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马丁·库珀在位于纽约曼哈顿的摩托罗拉实验室拨出了第一通来自便携式移动设备的电话,自此拉开了消费级移动通信时代的序幕。转眼数十年时间过去,手机已经不再是一个简单的通讯工具,它承担起娱乐、消费、社交等多种需求,「手机不离手」,已经成为大多数人的共识。

手机从通讯工具到综合型智能设备的过渡源自于交互方式的变化,以点触、滑动代替实体按键,为开发者与用户带来了更多创新的空间。而说到交互上的变化,屏幕自然是重中之重:一方面屏幕负责内容的核心输出,要知道,人类90%以上信息来自于视觉;另一方面,触控屏早已取代键盘成为输入的核心载体。可以说,屏幕承载了手机绝大部分的I(输入)/O(输出)。屏幕进化的主线,很大程度围绕着显示技术本身的变革。

从视网膜LCD的变革,到高端OLED的跃迁

当年iPhone改变世界,根本就在于屏幕的升级换代:触控屏取代了键盘机和手写笔,刷新了人机交互模式;与此同时,“Retina视网膜屏”的高清化,也让手机屏幕的显示水平得到质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Cellular Sale)

视网膜LCD触控屏不是手机屏幕升级的起点,更不是终点。

2017年,长期使用LCD 的苹果在“次世代”产品iPhone X 上搭载了 OLED 屏幕,自此OLED成了手机市场里的「香饽饽」,凭借着可塑性高、显示素质佳等特点,一跃成为旗舰机型的标配。当时的背景是,OLED显示在智能电视等设备上已在普及,对应的显示技术已趋于成熟,成本也已到了亲民阶段。

众人抬柴火焰高,除了苹果外,安卓手机巨头纷纷拥抱OLED屏。近两年,高素质的OLED显示面板从旗舰市场走向中端市场,更多消费者体验到了与从前完全不同的视觉体验。

不久前,荣耀在春季新品旗舰发布会上发布了全球首款配备双层串联技术OLED显示面板的智能手机——荣耀Magic6 RSR 保时捷设计版,其超高的亮度和更长的使用寿命,给用户留下了深刻印象。雷科技在这场活动中也亲自上手体验了一番,得出的结论就是:属于手机屏幕的下一个时代已然到来。

随着手机产品形态的日益成熟,厂商大都面临“创新者窘境”,产品创新越来越难。2024年,AI成为手机厂商的香饽饽。与此同时,影像、屏幕、材质、通信、电池、充电等核心功能点,依然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创新势头(关于此专注于AI硬科技的雷科技曾有大量的系统报道、评测与分析)。如今,屏幕俨然成了兵家必争之高地。

狂卷亮度:没有最亮,只有更亮

OLED面板的特性在于更高的亮度、对比度和更好的色彩表现,这对于小尺寸的移动设备来说,无疑是巨大的优势,例如智能手机、智能手表等。其中,亮度作为屏幕最直观的参数之一,更是成为手机厂商们关注的焦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小米)

2023年1月,三星展出了旗下新款小尺寸OLED显示面板,其峰值亮度可达2000尼特,当时创造了业界的新纪录。但这个记录在过去一年时间里不断被打破,比如搭载了华星光电C8发光材料的小米14系列,峰值亮度可达3000尼特;一加12与京东方联合定制的「东方屏」,激发亮度达4500尼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一加)

手机厂商「卷」亮度,在小雷看来是相当正确的方向,一方面,智能手机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必备的工具,这意味着在高光照的场景下使用频率也会增多,超高激发亮度能够解决手机在这些场景下「看不清」的问题;另一方面,随着支持HDR内容的平台越来越多,手机用户在这些平台上的观影体验也成为非常重要的一项指标,通过不断提升亮度去匹配HDR内容的需求,为用户带来更好的观影体验。

日前,真我举行了一场线上媒体沟通会,邀请雷科技一同见证了新一代无双屏的到来。这块屏幕局部峰值亮度突破至6000尼特、强光激发亮度达1600尼特,即便是手动激发亮度,也能保持在1000尼特以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真我)

我们有理由相信,真我这块新一代无双屏还不是OLED面板「卷」亮度的极限,在今年或许还有更多新技术到来,比如双层串联OLED技术。

荣耀在Magic6 RSR 保时捷设计版上首发的双层串联OLED技术,实际上就是将多个传统OLED器件通过连接层叠加串联起来,以达到更高的亮度和更好的显示效果。此外,双层串联OLED最大的优势是在激发亮度翻倍的情况下,将功耗控制到30%以下,来获得更长的亮度激发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荣耀)

