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国网沈阳供电公司铁西区供电分公司郭家供电营业所的电力人依旧很忙。这是他们守护“盲人大院”的第61个春节。

农历除夕一大早,郭家供电营业所所长杨迪来到沈阳市铁西区“盲人大院”76岁的居民邱淑华家,帮忙贴对联。

“邱姨,对联贴好啦,我给您念念。上联是玉兔贺岁家兴旺……”听完杨迪念的对联内容,邱淑华拉着杨迪,不住地说着谢谢。“邱姨您别客气,那我回所里了。”杨迪跟邱淑华道别后,对记者说:“虽然今天是除夕,但是为了方便服务客户,营业所正常营业,我得抓紧回去。”

杨迪帮盲人邱淑华家贴对联。刘婷婷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迪帮盲人邱淑华家贴对联。刘婷婷摄

上个世纪60年代初,铁西区肇工南街176号是民政福利企业原沈阳市互感器厂盲人职工的宿舍,这里居住着70余户盲人家庭,也被称为“盲人大院”。郭家供电营业所与“盲人大院”结缘于1962年。

1962年2月,郭家供电营业所抄表员刘继增开始负责这个大院的抄表收费任务。在日常的抄表和服务中,他真切地感受到盲人在生活中面临的诸多不易。在和单位商量后,刘继增决定开展爱心服务,无论工作多忙,都要帮助这些盲人家庭,并许下了“有事只要招呼一声,保证随叫随到”的承诺,还定下了“三必去”的规矩:“刮风下雨必去、下雪必去、逢年过节必去。”

从那以后,“盲人大院”多了一群贴心的电力“忙人”。无论是检查线路、保证用电安全,还是冬天扫雪、雨天修路、节假日打扫卫生,或是哪家孩子病了、米吃完了、液化气用光了,只要一声招呼,郭家供电营业所的员工总会以最快速度赶到,伸出援手。

1989年出生的杨迪,是郭家供电营业所的第14任所长。“我是2015年到的咱们郭家所,一入所就自动成为‘郭家爱心团队’的一员,这是咱们所的惯例。”

郭家供电营业所历任员工整理的服务手册。刘婷婷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郭家供电营业所历任员工整理的服务手册。刘婷婷摄

为盲人服务,只有耐心、细心和爱心是远远不够的,服务的技术含量也必须跟上。“因为盲人看不到,对所有‘触控’式电器或者设备完全无法操控。所以,经过多年的摸索和积累,我们所练就了一整套电器‘改装’的技能,可以给先进的电器装上传统的按键式外壳,方便盲人使用。”杨迪说。

在日复一日忙碌的工作中,每当有新的解决办法出现,郭家供电营业所的工作人员都会认真地记录下来,久而久之,形成了针对盲人等特殊群体的服务标准和服务手册,并一代代完善,一代代传承。

每年春节前的一个月和七月,是一年当中的用电高峰。但是不管巡线和维修的工作有多忙,在这两个时间段,郭家供电营业所的员工会将平时一个月一次的“盲人大院”入户安全巡查,加密为两到四次。

春节前夕,郭家供电营业所员工上门为盲人理发。刘婷婷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春节前夕,郭家供电营业所员工上门为盲人理发。刘婷婷摄

“我们所还用小程序专门监测‘盲院’的电表,通过电流数据及时发现短路、漏电等情况。”杨迪介绍说,因为盲人们居住的楼都比较旧,有时候插座短路出现的电火花会把家里的墙都熏黑,但是盲人们无法马上发现,甚至直到有糊味儿的时候才能发觉。“所以通过这个小程序我们就能第一时间上门维修,排除安全隐患,让他们放心用电,安全用电。

但电力员工也不是什么忙都能“帮得上”。

“有一回‘盲院’70多岁的矫姨打电话,说家里的电饭锅突然坏了,我跟同事就赶紧过去了。”可是到了矫姨家,杨迪发现,由于电饭锅使用多年,元器件老化损毁,无法维修。再一看时间,已经快到中午了,杨迪灵机一动,“我跟矫姨说,这个我们得回所里才能修,一会儿就送回来。然后我们出来直奔商场,买了个新电饭锅给矫姨送去了。”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再到几代人,60年来,“郭家所”信守着当年许下的承诺,用科技改变生活,把规矩完善成制度,用爱点亮一盏盏心灯,让温暖永驻“盲人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