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责任编辑:涂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文国

1982年从事教育工作,1993年开始从事国际教育,是上海中学国际部创校元老之一。2013年创立播文教育和一所美国中学的上海分校,上海宏润博源国际学校总校长。国际教育届领军人物,曾获“中国人气名校长”称号。

1

挑战

2020年4月,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春天。一场新冠肺炎的疫情打乱了所有人的生活节奏,甚至是打乱了全世界人民的日常。从2020年开年不久,我们就因为保护自己和保护他人的责任感与社会呼吁,自动自觉地止步于家门口,开启了长达近两个月的全球疫情下世界范围内的“自我隔离”。

当世界按下暂停键的瞬间,奔波在教育行业的人们,却从未真正的主动“暂停”一切手头的工作。因新冠疫情全国面临停学,已经导致亿万学生被迫面对电脑屏幕来追赶失去的时间,补救落下的学习进度。此刻,除了他们和家长日常要面对的在线学习外,教育从业者们更是正在面对一场突如其来的整个行业的巨变和震荡。学校要开设在线课程来保证:停学、停课,不停教,老师们要开始从日常的讲坛走下来,坐到书桌前,面对屏幕进行人机对话式的教学。这一切是对教育模式的改变和考验,更是对教育工作者的一次挑战。

2

无悔

但,无论教育模式和场景如何改变,是暂时还是时代的演进,教育的本质和教育的意义,千年来从来未被改变和颠覆。正如上海宏润博源国际学校总校长陈文国所言:教育应遵循古人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我们不应该因办学,导致学生们掉进中式和西洋考试的泥潭,进入应试的让知识僵化的牢笼,而应该将知识用于修身、做人,用于齐家和治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语音采访:陈文国校长

这次因为疫情,无法与陈文国校长面对面访谈,我们只好用微信进行了一次电话采访。这次采访,让每个人有机会深刻了解到一个从事了30多年教育的行业老兵,对教育这个概念的所思所想所悟所为。其整体的教育人格令人感动和感恩。感恩中国的国际化教育行业有这样令人尊敬的从业者,他们将毕生献给了教育,更献给了众多年轻人才对未来的期许。这个角色不好当,这个担子不好担,这个风险非常大,但是,陈文国和他的学校管理层的伙伴们,风风雨雨做这一件事做了30多年。至今,他们都无怨无悔,且仍然肩负重担,鼎力前行。

01

什么才是最好的教育?

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我个人认为,只有最适合孩子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因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只有想方设法将每个孩子的潜能挖掘出来,加以引导和发扬光大,帮助孩子成长,才叫做真正的教育。

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都有不同的发展方向。帮助每个孩子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帮助孩子制定个体的差异化的发展目标,激发每个人不同的潜能,才能令孩子有主动去学习的可能。教育,应该做的就是:培养个体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和思考力。

02

什么是最好的课程?

没有最好的教育,只有最适合的教育。那么,最适合的教育就要通过最适合的课程来实现。那么,什么是最好的课程呢?同理,我认为最适合孩子的课程也是差异化的。正如上海宏润博源学校一样,我们提供的课程就是“走班制”的课程。我个人认为,彻底的走班制课程是对孩子非常有利的,从知识的传授,到教学活动的展开,全部进行上下左右全维度打通。孩子不是固定在某个班级,而是按照他们的能力分布在不同的班级里,在不同的班级里,让他们真正做到扬长避短。

在强项方面,让孩子自主选择学习更具挑战的课程。而薄弱的方面,则通过分数来确定学习目标。这样的走班制,可以让孩子的学习情绪、心态形成良性循环,以兴趣点出发去自主学习,在学习中获得愉悦感,甚至养成对学习的热爱,让孩子自主、自发的乐于通过学习去探索未知的世界。在孩童时代的引导,学校担任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适合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

- 陈文国校长

03

发现他的专长与优势所在

我们非常关注一个孩子是否对一个他感兴趣的事情很坚持,或者很擅长。如果我们发现一个孩子对他专长、擅长、喜爱的事情,非常具有耐力和持久性,甚至他愿意一辈子都研究下去,我们会非常珍惜具有这种品质的人,我们会尊重他的兴趣、爱好,鼓励他坚持。因为,这对于培养一个创新人才非常重要!如果一个人能够一辈子专注于一件事,把他的个性、潜能全部发挥出来,那么,这个人会很容易做出成绩或成就。

比如:以色列就是这样一个国家,人口基数在全世界来说很小,但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数却占据全世界百分之三十。鼓励孩子自主探究世界,真正让孩子在兴趣爱好方向不断发展,对未来整个社会的发展和个体的发展都是极其有利的。

