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宏亮瞻局|解放军两栖战力的传统与现实①

《反分裂国家法》实施15周年座谈会5月29日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央视新闻评论称,回顾这部法律实施15年来的历程,其为维护台海和平稳定、促进两岸关系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在当前 “台独”挟洋自重、严重挑战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时候,也依然保持了强大的震慑力:“台独”若敢以身试法,必将遭到严惩!

随着蔡英文上月在台北就任新一届台湾地区领导人,当前岛内政治气候和社会舆情的现实显然并不在“和平统一”的积极轨道上。在此背景下,北京的举措自然会让各界对于2020年的台海局势颇多猜测。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相对“更激进”的猜测甚至早在多年之前就已见诸报端:如在2016年12月17日的《环球时报》2017年会上,对于“台独和港独还能猖狂多久”的议题,受邀参会的原南京军区副司令王洪光中将做出了相当严峻的预判:“我的判断是2020年前军事冲突是肯定的,2020年前后要爆发台海战争,很可能一举夺取台湾……”;同年稍早前,国际关系学者、人民大学金灿荣教授也曾得出过类似结论;而在更早之前的2013年,台防务部门提交的年度“中共军力报告书”中也宣称:“解放军规划在2020年前建立起可大规模武力攻台战力。”

登陆作战即便在今天仍然是所有战役模式中最复杂、难度最大、失败风险最高的一种(至少是之一)。 新华视点 图

但“和平统一”显然并非唯一选项,对此北京也从不讳言。既然该选项切实存在,那么解放军就必须具备在必要时付诸实践的能力。

从纯军事角度看,台海潜在冲突的复杂性很可能超过了解放军以往参与过的任何一场战争或武装冲突,这其中既包括制海权、制空权等普遍现代战争常识,也包括“区域反介入”等新概念。但无论如何,解放军要想取胜并完成国家统一目标,所有战略战术就必须最终落实到成功登陆并稳固驻守对岸这一核心环节。以两岸双方的军力与综合实力对比计,相信解放军如果能实现这一目标,则后续的冲突结果将失去悬念。换言之,解放军必须具备足够强大的两栖作战能力。

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台海,解放军的其他所有作战能力都是为能取得两栖登陆作战成功而服务的。

两栖战车训练登陆作战。 中国军网 图

从跨江到跨海

可以肯定,上述目标的达成对解放军来说并非易事。登陆作战即便在今天仍然是所有战役模式中最复杂、难度最大、失败风险也最高的一种(至少是之一)。守方占据着天然的战术优势。例如在一战著名的加里波利战役中,参战的协约国军队尽管实力远超防守一方,却还是没能突破“西亚病夫”奥斯曼土耳其军队的岸上防线。在达达尼尔海峡附近的两栖战场,英法陆续投入了50多万兵力,在经历近一年的苦战后以惨败撤出告终。进攻一方的总损失超过18万人,还略多于土耳其方面。英法海军另有多艘重型作战舰艇在支援登陆行动时触雷沉没。战役最初的始作俑者英国海军大臣丘吉尔因此战黯然下台。

我们很难想象装备精良、训练有素、且规模如此庞大的英法联军会在一场其他类型的会战中败给当时的土耳其军队,况且还是在充分掌握制海权的情况下,两栖作战的难度与挑战由此可见一斑。

作为一个传统的陆权国家,近代及以前的中国军队并没有太多跨海登陆作战经验。在隋唐两朝远征高丽的战争中,一部分中国军队是通过海路进入朝鲜半岛的,不过史书对相关情况往往用“水陆并进”一笔带过,登陆时是否爆发了大规模战斗,战况如何皆语焉不详。在蒙古人建立的元帝国时期,忽必烈发动的两次大规模侵日战争,以及对东南亚的海上远征均以失败告终,中国与日本史料较为详细记载了元军登陆日本作战的激烈战况,民间传说中元军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遭遇了所谓“神风”(台风),实际情况则复杂的多。

