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7月12日,在解放军张家口251医院的特护病房里,一位留着长长胡须的86岁老人在阳光中安详地离开了人世。

乍一看,似乎并没有什么稀奇。

但在那个年代,无数革命英雄在为伟大的革命事业,奉献出自己的青春年华。

如果有幸在战场上存活下来,都会像这位老人一样安静地老去,并最终安详地走完属于自己的人生旅程。

可是,相较于绝大多数的革命英雄,这位老人的生平却有些不同寻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什么这么说?

原因就在于,这位老人不仅做过解放军,

还做过清军,北洋军阀部队,一生之中在三四支军队之中服过役。

不仅如此,这位老人在战争年代为我军立下了汗马功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1955年全军授衔仪式上,所有的授衔官兵都被要求仪表整洁,不得留长发或胡须,以展示新中国军人的威武与风貌。

而这位老人,在那时不仅也参加了授衔仪式,还被毛主席特批可以留胡须参与授衔。

这也是所有受衔官兵中唯一的一个特例。

这位一生都充满传奇色彩的老英雄,便是我们今天的主人公——蒋维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文内信息来源于(中华军事网),2023年12月15日,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寻找新的出路

全面抗战爆发之后,已是花甲之年的蒋维平意识到,自己报国的机会真的来了。

于是,在八路军行军经过他的家乡之时,60岁的他将所有的药材全部带在身上。

匆匆告别妻子与女儿之后,与收养的义子一起投奔了八路军,就此踏上了抗日救国的征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加入八路军之后,由于他年事已高,组织上便把他安排在后方工作,

可蒋维平老人家一腔热血就想着上阵杀敌,几次向组织上递交请战书想要上前线,

考虑到老人家一把年纪,行动不便,几次请战都被婉拒,

蒋维平只好当了一名军医,担任治疗伤员的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蒋维平却愣是凭着高超的医术,与惊为天人的药材搜集能力,成为了所在部队的“神医”。

要知道,打仗时搜集稀缺药材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然而蒋维平却每次都能做到,

再加上他高超的医术,不仅能治疗常规伤势,就连一些疑难杂症也不在话下,

故此,他被所在部队的战士们称赞:“只要有蒋医生在,我们就能安心打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久之后,蒋维平被调到王震将军的三五九旅进行服役,

1942年随部队进驻南泥湾,开展生产建设工作。

已是64岁高龄的蒋维平,不仅每次都身先士卒地和年轻的战士们共同劳动,还领导所在农场创下了全旅创收成绩第一。

而他本人也在1943年,被授予“劳动模范”的光荣称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南泥湾进行生产建设期间,蒋维平凭借自身积累的医学知识,与在劳动生产中积累的经验,

有效解决了部队缺医少药的困境,使部队的医疗条件得到了有效提升,重伤员的存活率也大大提高了。

抗日战争胜利之后,蒋维平先后担任晋察冀军区卫生队队长,

和其他后勤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主要负责在后方照顾伤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军中第一人

解放战争开始之后,蒋维平放心不下前线的战士们,

以古稀之年的高龄向中央军委递交请战书,来到前线担任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晋察冀分院院长。

以高超的医术从死神手里挽救回来不少年轻的战士,有效保存了我军的有生力量。

1955年全军大授衔之际,已经七十有余但已经为国为民奋战一生的蒋维平,

因为对革命的突出贡献被授予中校军衔,他也是全军最年长的一位中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由于被授衔官兵在授衔仪式上,都要严格遵循仪表管理规定,不得留过长的胡子,

而蒋维平又不想剃掉留了一辈子的长胡须,便硬着头皮向上面打了报告,询问能不能留下胡须参加授衔仪式。

报告层层上报,最后报到了毛主席那里,

毛主席听闻哈哈大笑,并通过了蒋维平关于申请保留胡子的报告。

于是,蒋维平便成为了1955年授衔中唯一一位保留胡须的受衔军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获得军衔之后,蒋维平却并没有居功自傲,