04

为什么选择美国高中+AP课程

上海宏润博源学校使用的国际化课程是美国高中课程+AP课程为主导的国际课程。在课程选择方面,我认为这套课程更适合国际学校的学生。为什么这么说?虽然,国际课程中我们最常见的还有IB和Alevel课程,每个课程都有优点,但关键取决于孩子适合哪个课程来实现他们的求知、升学和完善自我的目的,哪个课程对他今后发展更有利。

我本人一九九三年进入上海中学国际部工作,之间在教育行业里摸索了30多年,接触过很多权威的国际课程,而每个国际课程都有其独特性和优势所在。

比如:IB课程的特点就是非常完善,非常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这套课程最早是为外交官子女设计的。所以,读这个课程需要两个前提,一是英语水平需要达到母语水平。其次是综合能力要强,在很多方面都对学生要求很高。我们发现有不少孩子在读全科IB课程的过程中,经常出现读不下去的现象,甚至对学习产生怀疑,出现心理问题。所以,这套课程并不能说明它适合大多数的孩子。

A-level课程呢,应该是最早进入中国的国际课程,它主要是针对英联邦国家,从小学,到初中、高中,能够完整顺畅的读完全部课程,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也存在很大难度。同时,它的考试严苛,这很容易让孩子再一次深陷“洋高考”的泥潭。

美国AP课程,从确切的定义来说,我们引进的应该是美国高中课程+美国AP大学先修课程。我们为什么在三种权威和全球认可的国际化课程中选择了美国课程呢?因为美国课程设计具有知识面广泛的特点,这个是我们比较看重的。当一个孩子在成长的幼年或少年时期,还没有完全定型,他本人或者家庭并不能完全确定他将来会往哪个方面发展的情况下,就应该在知识面、学科种类上保持多样性,在各个方面都打下一定的基础,这个在未来逐渐方向明确之前是非常有利的。

美国AP课程是美国大学先修课程,它具有很多非常具挑战类的课程,很利于孩子个性与兴趣、爱好很多方面的塑造与完善。而美国高中课程也非常灵活,课外活动非常丰富,评价方式也很灵活多样,课程内容丰富,这个课程鼓励孩子创造自主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所以,我们认为美国高中课程和AP课程很适合低龄孩子的身心成长。能够在这三种课程中,凸显出孩子成长过程中所需要的丰富性和对个体扬长避短的灵活性,这是我们选择美国高中课程和AP课程的原因。

05

美国学校的评价体系

说到美国的高中课程,就不能不提美国的评价体系。例如:美国大学主要从五个方面来评价学生,一个是平均分,也就是我们国内常说的学习成绩、考试成绩。其包括了整个学习过程的基本情况,例如:出勤上课、平时的思考、课堂的提问等等,点点滴滴,平时的奠定和积累,其强调了学生整个的学习过程。第二就是标准化考试部分,例如:托福、SAT,ACT等等。第三个评价标准来自对课外活动的评估。而这部分是最能够体现学生个性和差异化的。所以,在美国教育系统里,学生的个性发展非常重要。

美国的教育通常通过让孩子参加丰富的课外活动,体验生活的方方面面,或者增加生活的经验,或者提升社会体验,同时体会服务于他人、服务于社区等各个方面,美国的教育关注的社会方方面面,在整个活动中让孩子体会丰富的人生体验。同时,让孩子意识到作为社会的一员,人应该做一个与社会有关联,对社会有帮助的人。

06

先成才,还是先成人?

所以说,教育的目的到底应该是先成才,还是先成人?我认为,课外活动就起到真正引导学生首先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完善的人这方面的成长。先培养孩子成人,其次才能谈及成才。此外,出国留学的孩子都要向国外大学提供个人陈述及推荐信。那么,如果你经常参加丰富的课外活动,你的推荐信和个人陈述就可以充分体现出你的独特性、丰富性和各个方面的才能与经历。在这里,我举一个动人的例子,给我印象非常深刻。

小故事

01

我们上海宏润博源学校曾经有个即将毕业申请美国大学的孩子,他曾经在个人陈述里,写了这样一句话:我整天待在图书馆里,感受到油墨的芳香。我们都知道,油墨的味道会令一般人感到不舒服。但是,这个孩子待在图书馆,对油墨产生了由衷的喜欢。这句话无意中深深打动了招生官,招生官也因为这句话和这个孩子通过文字产生了强烈的共鸣。自此,这个招生官很信任和喜爱的向这个孩子发出了录取通知。随后,很多藤校的招生官也陆续不谋而合的向这个孩子伸出了橄榄枝。可见,一个人真正表达出内心的感受,是可以打动他人,并引起共鸣的。一封个人陈述不仅仅应该展示的是你的学业上的成就、你的学习计划,以及方方面面丰富多彩的个人经历,还应该有你的真诚所在。

