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申俊涵 北京报道

近年来,国家级基金、央企、地方基金等组团成立产业基金的现象,正成为股权投资市场的新趋势。专注万亿级新材料市场的中建材新材料基金,是其中典型代表。

在近几年资本寒冬的大环境下,中建材新材料基金的设立可谓万众瞩目。据了解,该产业基金于2021年7月正式成立,总规模200亿元、首期规模150亿元,重点投资服务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特种金属及其他材料等新材料领域。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中建材新材料基金的LP阵容堪称豪华:既有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基金这样的国家级基金,又有安徽省三重一创产业发展基金等安徽省地方投资平台。既有国新控股、中建材集团这样的央企,又有海螺水泥、上峰建材等行业龙头企业。另外,还有中信证券、深创投等知名投资机构。

经过两年多布局,中建材新材料基金的投资业绩情况如何?近日,中建材(安徽)新材料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郭辉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透露,中建材新材料基金聚焦万亿级“双碳”、新能源汽车、半导体材料等主线赛道。另外,团队也在开拓“小而美”细分材料领域赛道。

截至目前,基金所投项目超过29个,投资金额近80亿元。其中明星项目包括“一站式”半导体材料服务平台上海新昇、半导体12寸硅片生产制造企业奕斯伟、多晶硅料生产企业鑫华半导体、第三代功率半导体产品研发及制造企业长飞先进、等静压石墨材料及制品生产制造企业五星新材等。

“虽然是在央企体系下,但我们的理念还是偏市场化的。团队长期在一线接触市场、了解市场,寻找市场最需要的技术应用创新项目。并且,我们的团队核心成员跟投到基金中,跟出资人利益是完全绑定的。”郭辉说。

同时,他还谈到对央国企设立并管理产业基金趋势的理解。郭辉认为,产业基金是集团对外的投资门户,并不是说执行集团分配的任务就行了。通过产业基金的市场化运作,可以协调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帮助集团把现有主业做大做强,为集团及其他出资人找到新的增长极。

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万亿级市场

中建材新材料基金所专注的新材料产业,有着庞大的市场空间。据了解,2023年我国新材料产业的总产值达到约7.8万亿的规模,到2025年产业规模预计将达到10万亿。

在如此大规模的产业中,大量资本正投入其中。数据显示,从2014年到2023年的十年间,新材料领域的投资额整体保持增长态势。2022年,中国股权投资行业在新材料领域的投资额接近1300亿元。2023年,投资金额有所下滑,但也超过1000亿元。从细分赛道来看,电池材料是2023年新材料领域最为吸金的细分赛道,其次是半导体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

郭辉表示,新材料领域的主要投资机遇在于,首先,市场空间大,涉及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第二,部分新材料具备较高的技术门槛、可观的利润水平。第三,部分细分领域在国内属于蓝海,具有稀缺性和较好的成长性。

“但挑战也伴随而来,首先,新材料领域的细分赛道多且分散,而且相互之间的跨度非常大。对行业里的投资人来说,投资不同细分赛道需要掌握相应的专业知识,前期有许多苦活、累活需要去做。”郭辉说,“第二,新材料投资受下游应用领域政策环境、周期性、生命阶段的影响较大。第三,行业的研发投入大、投资周期长,对投资机构来说需要长期押注的魄力与耐心。”

以中建材集团此前在碳纤维行业的投资为例,2022年在科创板上市的中复神鹰,是中建材集团旗下第一家科创板上市公司。该企业依托干喷湿纺技术的创新实现了T700级、T800级、T1000级等不同级别碳纤维的工业化量产,填补了国内碳纤维高端技术的空白。

而中建材集团对中复神鹰的并购投资最早是在十多年前,该公司在长达十年的时间里一直处于投入期,中建材集团以每年两三个亿的投入支持其进行技术攻坚。最终,中复神鹰实现技术突破,带来产能的提升和成本的下降,进而登陆资本市场。

“对市场化投资机构来说,可能很难花十年时间投资一家处于亏损状态的公司。中建材集团有这样的实力去支持企业进行技术攻坚,最终企业得到市场认可,集团也获得了好的投资回报。”郭辉说。

投资自主可控是使命,也一定会带来好的投资回报

在万亿级新材料市场中掘金的中建材新材料基金,背负着突破短板技术的使命、产业生态建设的目标。郭辉介绍称,具体来说,中建材新材料基金的定位有三方面。一是保障国家供应链安全,即解决国家技术和产业瓶颈,保障新材料产业链安全,逐步实现自主替代。

二是推动新材料技术跨越“死亡谷”,即推动科技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助力新材料创新技术顺利跨过“死亡谷”。三是协同出资方培育产业生态,即发挥集团和基金出资人集群优势,做大做强现有新材料业务,培育新材料产业生态。

“我们把解决国家问题放在首位,并且重视推动行业的科技创新和培育新材料的产业生态。反过来看,投资技术和科技创新,也一定会带来好的投资回报。”郭辉说。在基金投资的近三十个项目中,90%的项目都是解决不可控问题的项目。这些项目本身有技术先进性和很高的行业壁垒,企业的毛利率往往也很高,能够带来好的投资回报。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细分领域对国家产业链发展来说很关键,但本身的市场空间天花板又比较低。对市场化投资机构来说,并没有动力去投入其中。对中建材新材料基金来说,仍然会在这样的细分领域去投资。

在地方投资平台参与的产业基金中,往往会有返投、招商引资方面的需求,中建材新材料基金与安徽地方合作后的返投效果如何?

“对我们来说,返投并不是压力。”郭辉说,“安徽本身是新材料大省,产业链基础条件比较好,我们愿意在当地进行投资,也有很多被投企业愿意去当地落户。在产业生态搭建的过程中,完成返投任务是自然而然的事。”

据了解,自中建材新材料基金成立以来,中国建材集团在安徽省的累计投资金额超过150亿元,基金在安徽省累计对接项目超过80个。同时,基金直投安徽省项目8个,金额达到14.8亿元。

最后,回顾中建材新材料基金的整体发展情况,郭辉称,在基金成立的前三年,主要还是打基础、树品牌、建生态。现在来看,这些目标已经基本实现,团队现阶段会更多把精力放在生态建设上。

具体来说,一是投资布局的被投企业间,形成互动交流的产业链生态。二是在4月底举办的新材料赋能战新产业伙伴大会上,新材料投资50人论坛正式设立。之后,各家投资机构会逐渐形成沟通合作机制,建立起新材料投资的生态。三是跟高校、研究院所合作,建立起创新链条的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