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区外海街道:展现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外海作为”

村富则镇强,镇强则县兴,镇域协调则县域协调。

外海街道将以“突破”为关键词,在产业辐射带动能力、产业发展承载能力、产城人融合能力等“百千万工程”重要方面实现“外海突破”,锚定把“外海制造”打造为全市镇级经济发展标杆的定位,全力以赴推动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三级联动促发展

在制造业当家中擦亮“外海底色”

在外海,产业是推进“百千万工程”的关键动力

外海街道工业经济体量位居全市73个镇街第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89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数量572家,数量、质量均为全市镇(街)最高;“四上”企业家数553家,位居全市镇(街)“榜眼”;这注定外海在推动“百千万工程”中必定有大担当、大作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外海街道发挥工业重镇、制造强镇的优势,加速描绘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外海图景”。

此刻的外海经济蓄势待发,如何实现新的跨越?外海从“百千万工程”中找准突破口,发挥街道一级联城带村的枢纽作用,通过区、街、村三级联动,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村集体经济提质增效。

回眸过去一年,外海街道借助区级平台、发挥街道优势、用活村的资源在“制造业当家”中创新突破。

——激活“红色引擎”,打通上下游企业“中梗阻”。外海街道在智能家电(光电)、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等数个产值超过百亿元的产业链上建设“红色堡垒”,探索通过“党建链”带“产业链”的方式,释放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

江门高新区(江海区)智能家电(光电)产业链党委成立后,在辖区内串联200多家、辐射带动1000多家光电企业,打通上下游企业交流壁垒,为产业链健康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力争实现2025年绿色光源产业规上企业数量突破200家,产值突破100亿元。

外海还让支部建在项目上,将“党旗”插在工地上,设立江门市长生科技园项目临时党支部,发挥区、街、村和项目投资方共建项目的优势,形成高质量发展合力,2023年以来,为重点项目落地完善电力线路近6000米,铺设临时水管近1000米,平整土地逾19公顷。

——绘一张“产业图”,镇域经济开新篇。江门市把安全应急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来谋划打造。外海街道聚焦全市重点产业,结合1297亩可连片开发工业留用地优势,整合街道近十个村居的资源,总投资35亿元,打造安全应急产业配套园区,承接江门市安全应急产业园区上下游企业。

“只有不断强化街道的联城带村功能,才能有效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问题,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外海街道党工委书记熊伟光表示,街道整合村的资源,对接区的平台,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招商,一方面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帮助村集体实现土地“动起来”到村集体“富起来”的转变。

深圳、东莞、珠海、香港……去年,外海由“一把手”带队,前往全国各地寻找招商线索。截至目前,区街两级联动招商42个项目落地外海,总投资超230亿元,投产后产值超260亿元,将实现再造一个现代化新外海。

——用好资源禀赋,助力产业发展。位于高新区的核心区,外海拥有得天独厚的“高”“新”资源——“1+6”国家级平台汇集于此,“两中心一基地”和“五维一体”安全应急产业两大重头项目主战场布局于此,江海探索构建“法务集聚区”的优势资源积聚于此。值得一提的是,江海区投资超过100亿元在外海产业园区打通“八纵九横”交通路网,2*60MW级中电天然气能源站和220千伏岱建变电站为企业带来优质供电、供冷、供热、综合能源管理服务,配套项目一应俱全。

“外海地处江门‘东大门’,交通区位优势强。同时,这里有华南地区最大的内河智慧港口高新港,方便企业产品出口。”琪泰机械五金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志勇对外海未来发展十分看好,“创业之初,我来到外海;增资扩产,我留在外海;发展壮大,我将深耕外海。”

和美乡村换新颜

在乡村振兴中描绘“外海图景”

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全面小康的“后半篇文章”,重心在农村集体经济,目的是发展,关键要创新。从各村的致富路径中,均能窥见外海的创新改革。

外海街道在留用地开发模式上寻求创新突破,率先走出了一条改革之路,探索成立“村集体+社会资本”项目合作公司、“集体经济+社会资本”合作开发经营、“国资+代建返租”等合作开发模式,让社会资本、国有资本等力量注入乡村振兴,为村民增收提供“新路径”。

其中,直冲村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公司化改革新模式,在全市首批注册成立“强村富民公司”;南山村以自筹资金的模式,一边建设、一边招商、一边开发,分批啃下全区占地面积最大的南山村工业园升级改造项目;金溪社区采用“村居+社会资本”模式建设金溪智能制造产业港,先行建设金溪产业转移园,在园区建设同时留住高质量企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直冲村工业园。

熊伟光表示,外海将强化县镇村三级联动,把好项目准入关,不断探索研究村级工业园新型合作模式,在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中探索更多“外海路径”。

