来源:1987年雨樟镇交乐14号墓出土

特征:为子母套印,印身中空,可纳一方子印,子印缺失。麒麟型钮,其四足分别蹬于印背四角,头向右旋,身饰圆点纹。印身三面阴刻青龙、白虎、朱雀,开口面两侧阴刻双阙。印面正方形,无边框,印文为“巴郡守丞”四字,白文篆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铜鸟饰

年代:东汉

来源:1987年雨樟镇交乐15号墓出土

特征:鸟首环视,嘴衔鱼,站立状,背负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陶牛

年代:东汉

来源:1999年雨樟镇交乐19号墓出土

特征:立式,体态硕大、肥壮。线刻沉着颈健,生动地表现了牛稳重、憨厚的性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琥珀司南佩

年代:东汉

来源:1987年雨樟镇交乐汉墓出土

特征:体形较大,平面略呈长方形,中心有穿孔,腹刻“工”字纹双线,造型优美,刀法简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黔西南的这些重要考古遗址,

你了解吗?

【兴义猫猫洞遗址】

位于顶效镇。1974年发现并发掘,距今约12000年,是西南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一处重要的洞穴遗址。出土石制品4000余件、骨角器110件、动物化石11种和人类化石7件。在该遗址发现的人骨化石被称为“兴义人”。

【安龙观音洞遗址】

位于安龙县龙广镇七星村平广寨,是一处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时期的洞穴遗址。1985年发现。1990年至1996年共进行了三次发掘,清理出大量用火遗迹和各类遗物,包括人类遗骸、石制品、骨制品、陶片、动物遗骸等。在遗址中发现的石制品数以万计,兼有打制和磨制两种,其中,以打制石器居多,包括砍砸器、刮削器、尖状器、端刮器、雕刻器等。该遗址填补了贵州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空白。

【贞丰天生桥遗址】

位于贞丰县白层镇兴龙村北盘江西岸的木耳山山顶及周边。2005年发现。2008年发掘,发现墓葬3座和灰坑十余个。出土遗物有陶器、石器、铜器、骨器等。陶器有罐、釜、钵等;石器有石锤、石砧、磨石、石锛等;铜器有残铜手镯和铜尖叶形弯刀;还出土一定数量的玉石环和加工玉石环剩余的芯料。

【普安铜鼓山遗址】

位于普安县青山镇营盘村铜鼓山,是目前云贵高原发现的一处夜郎时期以青铜冶铸为主的手工作坊遗址。1977年底发现。1980年和2002年共进行了两次发掘,清理出柱洞、房址、灶、陶窑、灰坑等人类活动遗迹。出土遗物1000余件,有陶器、青铜器、玉石器、骨角器、铁器和大量铸造青铜器的范、模、陶坩埚、支座、细小青铜雕刻工具等。

【万屯汉墓群】

位于义龙新区万屯镇新桥村北3公里的枧槽沟一带,分属新桥、张屯与贾家坝等村。1975年至1976年,发掘墓葬8座。1992年,清理墓葬1座。墓葬包括砖室墓和石室墓等,以M8规模最大,包括甬道、前室和后室 ,通长10米余。出土器物有铜车马、跪人灯、提梁壶等100余件。

【交乐汉墓群】

位于义龙新区雨樟镇交乐、龙树脚、云南寨、长箐4个村的9平方公里范围内,是贵州境内最南侧的大型汉墓群。1975年,发现并发掘了5座古墓(编号M1—M5),出土有陶罐、器盖、摇钱树座、铜刀铜刀鞘、铜盘和带钩等遗物。1986至1987年,发掘了13座古墓(编号M6—M18),并追缴M6被盗掘的文物数十件。1999年,抢救清理被盗掘的M19。2006年、2013年,又清理了被破坏的4座残墓。其中,M14和M19均为贵州境内最大的汉砖室墓。

参观小贴士

1.参观需提前一天进行电话预约。

联系人:李璇

联系电话:135 0859 0005

2.进入人员需佩戴口罩从黔西南州民族文化中心二楼大厅专门通道进出,在入口处配合工作人员进行身份证实名登记、体温检测、扫描“贵州健康码”,持健康码体温正常人员方可入内。进入人员须全程佩戴口罩。

3.每天接待参观者最多400人次,同一时间最大容纳100名参观者,满员后不再接待服务。

4.地址:兴义市桔山广场黔西南州民族文化中心三楼

5.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至18:00(16:00后不再接待参观者)

(文/黔西南日报融媒体记者 舒鹏倩 陈安彤 图/黔西南日报融媒体记者 桂松)

来源:中国黔西南微信公众号

责任编辑:胜胜 松松 夏夏

本期审稿:然然

值班总编:邓伯祥

黔西南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出品 微博:@中国黔西南 微信/易信:中国黔西南 APP:北纬25°的黔西南 数字报:http://www.qxnrb.com 官网:http://www.zgqxn.com 邮箱:zgqxnw@163.com

声明

凡“中国黔西南微信公众号”刊发的原创内容,均保留版权,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黔西南微信公众号(微信号:zgqxn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