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资料图

参考消息网11月26日报道 据法国《回声报》、路透社、德国电视一台等媒体报道,针对美国为本国企业提供大规模补贴的《通胀削减法案》,法国和德国经济部长22日在巴黎举行会谈后保证说,两国“站在同一条战线上”,一致认为欧洲需要对此作出强烈反应。倘若不能与华盛顿达成任何妥协,巴黎和柏林将不排除在欧洲增加对产业的援助力度。

德国经济部长罗伯特·哈贝克抨击说,“(美国的)《通胀削减法案》不符合世界贸易组织制定的规则”,还“违反了若干规定”。

据报道,这项法案包含了优待美国企业的条款,尤其是在汽车产业领域,而在巴黎和柏林看来,这样可能会使欧洲企业处于劣势,加速欧盟的去工业化进程。

法国经济部长布鲁诺·勒梅尔说:“欧洲必须将捍卫自身利益作为优先事项。”他还说,欧盟可以制定“购买欧洲商品法案”作为回应。

倘若欧盟机构与美国政府之间没能达成任何“妥协”,那么法国和德国保证会采取单边措施。勒梅尔承诺说:“我们将用尽一切办法保卫我们的经济。”

德国和法国政府还打算未来在氢等关键技术上更加紧密地合作。哈贝克说,德法团结对于发展欧洲主权、应对俄乌冲突、高企的能源价格以及不断变化的全球竞争等挑战是必要的。

西班牙皇家埃尔卡诺研究所网站评论说,美国《通胀削减法案》的一些保护主义成分可能将开启一场贸易战。该法案是一项包含“购买美国货”理念的立法,歧视外国公司,不符合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欧盟必须警惕,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开创的“美国优先”,至少在经济和贸易问题上,将继续存在。

美国《政治报》网站也评论说,欧美这场争端很可能危险地滑向特朗普时代那种针锋相对的关税战。

另据俄罗斯《观点报》网站报道,法国总统马克龙将于12月1日在华盛顿会见美国总统拜登,届时将再次讨论欧洲利益受损的问题。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迹象表明美国会让步。报道称,美国处于强势地位,尽管应当考虑伙伴的利益,但美国不会牺牲哪怕是最小程度的经济利益。这意味着,我们很可能正在见证一场大规模的贸易战,而它才刚刚开始。

延伸阅读:

美媒:欧洲抵制拜登对华做法 担心美国"伸手过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资料图

来源:环球时报

美国彭博社11月20日文章,原题:欧洲抵制拜登(对华做法),重申对中国采取中间路线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海外的过去一周,从与美国总统拜登修复关系开始,并以与欧洲领导人一道提出抵制拜登政府对华实施全面芯片限制的理由结束。

对于自疫情暴发以来第二次出国访问的中国领导人来说,这种情绪的转变无异于一种胜利——疫情期间,北京与美国及其盟友之间的关系曾每况愈下。今年10月,拜登限制向中国出售半导体和芯片制造设备以遏制中国经济发展,并要求其关键盟友照做,这引发对全球经济或将分裂的担忧。

11月18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呼吁与北京接触,抵制有关将世界划分为相互竞争的阵营的企图。此前,德国总理朔尔茨本月早些时候访华时发出类似呼吁,荷兰首相吕特也在努力与其他关键芯片制造国家协调,以抵制美国的压力。法国领导人的表态尤其表明,在与中国打交道方面,欧洲正在寻找一个中间立场。尽管一些欧洲国家要求在有关人权和民主的问题上对中国采取更强硬立场,而美国对芯片采取的全面出口管制——而且这有可能很快蔓延至其他具有战略意义的技术上——已使对话从担心中国转向担心美国“伸手过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资料图

随着德国经济走向不景气,加之欧洲面临没有俄廉价石油与天然气可用的严冬,欧洲“与北京对抗的兴趣不大”,咨询公司荣鼎集团中国业务负责人巴尔金说,有关建立欧洲统一阵线和减轻对华经济往来风险的言论甚嚣尘上,但欧洲过去一个月并未这么做。他说:“风险在于,若这种趋势继续下去,跨大西洋关系将出现更多裂隙。就美国近来针对中国的技术管制来说,我们已经在欧洲的反应中看到了有关裂隙。”

在参加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和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6天行程中,中国领导人会见了约20位领导人。11月15日,在巴厘岛与荷兰首相吕特会晤时,习近平敦促荷兰领导人不应该寻求“脱钩”,此时正值美国对荷兰的阿斯麦公司施压。习近平强调,“要反对将经贸问题政治化,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同日,在与韩国总统尹锡悦会晤时,中国领导人呼吁两国深化高技术制造合作。

11月17日晚些时候,吕特访问首尔时与尹锡悦举行会谈,两位领导人承诺加强合作。一天后,荷兰外贸与发展合作大臣表示,美国不应指望荷兰不假思索地对中国采取出口限制措施,“荷兰不会一比一地照搬美国措施。我们会做出自己的评估,并且会在与日本和美国等伙伴国家磋商后做出该评估。”

“我们所处的世界正接连受到冲击——疫情大流行、战争、通胀和生活成本危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格奥尔基耶娃表示,“如果我们再让世界经济变得支离破碎,那将是火上浇油。没人能从中受益。”美国采取措施限制对华贸易也在亚洲遭受批评,新加坡等国警告不要在经济上与北京切断联系。该地区许多国家还认为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今年早些时候访问台湾是不必要的挑衅之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资料图

然而,尽管欧洲主要领导人正越来越抵制来自华盛顿的压力,但他们远未就如何与越来越自信的中国打交道达成共识。在俄乌冲突背景下,中俄的外交关系曾促使美欧加强联系。中国领导人近日表明反对使用核武器的“划红线”做法,缓解了外界的担忧。总而言之,中国领导人采取的行动至少已使欧洲考虑采取一条中间路线。(作者丹尼尔·腾·凯特等,王会聪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