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将如何纵深发展?过去十年里,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推进给中国的改革开放带来什么样的作用?在6月8日举办的第十四届陆家嘴论坛上,上海新金融研究院理事长、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执行理事屠光绍表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经历了三个阶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2年,中央第一次在最高层面提出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进入1.0阶段;2009年,国务院19号文件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战略,以及战略目标、战略措施、战略安排、战略推进的协调提出了一系列要求,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进入2.0阶段,在规模和能级提升上取得了成效。

屠光绍表示,2020年开始,中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进入3.0阶段,主要任务体现在三大方面。第一是聚焦目标,包括聚焦促进科技创新、促进绿色低碳发展、促进数字化转型、满足老百姓对财富管理的需求目标。二是完善功能,包括完善资产定价方面功能,建立现代化产业体系当中的资源配置功能,发挥风险管理功能。三是深化功能,包括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比如从市场开放向制度型开放,从传统要素的开放向新要素开放,在可持续金融领域的开放,以及从“边境”开放向“边境后”开放。

“这些开放最重要的是要靠制度型开放引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新开放是开放新进程最重要的引领。”屠光绍称。

关于上海自贸区作为全国第一个自贸区所起的作用,屠光绍认为可以用“三个一”来形容。

第一个“一”,是建立起了以深化政务体制改革为重点,以对接国际贸易投资高标准规则为引领,以扩大投资领域开放、推动贸易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为内容的一套制度体系。

“当时上海搞自贸区的时候,大家都认为是不是有特殊政策、优惠政策,比如税收政策等,后来才发现,这些都不是重点,关键是要有制度,首先建立起了这样一套制度。”屠光绍称。

第二个“一”,是形成了供其他地方可复制、可推广的一批经验和做法;第三个“一”,则是促进全国高水平对外开放上了一个新台阶。

此外,屠光绍认为,上海自贸区建设在开放方面突出了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建立起一套自贸区自由贸易账户,主要是分账核算的系统;二是境外融资和跨境资金流动在宏观审慎监管方面做了重大调整,取消了境外融资前置审批,对境外融资和资金跨境流动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三是在自贸区推动了一批证券交易机构、证券交易所,在自贸区设置面向国际投资人的交易平台,推动上海金融市场国际化进程;四是吸引了一大批机构的集聚,特别是境外的金融机构向自贸区集聚。

“这四个方面,一方面带动了金融的开放,另一方面又服务了自贸区的实体经济。”屠光绍补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