即使准备充分,诺曼底登陆作战中的盟军损失还是不少

总的来说,近代及以前中国军队的跨海两栖作战经验的确无法与希腊、罗马、英国、法国等环地中海或大西洋沿岸强国相比。不过在历史上无数次王朝争霸的北伐或南征中,中国军队倒是对大规模的跨江跨河作战并不陌生。这样的战例不胜枚举,且胜负往往决定着一个王朝的生死命运。1949年4月至6月,在中国最近一次“渡江战役”中,解放军成功跨越长江统一大陆,国民党军也正是因为没能守住长江天堑最终退守台湾。现在双方再次隔岸相对,历史还会重演吗?

如今我们很难评估跨江跨河的作战经验能对跨海作战提供多少借鉴,毕竟两者水面的空间距离相差太大,甚至大到足以颠覆整个作战模式。在前近代时期,郑成功和施琅的两次跨海攻台战争是中国军队在这方面鲜有的亮点,展示出自明中期以来中国军队海上作战及由此衍生的跨海登陆作战的崭新能力,不过这两个案例因为距离今天过于久远,对当下海峡军情所能带来的借鉴着实有限。值得注意的是,该时期的明军在抵御荷兰、葡萄牙,以及侵朝日本军队的抗登陆作战时表现同样不错。

进入近代后,随着中国海权意识和海上实力的全面萎缩。朽烂的清军也丧失了抵御英法日等国登陆入侵的能力,就更不用说组织发起进攻性登陆作战了。

“意外”的失利与启示

尽管历史遗产并不算丰厚,跨海登陆作战却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直到今天解放军必须面对的重大挑战。渡江战役胜利结束仅仅4个月,解放军就在金门战役中“意外”的领略到了跨海作战与跨江作战天壤之别的巨大风险。而这次战役失败的原因也非常具有典型意义:

首先,缺乏足够的航渡船舶。在第一攻击梯队登岛后,第二第三攻击梯队却只能隔海等待第一梯队的船回来后才能发起后续攻击,但三天三夜,竟无一人一船返回。以第一攻击梯队的兵力,在缺乏后续支援的情况下则无法建立稳固的,可供纵深发展的滩头登陆场;其次,缺乏制空制海权。第一攻击梯队尽管利用暗夜掩护在登岛前的航渡过程中躲过了国民党军海空军拦截,但在登岛后仍遭到敌方海空军强大火力打击,航渡船舶也被悉数摧毁;第三,不熟悉当地气候与水文条件。第一梯队于凌晨2时登陆却正值最高潮,水深浪阔,为减少伤亡,船只只能抢滩,且越近越好,不料部队登陆后恰好退潮,正拟返航,潮水却已退到10米开外,船只统统搁浅,沦为敌方海空火力的固定标靶;第四,缺乏重火力和反装甲能力。登陆部队遭到滩头国民党军装甲部队的反冲击,由于上岸的只是先头轻装部队,缺乏重火力支援和反坦克武器,在岸滩无遮蔽地形难以抵御敌方装甲力量的进攻。

必须指出的是,上述4条失败原因非常值得总结,即便在今天,在任何类型的登陆作战中,如果进攻方不能解决这四个问题,相关作战行动都大概率会面临失败或至少损失惨重的风险。

当一支军队正处于摧枯拉朽凯歌迭奏的“无敌”时期,如果突然遭遇一场看起来无关大局的“小败”,一般会出现两种反应:一种是失败是偶然的,无需紧张,继续沿着以往的道路前行即可;二是正因为失败不常见,才更应该重视失败,充分总结经验教训以避免下一次失败。解放军无疑是一支善于学习的军队,这也是这支军队得以常胜强大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他们也将在5个月后更大规模、更加复杂、更加困难的海南岛战役中证明这一点。(未完待续)

(“宏亮瞻局”系上海交通大学国家战略研究中心特约副研究员王宏亮为澎湃防务开设的个人专栏,力求在兼顾分析的深度和厚度的同时,在前瞻性、敏锐度上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