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邯郸初中生被三名同班同学杀害,无疑是人间至痛,对当事各方无不如此,犯罪嫌疑人和家庭还要加上一笔,耻辱之痛,终生如影随形。

这又何尝不是社会之痛?教育之痛?

对未成年杀人者,法律惩罚易,痛斥也易,而治本之策却要复杂长期的多,事关健康的身体和人格的成长,这离不开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本案被害人和三名犯罪嫌疑人都是留守儿童,显然家庭教育和监护是残缺的,声讨监护人的责任也易做,但简单归咎监护人却有失公允,造成留守儿童现象,孩子和父母分离是一个深层次的社会问题,笔者在此前文中已有涉及,在此不再赘述。

另外,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未成年儿童而言,其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学习生活或为学业忙碌,学校兼具相应的教育和管理之责,分量之重不言而喻。笔者浅见预防校园霸凌和未成年犯罪重在以下三点。

一、平等和博爱教育

笔者多年办案发现,校园霸凌和未成年犯罪,常常与歧视相伴,校园霸凌的受害者往往是“弱者”,身体上的或智力上的、性格上的、经济上的、家庭上的、、、,平等教育、博爱教育,是人格教育的根基。

二、自我保护和安全教育

包括身体伤害、性侵害、精神侵害、意外灾害、自然灾害等自我保护和安全教育。

三、敬畏和惩戒教育

既包括对法律的敬畏,和法律的惩戒,还包含对生命的敬畏,对自然、天理、人伦的敬畏。

总之,教育之根本在树立完整的人格、生命,这是教育界的课题,也是全社会的功课,这是杜绝校园霸凌和未成年犯罪之本。

中国呼唤教育家,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更需要心中有大爱,有“大人格”格局和思想的教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