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帅领导的晋察冀根据地,在全面抗战时期规模逐步壮大,直到46年解放战争爆发前,仍是我军最重要的战略区之一。不过1946年晋察冀军区经历了大规模“裁军”,各一线主力纵队都受到影响,总计减员约10万人,一批转到地方部队,另一批直接复员务农去了。裁军的时机显然有些微妙,毕竟在国共总兵力对比上,人民军队处于下风。这次裁军,主要是为了配合国内的和平谈判,展现出我方诚意,带有战略目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裁军复员的决策,晋察冀有不少将领提出过质疑:杨成武甚至写了书面材料表示反对,李志民、郭天民等人都在材料上联名签字。这三人后来都成了开国上将,但战略层面的安排,当时并非带兵打仗的将领们能直接左右。裁军还是要进行,郭天民在执行过程中多留了个心眼,他指挥的2纵只裁老弱兵员,保留精悍力量,能打的官兵全部留下了。此外郭天民上报的新编制也有些“问题”,纵队的实际人数比纸面上多出不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郭天民并非有意不执行政策,他的眼光很长远。将军毕业于黄埔六期,红军时历任师长、军团参谋长,是文武双全的优秀干部。郭天民判断,综合主客观因素国内不会实现真和平,晋察冀将来必有大战,主动裁军是“自废武功”的行为。而抛开华北不谈,华中的粟裕坚持不裁军,在解放战争初期打得很主动、很漂亮。郭天民考虑得有道理,46年下半年大同集宁战役、张家口战役,都暴露出晋察冀部队硬实力虚弱、打不好硬仗的问题,我军连续被傅作义部队击败,甚至丢失了根据地首府张家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6年10月,郭天民和其他高级将领一起参加总结检讨会。他对兵败张家口感到痛心疾首,因为那里是他带领冀察军区部队,刚刚解放不久的大城市;46年张家口战役中,郭天民的2纵打得很英勇,浴血坚守11昼夜才奉命撤退,展现出了郭天民的治军能力。正因如此,郭天民对张家口耿耿于怀,几乎成了心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次涞源会议,参会干部普遍情绪低落,连续失利的阴影笼罩着大家。聂荣臻作为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希望借开会之机重振部队士气、提升指挥员的自信心,因此在总结时仍展现出乐观的一面。聂帅对大家说道:张家口本来就是个“包袱”,现在我们反而能轻装上阵了,更有利于开展运动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鼓劲不要紧,却直接惹恼了暴脾气的郭天民。他当即打断上级的讲话,拍着桌子站起来:什么叫“包袱”?失败要从根本上找原因,败了就说败了的话,前期裁军是最大错误!郭天民情绪激动,继续大声指出军区内的矛盾和问题,期间甚至爆了几句粗口。他的一番话其实说到了不少同志心里,但其激烈的态度和言辞,还是令在场干部吃惊不已,尤其是聂帅本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会议气氛变得尴尬无比,很多人心里都不愉快。为这件事,当众“犯上”的郭天民被免去纵队司令员兼政委的职务,冀察军区也交接给了郑维山,郭天民事实上赋闲了。后来朱老总到晋察冀指导工作,注意到郭天民的处境,经过协调后让他出任晋冀鲁豫野战军副参谋长。这相当于切换了野战军体系,加入“刘邓大军”。虽然长达一年多没有带兵,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个人履历及战功,但1955年郭天民仍被授予上将军衔,可见将军的水平和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