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讣告,中国考古学泰斗、北京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严文明,于4月14日20时13分在京病逝,享年92岁。4月15日,他的硕士研究生、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馆员李岩接受南都、N视频记者专访,回忆恩师对学术的严谨、对后辈的和善、对科普的热忱。

作为广东田野考古及水下考古领域的资深研究者,李岩还特别提到,严文明的学术研究理念和方法,对广东考古影响至深,包括南海Ⅰ号等考古项目都受到他的启迪。他曾多次来到广东的考古现场,甚至亲力亲为,“就像他自己说的,广东考古大有可为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严文明(左一)与李岩(左二)等师生在广东银洲遗址分析出土器物。受访者供图

治学严谨,注重逻辑

1987年,李岩硕士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专业,严文明是他的导师。

“我为什么会读严老师的研究生?其实是从一段旁听的经历开始。”李岩向南都记者回忆,读本科时,他就听高年级的学长介绍过严老师讲的新石器时代考古,但他们班恰好没有遇上,后来,李岩特意跟着新一届本科生,把严文明讲的这门课重新听了一遍,被他的教学深深吸引。

“严先生考北大的时候,第一志愿是理工科,第三志愿才是历史系。我觉得,他有一种类似于理工科学者的缜密思维,在课堂上不只是列举材料,而是比较注重谈到相互关系、内在联系,以及事物本身自有的逻辑。”后来,李岩报考了他的硕士研究生,并幸运地被录取。

如今回看,李岩认为读研期间,严文明的几次点拨,对自己后来的学术道路产生了极大影响。比如,他曾告诉学生,解读出土文物不能主要依赖民族志材料,而应该从埋藏学、聚落分析等角度,用考古学材料来重构社会历史。

“在这方面,严先生自己有很好的学术实践。他和巩启明先生合作发表的《从姜寨早期村落布局探讨其居民的社会组织结构》,就是用聚落考古的研究方法,对姜寨遗址的布局进行了复原,是这个领域的经典作品。我们现在仍然在用他传授的这种方法。”

作为南海Ⅰ号沉船考古的亲身参与者,李岩介绍,自己和同事们曾用聚落考古的理念和手段,对这艘南宋时期的沉船进行分析,重构其航行轨迹。2023年,“从广州出发——‘南海I号’与海上丝绸之路”大展面世,展览中的“纲首日记”,就是以他们的研究成果为蓝本,借纲首(船长)之口与公众“对话”,回溯历史情境。在李岩对广东韶关的新石器时代遗址——石峡遗址之墓地的研究中,也是通过聚落分析,用考古学材料论证了它的社会分化水平。

至今,包括李岩在内,严文明有多名学生活跃在粤港澳的考古学界。“可以说,严先生的这一套方法,对我们广东考古影响至深。不仅是田野考古,还包括水下考古。”

待人和蔼,体贴后辈

李岩告诉南都记者,生活中的严文明谦虚、和蔼,乐于帮助后辈。

“我硕士毕业来广东工作之前,老先生把我叫到他家里谈话,嘱咐我把广东的文化脉络弄清楚一些,把考古学研究的一系列‘基础问题’搞清楚。后来我用了十几年时间,主要做的就是这项工作。”

这份师生情谊持续了半辈子。几年前,李岩出版个人文集《从石峡到珠三角》时,曾向恩师汇报,邀请他题写书名。“老先生依然那么谦虚,乐于支持年轻人——对他来讲,我还是年轻人。后来,他写好了三幅,让我‘挑着用’……”

这样的事例还能举出很多。严文明的另一位研究生孙德荣,在香港从事考古、博物馆工作。他也向李岩谈起过,大约是1997年,自己跟随严老师在河南八里岗遗址实习,回北京的路上一直腹泻。严老师见了,带他回到自己家,师母专门为他准备了稀饭。这顿爱心餐,让孙德荣“一生铭记”。

广东考古专家崔勇也告诉南都记者:“严先生对我帮助很大,特别是对我在高明古椰遗址上的指导和教诲,终身难忘。”当时,严文明受邀来到位于广东佛山的古椰贝丘遗址,一行人落座后,他就提出看看考古领队崔勇做的记录,对他的工作非常肯定。“当时给我的鼓励太大了,因为先生是出了名的严格。”如此细致的关心,让在场的其他年轻考古人也深受触动。

李岩说,与河南、陕西、浙江等省份相比,广东并没有那么多著名的史前考古发现,但作为新石器时代考古大家的严文明,对广东的考古项目一直非常关注,甚至亲力亲为,比如上世纪90年代,曾与“考古女侠”朱非素共同担任广东银洲贝丘遗址发掘工作的总负责人。此外,与其直接相关的广东考古项目还有很多。

“就像他自己说的,‘广东考古大有可为’嘛。这也说明了他的远见。”如今,广东的考古发现对于中国历史、世界历史的影响,越来越成为学界关注的话题。

致力科普,影响深远

晚年的严文明,在教学和研究之外,还以极大的热忱投身“公众考古”。

考古学的专业性很强,有些研究成果想要通俗地传达给人民群众,并不容易。但李岩谈到,严文明特别注重“考古学是人民大众的考古学”,就连他提出的“重瓣花朵”理论,也是既有学术质地,又充满诗意,还很直观,容易让人理解。

去年热播的高分纪录片《何以中国》,以8集的体量,从旧、新石器之交开始讲述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持续发展”的历史,引发年轻观众追看。严文明是该片的学术总顾问,以耄耋高龄把关解说文本。他在访谈中强调,应该把考古的成果,普及到老百姓,让大家都看得见,“看得出来我们中国确实有悠久的历史,有高度发达的历史文化,这样对于建设现代的中国应该更加增强信心。我觉得(纪录片的)意义就是这个。”

作为考古学泰斗,严文明对科普宣传的开放态度,影响到了更多学人。受其指引,李岩也撰写了解读南海Ⅰ号考古的科普图书,还入选了202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推荐书目。他对南都记者表示:“的确像严老师说的这样,我们需要把这些所谓的成果,转换成为全社会的文化知识和共识。”

严文明逝世后,全国各地的考古学者纷纷悼念,形容严文明是中国考古学界“泰山北斗”般的存在,学术及品行令人仰止。根据北大的安排,遗体告别仪式定于4月18日上午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举行,南都记者采访到的多位学人都计划专程赶赴。

李岩说:“虽然严先生的主要研究领域在史前考古,特别是新石器时代,但实际上,这只是他学问里边的一个核心所在;而且,由于它内核本身的温度很高,这种放射效果是非常巨大的。”

采写:南都记者 侯婧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