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崔亚秀,女,农民,笔名,芳草乡韵。1965年3月10日生于黑龙江省克东县玉河村,小学文化。作品发表《北方文学》、《北极光》、《北大荒日报》、《黑龙江农村报》、《黑河日报》、《黑龙江法治》《绥芬河日报》《世界汉语文学》北方版等报刊杂志。五大连池市作协理事,黑河市作协会员。最喜欢的一句话是:创作是快乐的源泉。

故乡克东县玉河村的南下洼,有一条东西走向的河流——润津河。这条河发源于东兴林场,全长37公里。流经昌盛、润津、乾丰、金城等乡镇。蜿蜒曲折,流入克山、依安、到达富裕县境内汇入嫩江。这条河是70年代民工用土篮一担一担挑土,用铁锨一锨一锨挖成的人工河。她的特点是季节性河流,属时令河。靠雨水充溢。润津河有支沟8条,支流沟岔和泡泉30多处。常年积水地段有17处。我儿时居住的小村南下洼,村前有一座美丽的大桥,桥下潺潺流淌着润津河的水。是这条河水养育着我们,也给我的童年带来别样风情和快乐时光。

每年春天来临时,大大小小的冰排跑过之后,河水在谷雨时节淅淅沥沥的雨水中,清亮温柔,一波一波缓慢地流过桥墩,把冬天打鱼时人们随手丢弃的河螺冲向浅滩。这时,我姐姐就会领着我还有几个邻家的小伙伴去捞河螺。我们挎着“喂得罗”,喂得罗里放着一把破旧的笊篱,我们走着、笑着、打闹着一路欢快着来到河边,你争我抢似的捞起河螺。破旧的笊篱在河边不停地摆弄着,很快河北沿的河螺被抢捞一空。姐姐又带我们去河南沿捞河螺。她拉着我们的小手迈过墩石,墩石分两排铺放,是大人们特意为我们这些小孩子捞河螺、捡野鸭蛋、采酸草和野花铺成的通道。当然,河里涨水时,家长们就会千叮咛万嘱咐不让我们去河边(这话我们耳朵都听出茧子了)。特别听话的我们跟着姐姐迈着墩石,河风吹开姐姐的刘海,她赶忙把刘海别进发卡。她身后两条麻花辫上的红绸子像两朵盛开的牡丹花,在发辫梢上鲜艳美丽,看上去好漂亮!捞出的河螺带回家,是喂鸡的上等饲料。母鸡吃下河螺,就能增加产蛋量,我们上学用的书本和学费就不发愁啦。想到这些,我们跟着姐姐来到河南沿,欢快地捞着,河螺很快被捞完了,我们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夏天来了,河流两岸的草甸上开满了一望无边的野花,也长满了茵茵的绿草。这些野花争奇斗艳,香气怡人。黄色的散发金星的蒲公英、蓝色的鸢尾、红色的百合、紫色的高粱、白色的燕尾,还有扎手的小蓟,野红花,刺菜花等。野草的品种也不少,知名的有:蓼吊、黄瓜香、鸭跖草、节骨草、野燕麦、节节麦、漆姑草、三棱草、小叶樟、水稗草……这些花草是儿时故乡最美的风景,是开在姐妹们心中最圣洁的花朵。那一刻,村里姐妹们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迫不及待地跑进花海,采完这朵采那朵;折下这株折那株,一把一把地抱在怀里,花里有草草中有花。忙得姐妹们在塔头墩里连滚带爬。采到花时,脸上也都乐开了花,喜悦的心中忘记浑身的疲劳。她们用头绳扎紧花杆,放在草地荫凉处。然后来到河边,梳洗油黑的长发。窈窕的身姿,花儿一样的容貌,让河水都泛起微微羞涩。梳洗完毕,在水里打水仗、玩狗刨,两腿上下扑腾溅起高高的水花。玩累了,就屏住呼吸,把手伸进水中的蒲草里轻轻触摸草根,当手指触碰到鱼时,两手快速一捂,一条鲫鱼被抓住了。兴奋地把鱼贴在脸上,又从脸上拿下来放到嘴边亲吻,亲吻够了又把鱼抛向空中,接住了再抛,抛了再接。直到头仰得累了接不住时,鱼却很幸运地掉进水里逃脱了。

四十多年过去了,故乡的河依旧在流淌,岸边的鲜花依旧绽放,绿草依旧"春风吹又生"。只是当今岁月里已经没有了儿时的顽皮。当年挖河的民工大多离开了人世,他们为建设家乡,为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付出异乎寻常劳苦,贡献了美好的青春年华,这些会永久地刻在时代的印章上,成为后人永恒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