所以说,要了解不同课程背后的评价标准。确保你选对课程,同时还能满足它的评价标准,达到它的要求。这也是我常说的,能够成功留学,要把书的读得进去。同时,你还要留学成功,要让所学知识和技能帮助你顺利毕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有能力成功出去留学,

还要有能力留学成功。”

- 陈文国校长

07

漫谈从公立学校转国际化学校

孩子可以在公立学校上课,但家长仍然想让孩子从公立学校转到国际学校的情况我们也遇到过,我认为这类孩子大致可能分成两种情况。一个孩子自身或者家长已经意识到公立教育的传统学习方式对孩子以后的发展有缺失或者存在不适合的情况,他们想让孩子能够获得更加自主的学习氛围。第二种类型,就是在传统的教育中,孩子对学习失去了信心,既感到压力,又感到焦虑。家庭了解到国际化学校相对压力小,课程设计丰富和灵活性强,所以就迫不得已想让孩子转入国际化学校,换一种方式,让孩子通过上学寻找到学习的乐趣,而不是排斥学习。

针对这种情况,首先,我谈两点个人的看法。国际学校在培养学生方面,主要注重于什么呢?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拿我们的上海宏润博源学校举例,我们非常注重学生的外在变化,和内在发展。从强调学习结果,转向注重学习的整个过程。从老师向学生单向的教授知识,转向师、生互动式的学习和共同探究的学习模式。从封闭的教学形式,转向更加开放的教学形式。

同时,大多数国际学校,都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对学科的结构化意识应用,以及交流,让学生对知识进行横向纵向的全面掌握。在这样的学习方式中,我们非常注重自然科学与普通学科类综合知识的合理化结合的学习方式。不会单纯的教授学术知识,而是将其应用的一面同时传授给学生。同时,除了学习知识外,我们也注重知识与情感、个性全方位共同的发展。我们认识到,培养一个人不仅要注重外在,更要重视其内在。不仅注重眼前,更要注重未来。从课程的设计的人性化设计来看,国际学校的确更具灵活性,课程能够按照学生的特点去设计,当然,这是美高课程的特点,也并不是所有国际学校的课程都能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让学生有更多选择,从激发学习的热情与兴趣,挖掘个体的潜能等作为出发点。当学习的方式方法,和学习的目的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孩子会自然从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不再使学习成为满足老师、父母的需要,而是意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情,是为了自己将来的成长所需去学习。这种转变和意识的建立,我们认为是教育的最大成功。

故事

02

我们学校就有个实际案例,一个孩子从公立学校转入我们的学校之后,学习习惯和对学习的热情都发生了转变。不但自主学习,还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美国前50的大学。当然,孩子的这种在两套不同教育系统中的跳跃,我们在招生中会强调和关注一个问题:孩子要读国际化学校,是孩子的决定,还是家长的决定,还是孩子和父母一起商量的决定。这个很关键!我们不提倡父母单方面为孩子做决定,或者为孩子的未来采取大包大揽的态度。如果违背孩子的意愿去做的决定,往往及时到了国际化学校,也不一定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

08

聊聊国际学校的老师

我现在创办的上海宏润博源学校,几乎所有的老师同样都是投身于教育很多年的人。我们首先在一点上能够达成一个团队的共识,那就是:对孩子充满热爱。只有真的爱孩子,他们才能无怨无悔的付出。例如: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去研究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心态和个性化差异,然后,设计为孩子提供适合这种差异的教育给孩子,这都是要付出相当的艰辛和精力的,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的付出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成果。

作为一名教师,我非常认同教师自己要不断的接受再教育,不断要去进行文化的熏陶。你只有自己的思想境界和知识机构扎实了,业务能力不断精进了,才有资格去教书育人。正如我们上海中学国际部开办初期,有很多深刻而难忘的经历。

首先,在学校开办初期,为了要提供来自不同国家的国际化课程,我们手头没有任何英文原版教材。我和老师们一起要从各个地方寻找接近于中学的英语的材料。资料如果不够,我们就要把中文的教科书,知识点、内容和习题自己翻译成英文,编辑成教材。可想而知那个困难有多大,但好在我们都走过来了。从当初上中国际部的18个学生,如今发展到3000多个学生的办学规模,我觉得离不开我们作为老师的这份决心、责任心和对学术,以及自身要求的不断提高和付出。