亮度更高、功耗更低,且寿命还更长,双层串联OLED技术很难不成为手机市场的风向标。据悉,三星在双层串联OLED技术上也有所突破,预计将与苹果合作,在下一代iPad Pro上首发采用这项技术的屏幕,以便提高iPad Pro从LED转向OLED面板的市场认可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Digital Trends)

除了双层串联OLED技术之外,三星还计划将QD-OLED产线转向中小尺寸面板领域。韩媒KIPOST报道称,三星显示目前已经暂停大尺寸QD-OLED面板(电视、专业显示屏)的投资,转向中小尺寸(手机、PC)领域,或在不久后展出相应的显示方案。相较于传统OLED面板,QD-OLED面板亮度更高、寿命更长,且色彩准确度表现更加出色。

当然,对于一块优秀的屏幕来说,亮度只是其中一项重要指标,还有对比度、色彩表现、刷新率以及护眼效果等,其中刷新率也已是手机屏幕内「卷」的方向之一。

不断提升刷新率,只为“骗过”用户肉眼

2017年,夏普发布了第一款120Hz刷新率手机AQUOS R,将「高刷新率」普及成为智能手机的标准配置项,一度也成为厂商们「内卷」最严重的硬件参数之一。高刷新率也曾像如今的屏幕峰值亮度一般「卷」参数,在最开始的两年时间里,从90Hz、120Hz,再到144Hz,以及与PC电竞屏媲美的240Hz。但消费者开始发现,高刷新率带来了更高的功耗,这是令人难以接受的。

为了满足消费者「既要有要」的想法,面板半导体厂商开始将LPTO技术应用在手机领域,这项技术的特点在于提供不同档位的刷新率选项,让手机在不同使用场景中进行切换,以达到省电的效果。

今时今日,除了标准版iPhone,支持高刷新率技术的屏幕已经出现在各个价位的智能手机上,甚至像Redmi 13C这样定价699元的百元机都已经用上90Hz高刷屏。但事实上,高刷新率还没有「卷」到尽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小米)

小米14 Ultra首发了与华星光电联合定制的C8显示面板,这块面板的色深、亮度、护眼效果都处于业界第一梯队,但更令人惊喜的是,这块屏幕在LTPO技术上更进一步,支持更多层级的可变刷新率。LTPO技术,即在驱动电路中既有LTPS,也有IGZO,这使得屏幕可以按照需求进行多个刷新率的自动变换,以达到省电的效果。

通常来说,由于LTPO器件结构复杂,技术难度较大,大多数厂商都只提供了几个档位进行变化。例如iPhone Pro系列,从1Hz到120Hz之间提供了13个档位,手机屏幕根据用户手指滑动进行不同刷新率档位的变换。

尽管覆盖了足够多的档位,但不同的刷新率之间变换的过程还是容易被敏锐的用户发现,而不同刷新率之间的触控响应速度也有区别,这就导致消费者在滑动屏幕时有一丝「顿感」。而小米14Ultra在这块屏幕上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档位切换,从而减轻视觉、触觉上的钝感,提升整体流畅度。

就目前而言,大多数定制系统已经提供了足够丰富的系统动画,就连荣耀的MagicOS 8.0都加入了细腻的打断动画,阻碍系统视觉流畅度体验的依然是不够「智能」的可变刷新率。随着小米14Ultra将这项技术带到市场上,在未来也会有更多厂商入局,实现「无极高刷」,让用户的视觉和触觉体验得到更大的满足。

屏幕越来越好,手机越来越强,用户越来越依赖,使用越来越多,如何保护用户眼睛,成了越来越多厂商思考与解决的新问题。于是,“护眼”成了手机屏幕升级的另一个方向。

拥抱数字健康,屏幕护眼进入AI时代

由于LCD面板采用DC调光的方式,这使得其天生就比OLED面板对人眼的损害更小,这也是为何OLED明明更具优势,但LCD面板手机的需求也并不少的原因之一。

近两年时间,几乎每一家厂商都在强调「护眼」这个关键词,例如荣耀的绿洲屏、一加的明眸护眼技术等。归根结底,关于OLED面板调光技术其实也就三种:高频PWM调光、类DC调光和低频PWM,厂商们的「护眼技术」,就是将这三种调光技术进行合理的配比,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小米)

高频PWM调光是各家手机厂商都在关注的护眼焦点,比如小米的青山护眼技术,高频调光可达3840Hz,而荣耀绿洲护眼屏则是将频率抬到4320Hz。一般情况下,高频PWM调光的确是数值越高对眼睛的伤害就越小,但目前业界公认的临界值大约在1250Hz左右,只要超过这个数值,护眼效果已经可以算合格。