为突破农业短板,外海发挥“外海制造”的优势,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打开预制菜产业赛道,推动猪脚姜、外海面、花生饼等“江门非遗”拓宽现有市场。目前,外海正积极推动丰正食品、益膳食品等预制菜品牌申报“粤”字号农产品,并通过量子高科、丰实饲料、广大饲料等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农业产业链发展。

在外海,重大产业发展令人期待,田园风光和人文景观同样令人心向往之。

近年来,外海街道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先手棋,投入近1亿元推动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改造。如今,外海街道各村(社区)道路基本实现硬底化,村中主干道两旁有绿化、路灯、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等配套设施,车辆停放有序,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此外,外海街道深入挖掘“龙溪文化”,重启外海龙舟比赛、重阳千人敬老宴,并组织班子及村居负责人多次前往外地学习了解文旅资源开发利用情况,以陈少白故居为中心,打造少白民宿,建设“龙溪”特色文化街区。

渐渐地,村庄更美了,村民更富了,乡风变好了,一个个和美乡村的雏形在五邑大地徐徐绽放,处处彰显生机活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共建共治共享

在基层治理中探索“外海经验”

作为经济重镇,外海市场主体活跃,企业是“百千万工程”建设的重要力量,是基层治理的重要力量。

在江海区明辉路道路扩宽及人行道改造工程中,外海街道用好区政协“三级协商平台”,由政协委员牵头号召改造片区22家企业筹集近130万元,共同推动解决道路拥堵问题;江门高新区光电行业协会17家企业筹集近10万元为“幸福邻里汇”建设项目添“亮”;旅港外海同乡会创办“会达慈善教育基金”助力外海学子成才;乡贤、热心人士筹集“村民共富基金”助老、助学、助困……

涓涓细流润物无声。万千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百千万工程”推进的内生动力源源不断。各村(社区)以村规民约为抓手,鼓励引导居民积极参与社区治理;依托“幸福邻里汇”新业态权益保障中心凝聚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力量,打造“小哥议事会”基层治理新品牌,推动外卖小哥等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转化为兼职网格员,参与网格志愿服务;打通地域壁垒,与中山古镇跨界合作建立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室,形成协调、聚力、高效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江海区礼乐街道:“农业+工业”双擎驱动三产融合发展

奔跑在春天里,礼乐街道在50.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播撒下一颗颗高质量发展的“种子”:金多多广东生产研发基地项目正式竣工投产,江门首家“诺贝尔奖专家工作站”落户礼乐;创新运用点状供地政策,造就了长廊生态园、邑家人江海明珠等一批优秀的旅游休闲项目落地发展;各村(社区)积极投身绿美江海生态建设,党员带头、村民参与、企业助力,携手种下一片片主题林…… 镇域强则县域强,镇域兴则县域兴。乘着“百千万工程”的东风,礼乐街道激活“农业+工业”双擎动力,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勇当江海高质量发展生力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礼乐街道将江门船厂打造成党建引领“精治街区”。

工业聚成链 产业“朋友圈”扩容提质

说起礼乐,很多人首先会想起龙舟。去年端午节,礼乐龙舟文化周开启,八条龙舟再次上演水上竞渡,续写“爱国爱乡、团结拼搏、和谐进取”的龙舟精神。

团结拼搏,又岂止是在龙舟赛场上。在“百千万工程”的新赛道上,礼乐街道拼产业、拼项目、拼服务、拼空间……激活“龙舟精神”,拿出“夺锦”魄力,推动产业“朋友圈”扩容提质

2023年,从年头到年尾,从“珠三角”到“长三角”,礼乐街道勇挑工业大梁,招商引资的脚步不停歇:年初,礼乐街道党工委书记何淑娴当好“招商队长”,奔赴江苏、香港、深圳等地,对接资源,洽谈项目;5月,召开高质量发展大会暨招商引资大会,集中签约5个总投资额超20亿元的项目;年末,考察团赴浙江、安徽、上海,聚焦产业链招商引资。

宏丰电子增资扩产,加速与中科院团队进行对接;宝马4S店开门营业……高端机电装备制造、新材料、大健康、安全应急四大产业集群体系加速崛起,为礼乐奋进“百千万工程”按下“加速键”。

同时,礼乐街道用心用情当好“店小二”,服务企业,常态化开展暖企走访活动,全心全意培育壮大现有企业。

“近几年,礼乐的发展很快,无论是区位优势还是营商环境,对于我们来说都是最优选。”江门市宏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智丰介绍,“2023年,我们扎根礼乐增资扩产,投资5亿元用于生产研发高端高密度线路板。”

礼乐街道还紧扣实施“百千万工程”,对辖区内低效用地、未利用地、废弃厂区、闲置厂房等“家底”开展地毯式摸排,与招商引资工作同步推进,不断盘活存量用地,破解空间制约,引入更多优质产业项目落地。2023年,威东村大草围村级工业园进驻5家企业,是礼乐街道盘活存量用地的又一新成果。投资额超10亿元的武东村级工业园项目也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未来将成为全街道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的又一示范标杆。