老师,就是要有不断的钻研、研究的劲头儿才行。在国际部办学过程中,我们遇到的很多问题都是新的,自己没有经历过,没有见识过,我们自己也不是很清楚其中的解决办法。那个时候,我们对国外的学校了解也非常少,怎么办?我们深知一切都要靠自己。作为教师,那份对问题的深究和对学术的钻研,以及对未知的探索,激发着我们整体团队去用自身的实践和思考解决问题。我们所有人,就从课程设置、组织教学,学生特点,教育理念,教育框架等各个方面,由宏观到微观,由高处向低处,由大及小的一点点去做比较、分析和研究。这个探索与发现、研究与对比的过程中,我们不断的学习,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那个时候让自己对教育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比如说,合适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这个结论就是我经过了多年的探索、研究、积累和经验的感悟所意识到的一条教育的规律。因为当时国际部的学生,来自世界各地。背景完全不同,学习基础也完全不同。国外对人才的培养理念是要让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只有喜欢才能发挥出自己所长和能够有一定的持久性。所以,当时我们的国际部的学生中,我们因为因材施教和有意引导,促使学生在不同的自己感兴趣的领域都能发挥出自己所长,后来学生都在自己喜欢的领域成绩卓越。而并不是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考取名校。

09

聊聊美国名校背景提升

美国名校背景提升,自己的看法是:从教育规律来看,如果孩子的确是有能力给他适当的提供背景提升,那么他能够进入到合适的学校去学习那是有利的。我们在讲合适的教育,合适的发展方向。如果这个孩子适合读藤校的,我们就要努力培养他去读。如果不适合,即使通过背景提升帮助他进入了名校,也要考虑到他将来是否能顺利毕业的问题。

我们中国家长很多都是对于进入名校感到欢欣鼓舞,而没有真正考虑孩子将来一辈子的幸福问题。我们培养孩子,应该要考虑他能够成功的去留学,还要留学成功的毕业。也就是说,他能够在大学里面生存下来,且活的很好,只有这样将来才能在社会上有竞争力。否则,你就是要给孩子一个大大的可预见的、且将付出沉重代价的挫折体验,而这个不良的体验,可能会对他一辈子都会产生巨大影响。所以,我一直建议一定要根据每个人不同的能力、背景,和自身的条件、兴趣和所能达到的目标,让孩子进入到适合他们的学校。

09

聊聊海外升学途径

现在国际学校的升学渠道非常丰富,很多升学机构、国外大学来中国做演讲,信息量非常大。这让我不禁想起我们在上海中学国际部时初期为学生寻找升学途径的那段经历,很难忘。那个时候海外的升学渠道很少,如何帮助学生寻找适合他们升学到海外的渠道,就需要我们来想办法。那时候因为信息量很有限,我们只能寻找兄弟学校的帮助,我们跟上海美国学校取得了联系,非常幸运的是上海美国学校愿意帮我们去联络国外的大学。随后,他们又联合了上海耀中国际学校、长宁国际学校等,成立了上海College Group,在这个联盟组织里,大家做到信息共享、互通有无。经过努力,我们终于在那个时候获得了不少国外大学的认可,很多国外学校的大门被我们敲开了。随后,我们又通过上海College Group这个联盟组织联系了国外的很多名校,通过建立联络和互访,与很多海外名校建立了深厚的友情与合作。

这么多年过去了,国外很多名校几乎都到访过我们的学校,招生官亲自为我们的学生提供申请上的指导和帮助。同时,我们还为学生提供很多提前到国外大学参观、访问和活动的机会,为了丰富学生们的社会实践,我们还为学生提供在很多世界名企进行考察、实践等机会。这一切都为学生们申请国外大学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帮助,令他们的申请更为顺利和更符合他们自身的意愿和需求。

10

聊聊自己和评价自己

我很难评价我自己,外界对我们学校的评价是:有专业,有温度的教育机构,帮助孩子们成为最好的自己的学校,一个永远在路上不断努力的学校。这些来自方方面面的评价,我们都感到很自豪。我们也鼓励我们的老师要不断钻研,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争取成为名师,这样能够吸引更多的学生。从某种角度来讲,老师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如果老师教学能力很强,对学生的帮助将是巨大的。学生乐于接受老师的指导,在情感上愿意接触老师,这样就能让老师给更多孩子提供服务。我们愿意努力不断的付出自己的精力、能力和经验,让我们的学校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学校,配得上社会大众对我们的认可与赞赏。

2020/4

采访后记

从创办一所只能招收外籍学生的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国际部,到创办一所招收中国学生的国际学校,陈文国校长带领他的团队,在国际化教育这条路上风风雨雨耕耘了30多年。到底什么是国际教育?我想和陈文国校长交流之后,我最大的感触就是: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不仅仅是血脉上的继承,还更应该在文化上、精神上去继承。同时,带着这种对自己的文化自信和文化底蕴,去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国际化融合的教育。

留学应该让你做一个更好的人,而不是做一个更会考试的人!国际教育和留学经历将帮助每个人成长为一个有着国际化视野和思维方式,同时又有着自己的文化自信与独立见解和行动力的有德行的中国人。

— 本文编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直说分享】吴谦立:网络课程和网络安全 | 在美躲疫见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