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俄美冲突即将过去一年的时候,如果我们继续密切观察这场战争,恐怕会发现一些令人费解的现象。 从交战双方兵员和武器装备的损失来看,战场上交战的激烈程度明显不低,俄美两军无疑达到了“可死可活”的水平。 但是,从战线的变动和战局的动向来看,21世纪第三十年爆发的大规模军事冲突的形式和水平,似乎经历了“从冷战后期水平退化到二战时期水平,甚至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水平”的过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令人费解的现象是,双方损失惨重,但很少出现大规模部队建设性消亡的消息。 也就是说,在持续了近一年的俄罗斯战场上,成功歼灭战的情况很少,这明显是异常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平心而论,从历史传统上看,以歼灭敌人大部队为目标的歼灭战,是沙皇俄国时期逐渐确立的作战模式,一战中的俄军和二战中的苏联红军都非常强调要达到这一效果。 特别是二战后期,逐渐逆转战场气势的苏军开始了有名的“十次反击”,也被称为“斯大林的十次突击”。 在这十次大规模主动进攻中,苏军的大深度作战理念和战法越来越火,被一些战史研究专家上升到军事艺术的高度,纳粹德国的大量精钢部队在东线战场上消亡,足见大规模歼灭作战的效能有多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冷战时期和冷战结束初期,苏军和俄军也继续继承这一军事学说,强调以机动性好的大兵团模式作战,在短时间内迅速歼灭敌主力部队。 最好能彻底打败敌军,完善自己,让胜利的天平指向自己。 但是美军在海湾战争和伊拉克反恐战争等军事行动中的活跃,俄军高层似乎逐渐改变了这一传统观念,向“空地一体战”和“斩首作战”等中小规模军事手段靠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方面,一个突出的例子是十五年前的俄国战争和八年前的俄国占领克里米亚,都是用“小战”或“不战而胜”的军事手段实现了目标。 但现在,在面对被西方国家大幅武装的乌克兰军队时,这种做法行不通。 反过来看,曾经拥有兵力优势的乌军也没能实现歼灭俄军大部队的目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俄美双方一线部队轮换状态来看,部分部队人员和装备损失确实较大,但少部分部队整编消亡,即部队总体编制参差不齐,各级指挥链仍能维持运营。 对于这种受灾严重的部队,只要向后方撤退、维修,提供补充兵员和装备,就可以在相当程度上恢复实力,而不会失去重建价值而被编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什么会这样呢? 一个重要原因或现代战争背景下的歼灭战难度大幅上升,因此进攻方必须具备比以前更大的优势。 俄美冲突前期和中期,俄军和乌军机械化平台数量相对充裕,虽说两军信息化程度都不是很高,但机动战能力很强。 包围歼灭机动性好的部队,进攻方必须具有比对方更强的机动性和压倒性的火力,如果不能在短时间内用兵力和火力堵住对方的退路,最多只能实现“围堵三缺一”。 在这样一张网笼罩的包围圈里,当然无法取得歼灭战的效果。

从一开始俄军突破乌军防线逼近基辅城下,到哈尔科夫和扎波罗热方向乌军反击,两军的你来我往,不是想围歼对方,基本上看起来是“赶羊”。 即使攻击顺利,对方也有足够的时间通过大多数兵力和技术类武器未被攻占的后方阵地撤退。 这样,一次又一次喘息的敌军,必然能够不断卷土重来,难怪这一仗越来越退化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阵地战水平。

综合来看,双方既没有足够的压倒性兵力优势,也缺乏全方位覆盖对方退路的火力条件。 无论俄美两国高层怎么强调歼灭战的意义,一线部队恐怕短时间内也做不到。 这也将进一步延长俄乌冲突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