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老人娓娓道来头格的往昔面貌一点点展开

本报记者 汤晓燕/文 徐艺杭/摄

通讯员 沈永良

下周二,头格居民就可以抽签分回迁房了。大家的生活即将翻开新的篇章。

虽然头格是下沙最后一个完成撤村建居的社区,但在下沙的发展史上,头格也是下沙第一个发展和繁华的地块。昨天,记者找到头格社区的冯监堂老先生。作为第一代下沙人,冯老几乎见证了整个头格甚至是整个下沙的发展。从他娓娓道来的叙述中,头格过去的面貌一点点地在我们眼前展开。

一个个隆起地坎

划分出当时下沙的雏形

据相关资料介绍,在解放前,头格社区所属地段为钱塘江沙滩,因钱塘江河道改道冲击而成为部分高地。在1930年左右,部分萧山、绍兴人来到这里开荒围垦造地。当时的居民,大多是盐民,为了栖身,搭起稀稀拉拉的简陋草棚(俗称“火筒舍”),自称“沙头鸟”,生活并无保障,在潮汛来时,人人自危,似惊弓之鸟。

冯监堂的父亲,就是其中之一。“那年,我爷爷奶奶带着我爸爸和三个叔叔从萧山迁到了这里。我爸爸是家里的老大,当时才16岁。”

为了生存,大家在地里种起了棉花。当时,开荒后土地被划成一个个地块,在边界处用一个隆起的地坎隔开。由此,从北到南,分为头格、二格、三格、四格、五格、六格和七格区块。当时,冯监堂的爷爷一家,就住在头格区块。1946年,冯监堂出生,成了土生土长的头格人。

1950年,当时的下沙被划进余杭县盐区,并建立四格乡和三元乡。“当时的头格到七格,就是当时的四格乡。”冯监堂说,“至此,下沙的发展开始出现初步规模。”

接着,下沙开始了第一次围垦。冯监堂介绍,在当时,整治江患成为下沙地区治水的重点。在1952年2月至1970年之间,经过长年的抛石固脚,筑堤扩坡,稳定江道,形成了3号大堤以西的下沙围垦滩地。“这里,也被我们称为老围垦区。”

1971年2月至1980年4月,则开始了漫长的第二次围垦。“在这10年间,我们和下沙、乔司等10个乡3万余人,围垦钱塘江江涂。从而形成下沙开发建设前的钱塘江堤岸和3号大堤以东的围垦区域。”冯监堂说,“这块区域,也被我们称为新围垦区。”

家家户户种棉花,农闲时去江里捕鱼

与此同时,当时的四格乡也开始大力发展农业。“当时,我们家里种上了连片的棉花,远远看过去就是白花花的一片。”冯监堂介绍,从1967年开始,当时的四格农户都以种棉花为主、水稻为辅。

“当时,浙江省只有六个乡镇拥有万亩棉田,我们就是其中之一。”时至今日,冯监堂谈及这些时,眼中依然充满着骄傲。

而种植棉花,最怕被水淹。为此,大家还在当时的聚首河边上建造了一个排涝站。“而这个,就是现在四格排灌站的前身。”冯监堂说,当时的排灌站里有8台大功率的排水泵,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靠着这些水泵,保证在洪涝季节,地里也不会发洪水。

而在农闲时,大家还会去江里捕鱼。

冯监堂回忆,头格有个渔业捕捞队,抢潮头鱼的习俗就是在那个时候慢慢形成的。“当时钱江上潮,潮头卷起江海之鱼甚多,抢鱼人拣一理想滩位,携自制潮兜、鱼鹰(均为捕鱼工具。潮兜:柄长5尺,网袋长2尺;鱼鹰,为尺半木杆,杆头钉一大铁钉,柄上钻孔穿丈许麻绳),随潮头疾跑,看准潮头之鱼,用潮兜捞起,旋即回跑。如遇十几斤大鱼,则用鱼鹰之钉,插入鱼鳃下之腹中,拉开绳索,跑回岸边即成。

“当时,抢捞到一尾1.5公斤重的鱼,价值可抵一日劳动工分值;如抢到几十尾大鱼或鳗团,即相当10天或1月的收入呢。”冯监堂说。

曾经的四格桥,是下沙的交通枢纽之一

现如今,冯监堂还觉得当时的一切仍然历历在目。而说起还有没有什么印象深刻的地方时,冯监堂提到了四格桥。

“当时,因为钱塘江改道冲击,形成了一条弯弯曲曲的河道。因为形状是月牙形的,我们就叫它月牙河。现在,这条河改名成了月雅河。而这座四格桥就建在当时的月牙河上面。”冯监堂说。

由于这座桥地处四格,所以被命名为四格桥。当时,这座桥只是用四片木板搭建,但却是当时下沙乡的主要交通枢纽之一。“当时,桥的两岸蛮热闹的,解放前有小店,解放后在桥南岸建了供销社,独轮车都从桥上过,没有独轮车的,就靠肩膀挑,或者背,来来往往的运输都靠这座桥,后来建成了水泥桥。”冯监堂说。

而且,这座桥还承载了不少人的爱情故事。“那个时候,有情人分别住在桥的两头,约会时,就约定在桥头等。”

如今,这座桥也成了水泥桥,却不再承担交通枢纽的功能。但冯监堂空了还是喜欢去桥边走走。和桥隔着一条马路,就是江景家园。“站在这里,我看着新房子一点点建起来。”想到以后,冯监堂还是挺开心的,“28号抽签后,就准备领钥匙装修了,等明年,应该就可以住新家了。”冯监堂喜滋滋地说。

(原标题:老人娓娓道来头格的往昔面貌一点点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