当然,正如高频PWM调光所需的硬件条件、算法都相对复杂,所带来的成本也比普通调光技术更高,这就是技术诞生初期只有部分旗舰机型能用上的原因。而近期,像是一加Ace 3V、真我即将发布的Neo 6系列,都应用了最新的护眼技术,不难看出,「护眼」也将成为未来屏幕技术的主流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一加手机官网)

前文提到,调光技术的混合方案在目前而言是比较折中的方案,充分考虑到手机在不同亮度场景下的适用条件,但如何定制合理的混合模式,也是厂商们面临的一大考题。在Redmi K70系列上,小米交出了全场景AI调光策略,用AI调整不同场景下最适合的调光策略;而在新一代无双屏上,真我则是将部分工作交给AI大模型做决策,其「绿野AI护眼」系统能根据用户的疲劳状态、人体状态和使用场景智能判断,以达到主动护眼的效果。

最近一年时间里,AI大模型在手机上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比如小米与影像、荣耀与智慧互联、OPPO/vivo与智能助手等,同时也开发出AIGC消除等有趣的功能。随着大模型技术的发展,AI还要进入到手机上的各个细分领域,正如小米、真我都将AI与调光算法相结合一样,这也将会是未来的新趋势。

手机狂「卷」屏幕,满足人类视觉「贪婪」

从传统手机到智能手机,我们在生活中方方面面都离不开这小小的掌上设备,而随着像折叠屏手机到来重新定义了「移动办公」的模式,AI大模型让手机成为用户最得力的助手,手机的重要性被无限放大。

这就导致我们必须关注一个问题:手机成瘾性。

市场调研机构Election Hub报告显示,全球智能手机成瘾最厉害的国家/地区为菲律宾,他们每天盯着手机屏幕的时间约占到了32.53%;而平均使用智能手机规模最大的国家为中国,每天使用手机处理生活、工作的时间占比达到19.54%。

这意味着,我们每天都要花上近5个小时盯着屏幕,假如屏幕显示素质不佳,例如频闪、蓝光等问题,则更容易诱发用户的眼睛疾病,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荣耀)

不得不说,「卷」屏幕对于手机厂商而言是最吃力不讨好的方案,它既不像影像一样,让用户在体验店一上手就能感受到差距;也不像猛堆性能、散热那样,在跑分、手游里获得畅快的体验。但一块手机是否素质过硬,很大程度上也能决定消费者选购的欲望,这或许就能解答手机厂商为何热衷于「卷」屏幕技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OPPO官网)

此外,随着手机影像技术不断提升,屏幕素质自然也需要得到同步升级。以OPPO为例,早在2023年,OPPO Find X6系列就首发了ProXDR技术,即在手机拍摄HDR内容时完整地记录现场的光照场景、明暗信息,再让屏幕以HDR技术呈现出来。ProXDR发展至今,已经呈现出向下普惠的趋势,前不久发布的千元机一加Ace 3V也支持该功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小米)

除了高亮度带来HDR的支持之外,屏幕面板的专业级原色显示也是屏幕素质提升的关键方向。首发「大师人像」和「AISP」的小米14 Ultra,在搭载的华星光电C8面板上支持专业原色显示,不仅能够更好地还原照片色彩,还能使其与专业显示器之间的色差被缩小,从而使手机的影像能力得到专业工作者的认可。

因此,「卷」屏幕并不是纯粹的为了比拼参数,而是随着消费者的现实需求、手机其他配置性能的提升而进步,无论是用户本身,还是手机厂商,都是这些新技术的受益者。

手机屏幕到底要「卷」到什么程度才算达到市场的饱和点?在雷科技看来,这个问题可能没有答案。

首先,在显示技术上,Mini LED、Micro LED、AI显示等新显示技术依然在不断刷新显示品质,假以时日,当对应技术成熟后,手机将继续迎来屏幕革新。

其次,如何让屏幕可以“小身材,大显示”?用户既要大屏幕又要便携性,“折叠屏”“全息投影屏”这样的显示技术被寄予厚望,人们需要更多、更好的显示扩展方案。

最后,在平面显示外,Vision Pro这类设备掀起的空间计算浪潮,人们更需要可以糅合真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新型显示方案,XR的本质也是变革了显示以及人机交互模式。因此,3D空间显示,也将是未来手机屏幕升级的重要方向。

人类对视觉有着无尽贪婪。只要电子产品的屏幕显示无法100%媲美真实世界(包括高清、色彩、真实、亮度以及健康),屏幕技术就依然有升级需求。手机屏幕的升级,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