“特”“优”农业正崛起

拓宽“接二连三”新路子

在达华农业生产基地,旋耕机来回穿梭,开沟平整田地,村民播种芹菜、油菜花等作物;在月光宝盒鱼香园养殖基地,60多个圆形养殖池纵横交错,几万尾脆肉罗非鱼欢快跳跃;都市农业生态园里,数十亩格桑花宛如“莫奈花园”,彩色稻田如诗如画,吸引游客纷至沓来……走进礼乐,一步一景,一幅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图景正加快绘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都市农业生态园里,数十亩格桑花宛如“莫奈花园”。

作为江门中心城区的“后花园”,礼乐不仅拥有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人与大自然的最佳结合林”的“羽林春秋”生态名片,还拥有农田300多公顷。

为推动农业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礼乐街道加强涉农招商推介,去年累计洽谈垦造水田项目、乡村文旅项目方面客商8户,引入农业种植大耕户2户,新增引进种植16公顷香芋、南瓜、番薯等特色优良品种。“2023年,月光宝盒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采用数字高位池养殖技术提升养殖密度,亩产翻了20倍。”何淑娴表示。

“特”“优”农业品牌怎么打?礼乐街道通过培育“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打造“缤纷英南”“向民葡萄”“向东桃花”“武东腊味”等美丽乡村新名片,并通过举办龙舟文化周、金秋庆丰收等活动,持续擦亮本土农业品牌。

在礼乐,不仅有“蔬果满仓”,也有“诗和远方”,乡村休闲旅游成为城市人的向往。今年,礼乐街道采用“点状供地”模式给长廊生态园新增近2公顷发展用地,用于升级拓展园区的服务配套,壮大乡村旅游产业。“截至目前,入园人数超20万人次,同比增长50%以上。”长廊生态园负责人黎智峰告诉记者。

同时,礼乐各村由表及里塑形铸魂,走农文旅融合之路:英南村精心打造咖啡屋、南堡1980风情街、农家书屋等八大景观,引入新业态;乌纱村建成龙舟文化长廊,赓续非遗文化;跨龙村依托古树、古桥、古牌坊,做好“古韵”文章,打造古村落文化村……“百千万工程”描绘的“村美、人和、共富”画卷在礼乐各村变成现实图景。

“礼乐生态资源丰富,农村离城市近,城乡融合发展有广阔空间。”何淑娴表示。依托美丽生态资源,礼乐街道将积极探索“生态农业+乡村旅游+工业旅游”发展模式,推出工业游、农业游、乡村游等多条旅游线路,推动农业“接二连三”融合发展,让村民致富的“路子”更宽、“口袋”更鼓。

为民办实事

擦亮基层治理品牌

“在这里,累了可以歇歇脚,口渴了可以喝喝水,没电了可以充充电,真好!”2023年12月15日,江门船厂红色驿站揭牌启用,环卫工人陈卫娟对此赞不绝口。

在“百千万工程”的推动下,拥有60多年历史的江门船厂焕然一新,一栋栋老厂房被赋予新功能,聚集了咖啡屋、艺术馆、俱乐部等一批新业态,成为青年集聚、创意碰撞的潮流街区。

“在潮流商圈建好红色驿站是礼乐街道基层治理工作的一次全新探索,也是全面实施‘百千万工程’、为民办实事的一个着力点。”礼乐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叶欢表示。2023年以来,礼乐街道谋篇布局建设文昌新民片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示范带,以江门船厂为起点,全长约3公里,面积4.1平方公里,连接起礼乐街道35%的人口,把4个村居、6个企事业单位、34家两新党组织串珠成链。

江门船厂作为示范带的其中一点,将被创新打造成党建引领“精治街区”,建设网格员驿站、网格员咖啡角、船厂博物馆、红色驿站、户外劳动者休息驿站等多个点位,推动多元共治。

而在乡村,英南村是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典范,去年再次获评“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国字号”荣誉增至7个。为此,礼乐街道大胆创新,推行村民积分制、村民议事制度等“英南经验”,引领带动各村创新发展,培育了江海区第二个“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新华村、“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威东村等,实现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百花齐放。

此外,礼乐街道还积极整合各方资源优势,以居家养老服务站为枢纽,持续推进长者饭堂运营服务,探索党建引领农村养老新模式,在建成街道长者饭堂(中心点)的基础上,新增向东村、威东村、英南村、跨龙村、武东村、新兴村共6个助餐点。如今,老人只需花5元就可以吃上“热乎饭”,在长者饭堂就可以找到“游戏搭子”“健身搭子”。

来源:江门日报 文/陈婵 何榕 图/邱昱 谢杰华 编辑/邱昱 实习生赵思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注【江海 高新发布】

读懂高新 关注江海

新闻资讯 一手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