而是继续活跃在军队医疗一线,继续为人民军队的新生代医生们提供为患者的治疗指导。

在他的眼里,挽救伤兵的生命就是自己的职责,

多救回一个伤兵,就能多保存一份战斗的力量。

多从死神手里夺回一个伤员的生命,就能多确保一个家庭的完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蒋维平一直秉持这样的信念,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1964年7月12日,蒋维平因病医治无效,

病逝于解放军张家口251医院,享年86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战乱纷飞,民不聊生

蒋维平出生于1878年的河北房山县石楼村,那是一个国破家亡,战火纷飞的年代,

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和侵略的铁蹄,无情地蹂躏着已经饱受痛苦的中华大地,

人们哀鸿遍野,社会更是民不聊生。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蒋维平在很小的时候,

就被迫到地主家去当长工,只为能讨得一口热饭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随着列强侵略步伐愈来愈紧,清政府也一再割地赔款,签下越来越多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之后,中国又平添了两亿元的巨额战争赔款。

在巨大的经济与社会压力之下,纵使是地主家也很少有余粮了。

这期间,蒋维平通过时不时地旁听私塾的课,也接受到了一些新知识,

再加上目睹了中华大地生灵涂炭的惨状,青年报国的热血,让他萌生了参军报国建功立业的思想萌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在1897年,蒋维平在征得家人的同意之后,

毅然报名参加清军,在李鸿章的亲属部队下服役。

可真正进入军队之后,蒋维平才逐渐发现,此时的清军队伍里不但腐败成风,

官兵还纷纷吸食鸦片,哪里还有一点点保家卫国的军队的样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加上服役的时间久了,蒋维平逐渐从各级官兵口里打听到,李鸿章卖国求荣的目的,

这可与他加入军队抵抗外侮,的初衷背道而驰。

蒋维平彻底愤怒了,于是,他找了个机会,离开了已经服役了15年的清军。

1912年,蒋维平转而加入了袁世凯麾下的北洋军阀部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报国无门

在他的印象里,北洋军阀的军力还有兵员素质,

都比此时的清军好上太多,一定可以实现自己御敌于国门之外的报国理想。

但是,北洋军阀部队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一支为军阀割据势力而战的私人武装,

在面对老百姓的时候仍是非打即骂,要么就是欺男霸女,鱼肉百姓的事儿更是数见不鲜。

试问这样一支军队,又怎能扛起保家卫国的重任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蒋维平加入北洋军阀部队之后,辗转数地历经数职。

可随着官职越做越高,北洋军阀官兵的所作所为和野蛮无道的本质,彻底暴露在了蒋维平的眼中,

内心的正义感也使他,越来越难以忍受这种鱼肉百姓的行为。

终于,在1920年,他联合几个同样有正义感的士兵,把当时一个欺男霸女的团长给狠狠打了一顿,

气是出了,可他也因此被撤销了北洋军阀部队的官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后蒋维平又加入段祺瑞的部队,可仅仅过了八年光景,

1928年,因为所在部队的缩编和解散,历经三支部队的蒋维平还是卸甲归田,回到了老家。

空有一腔热血但又报国无门,颇为苦恼和沮丧的蒋维平终日闷闷不乐。

好在在妻子与女儿的劝说下,蒋维平决定钻研医术,以自己的医术为当地百姓带来健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年后,一间由蒋维平开办的医院在房山县石楼村建立起来了。

此时的蒋维平已经是51岁的年龄,即将步入老年人的行列之中,

不过他仍尽心尽力地用自己习得的医术,给当地的居民们治病,

由于他医术高超,妙手回春,颇受当地居民们的赞赏与爱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结

纵观蒋维平老英雄的一生,是波澜壮阔而又英雄的一生。

他一生历经数个时代,见证了20世纪上半叶中国大地上的天翻地覆的巨变。

他用自己的精神告诉大家,报国在任何时候都不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用自己高超的医术与救护知识,挽救了无数伤病员的性命。

他用自己的身体力行告诉人们,廉颇老矣,尚可饭之。

蒋维平是一位为人民解放事业贡献了一生的老英雄,自然值得我们去铭记与学习其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