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文大约2700字,读完约7分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前来看,靠发钱肯定不行,靠消费券,根据目前的状况,如果他是非一过性事件,而是趋势性事件,恐怕结果也是收效甚微,更不要说财政压力非常大。对于加大财政政策力度、发专项债、扩大赤字等,基本上大家都有共识。但在一些具体层面上,或也有多种意见。线上服务是大趋势,文化产品服务是消费升级和线上产业的重头,要放开一些管制,包括我们现在讲线上经济非常重要,新基建非常重要,其实内涵是文化,应该予以更多空间和鼓励。

本文作者系盘古智库学术委员、中国黄金集团首席经济学家万喆,文章来源于“腾讯新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前,全球疫情仍难言现曙光,而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已经显现。 各国都在加大财政及货币政策的力度,以度过这次人类历史上罕见的“难关”。 尤其是财政如何发力? 对于加大财政政策力度、发专项债、扩大赤字等,基本上大家都有共识。 但在一些具体层面上,或也有多种意见。

我觉得这件事实际上应从三方面看:定量、定性、定位。

所谓定量,就是估算目前损失到底情况怎样。一季度中国GDP增长率为负,但基本符合预期。因此,二季度怎么样是关键。我认为,六保中保就业首当其冲,而二季度开始,就业压力应该会更大。因此,所谓出现“报复性消费”的可能性不大,目标只能是“恢复性消费”。主要原因是,一季度失业率实际偏低。一方面,因为春节的对冲,使疫情受的影响相对较小,就业也一样。况且,通常而言,春节之后是跳槽、换工作、调整人员职位的热潮期,由于疫情影响,2月份之后包括正月十五之后,大家普遍推迟了自己换工作、跳槽和公司调整职位时间,预期在前,实际就业失业发生延后,时间点会落在二季度。

另外一方面,一季度虽然没有全面复工复产,但是,职位还在,大家认为这个事过去了我还能够上班。到一季度末的时候,已经有普遍共识,疫情不会很快结束,甚至从各方面专家的预测看,半年、一年都有可能。因此,有一些企业包括我们看到有些服务性行业可能一开始时候认为扛一扛会过去,到一季度末,有些小微或者中小企业是生死存亡问题了。到二季度的时候,职位实际减少的压力可能到二季度才会显现。因此,预计将会在二季度就业数据更明显表现出来。从国际方面看,美欧二季度经济衰退,全球市场萎缩,对中国市场必会产生极大压力。而其他发展中国家或者新兴市场,比如南美各国、俄罗斯、土耳其等等,他们面临的不止是短时间的冲击,而是长时间的可能要爆发各种危机的状态。所以,在这种状况下,无论发达国家进入衰退,或者新兴国家可能动荡,冲击都会比我们想象的更重。

从定性来讲,我们要问,这是否只是阶段性天灾,过了就没了,就恢复如常了。我一直认为,这个事件只不过是大趋势当中的小高潮,趋势早就在,只不过疫情期间实际上又加深了。保守主义、民族主义的兴起在全球是一个趋势性变化,二战以后建立的国际关系范式和组织等受到巨大挑战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2016年英国公投脱欧,特朗普以“黑马”姿态当选美国总统等,那时我就写过文章,说当前国际体系架构正在慢慢崩塌。以此为基础,此次疫情期间的各种“国际甩锅”就更容易理解。这种外部环境也不会很快消失。

另外一方面,从中国经济来看,其实转型升级所遇到的阵痛期也是有来由的。从去年或者从前年开始,中小以及小微企业所遇到的困难和难题大家都已经看到了,帮扶、支持、纾困等工作一直都在进行。目前对整体而言,还有三个问题也是趋势,滞涨、分化和老化。货币政策仍然面临两难。另外,整个社会都在分化,当然全球都有这个问题,贫富分化,阶层固化非常严重。第三,全球严重中国也尤为严重的老化问题,这三个问题在中国近几年表现的越来越明显,给财政以及货币政策带来很大掣肘。因此,当前的经济问题和企业难题都有结构性问题,不会随着疫情过去而过去。

最后一点,定位,有了定性再定位才容易找准因果关系对症下药。倘若就是一过性事件,像2003年SARS一样,报复性消费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出现,这种状况下,比如大量发现金或者发消费券更有效。但如果是这种趋势性问题,消费券可能就不是最主要的方法。

第一,民生保障的“兜底”是非常必要的。特别是针对低收入人群和贫困群体,需要发现金。这个实际本身已经在做,无论是这几年低保人群档案的健全化,还是近几年扶贫攻坚工程,还是比较系统化的。比较值得注意的是,在这种非常时期,可能一些人群会出现收入下滑,使更多人加入低保人群或者需要扶贫的对象,这是财政预算上要有的预期。但我觉得,要说拉动经济或恢复消费,最大问题不是最低收入,也不是最高收入,而是中间阶层。要警惕的是中间阶层的“下流化”。目前来看,靠发钱肯定不行,靠消费券,根据目前的状况,如果他是非一过性事件,而是趋势性事件,恐怕结果也是收效甚微,更不要说财政压力非常大。

第二,拿出更多实际性的实惠个中小和小微企业是关键。一方面要落实,目前我们看到中央和有些省市已经出了一些政策,对于小微企业来说这些还是比较重要的,但我调研了解的是,有些地方实际上办理当中没有完全落实。小微企业要想办理手续,有很多梗阻,包括有些地方说我没有收到文件细则,不知道怎么办,还是按原来的办。或者拖拖拉拉,另用一些办法,收税费容易退税费难如登天。当然,每个地方都不太一样。另一方面,有些政策还需要加大力度。像是一些延缓缴纳的所得税、社保等,可能需要的是减免。包括今年高速公路收费改ETC后,大家有一些疑问,虽然接下来疫情导致收费停止,但现在收费恢复后,是不是响应群众的呼声和非常时期的需要,进一步降低交通费用?这个时间点上,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在如何提高治理效率上做文章。

第三,保就业就是保需求,保中小微企业就是保就业。要给中小、小微企业更多空间、更低成本。包括我们能够看到,有的人失业了就去卖早点、开网约车、直播卖货等等。市场是有自发性和动力活力的,现在更要鼓励这种动力。就像是摆摊,前两年很多地方上摆摊不允许了,连一些服务业店面、制造业工厂都被“切”了。现在最重要的是以各种方式放开管制,并且要鼓励个人的就业或者装也来解决目前的就业问题。

最后讲一点,线上服务是大趋势,文化产品服务是消费升级和线上产业的重头,要放开一些管制,包括我们现在讲线上经济非常重要,新基建非常重要,其实内涵是文化,应该予以更多空间和鼓励。 ■

文章来源于“腾讯新闻

图文编辑:吕丹琳

责任编辑:刘菁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