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七八月,是印染行业传统意义上的淡季。往年的淡季,浙江印染企业的“主题”是赶内销的“双十一”订单,今年的当务之急却变成了降成本和抢订单。

“从2005年开厂至今,这17年来,这个印染厂还是头一次亏损。”李学军(化名)在浙江省嘉兴市海宁市一家印染企业担任管理人员,看着公司目前10%的亏损率,他做好了过紧日子的准备。

这样的“不寻常”并非孤例。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前五月,1684家规模以上印染企业亏损户数为588户,亏损面34.92%,同比扩大4.46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总额15.35亿元,同比增长42.24%。

在多重因素叠加影响下,印染企业开工、运输受限,接到的订单少了,利润大幅缩减。艰难时期,有企业喊出今年的目标,“不是盈利,是‘活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买方市场出现了

李学军所在的印染企业主要生产经编坯布。自成立以来,凭借自身过硬的产品品质和生产技术,在同类企业中具有竞争优势,产品价格高出同行,历年来效益一直较好。

原料成本是生产的直接成本,而印染企业生产的原料,主要有染料、水电汽等。

“今年的原料价格疯涨。”说起原料价格上涨,李学军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电费从去年的0.6元/度涨到了0.8元/度,水煤浆从去年630元/吨涨到1450元/吨。而对比今年上半年与去年同期的主要能耗情况,李学军所在的印染企业,电费的单价增幅为23.81%,蒸汽的单价增幅为46.91%,煤的单价增幅为53.27%。能耗成本全年上涨5000万元~6000万元。

然而,在原料上花的钱,印染企业暂未从生产端和消费端挣回来。

“今年印染企业的市场竞争压力确实比去年更大,尤其是在价格上。”一名在绍兴做家纺类产品外贸生意的业务员告诉记者,以前工厂接订单接业务,需要维持一个利润点,但现在受疫情影响,外贸流通不畅,正处于买方市场。“生产厂家都愿意适当让利,价格厮杀比较严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降价也是为了抢订单、保客户作出的无奈之举。”李学军说。从去年年底开始,大环境不景气,其所在的印染企业的客户订单总量和单件产量双双下降。“今年的订单量总共少了大约20%,损失1亿元;一笔订单原先要100吨,现在只要50吨。”

蛋糕变小了,吃蛋糕的人数却没变。为了抢订单,印染企业打起了价格战。“新客户只能靠降价抢。”李学军透露,今年其所在的印染企业加工费下跌了1000元/吨以上,按照面料分厂230吨/天的价格计算,加工费收入全年少了6900万元。

企业利润空间受到双重挤压,行业盈利能力面临较大压力。对此,8月初,绍兴市柯桥区印染工业协会召开理事会研究此事。“历年生产经营较稳定的绍兴印染企业,今年也开始亏损了,出现‘前所未有的困难’。”浙江省印染行业协会秘书处工作人员李超(化名)告诉记者。

多重因素导致订单减少

“订单不是集中在某个时间段骤减的。”在李学军印象中,订单减少的态势,海宁片区从去年下半年就出现了。

去年8月15日,李学军所在的印染企业开始限电,嘉兴海宁市政府定的指标是7万度/天,而该企业正常生产至少要用30万度电/天。这意味着,按照限电规定,一个月只能生产一星期。产能跟不上,订单接不过来。

而已经到手的订单,部分生产加工转到了江苏的工厂。“后来客户知道了,直接和江苏的工厂合作,我们又流失了一批订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即便如此,对于海宁的印染企业来说,限电还不是最困难的。对企业造成重创的是今年上半年的疫情。

“我们的外贸订单占总订单量60%,几乎都是通过上海出口,上海一封控,货物就出不去了。”李学军告诉记者,最担心的就是周边出现疫情,印染企业无法开工,“只能眼睁睁看着订单溜走”。

平时要到绍兴各印染企业进货的林秋(化名),也感受到了今年疲软的行情。她常去的一家印染企业,原本的货物主要出口俄罗斯、乌克兰,结果俄乌冲突爆发后,“生意也没了”。

受限电、疫情、地区冲突等因素影响,绍兴和海宁没抓住的订单,主要流向了东南亚国家。“主要是因为东南亚产能恢复了,而且生产成本相较更低。”李超坦言。

“我国纺织业很大一部分产能其实是对应国际产业链的,外贸的订单量占比较大,如果外贸缩减,内销要补上空缺,可能性是很小的。”李超认为,加上近年来经济不确定性较大,终端对纺织品的消费需求也有所减弱。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1~5月,印染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印染布产量221.35亿米,同比降低4.67%,降幅较1~4月扩大3.26个百分点。疫情影响下,终端消费不振是印染布产量降幅扩大的主要原因,1~5月限额以上单位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下降8.1%,降幅较1~4月扩大2.1个百分点,穿类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下降1.6%。

“即便到了九月、十月,情况也不会变好,因为订单已经跑掉了。”李学军判断,今年旺季最多一周,时间很短,将在10月份出现,“如果抓不住,今年的旺季也就过去了”。

节能降本求“保命”

订单少了,印染企业也相应降低开工率。有的企业以“休息”“放假”为由,暂时停工一周,也有停工一个月的。李学军所在的印染企业倒没有直接停工,只是有两个车间从两班制变成了一班制。白天开工,晚上休息,“没那么多活儿干”。

据卓创资讯数据显示,江浙地区的印染厂开工率从年初的70%降到50%。

特殊时期,如何降本增效是印染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李学军所在的工厂,本来机器坏了就检修,现在提倡注重平时保养,减少损耗,省下维修费用;水也要回用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管理人员的工资也打折扣。今年7月份,李学军收到的工资是原先工资的三分之二。而往年的工资都是多劳多得。对于特殊时期,企业的权宜之计,李学军也表示理解,“如果按照原先的工资发,企业发不出来的,但是又不能拖欠员工工资”。

目前,李学军所在的企业还没有裁员,工作量少,就轮班,先把员工留下来。“不然以后再重新招员工麻烦得很”。李学军说。

但行业内的龙头、主营染料生产的浙江龙盛(600352)(600352.SH)已经有了减员动作。“中层、以及生产线的一线员工都有裁员情况。”浙江龙盛一工作人员刘楠(化名)告诉记者,减员后,原本两个人的工作量,现在只需要一个人做,因此一线工人的工作强度并没有减轻。“不过,由于企业知名度高,相较之下,浙江龙盛的订单流失不算严重。”

“从行业来看,企业因为这些年的更新改造、产业集聚包括智能化等,已经有一定的起色。”李超直言,但是面对大环境的不景气,还需要一个过渡期、适应期,而有的企业能不能熬过这个时期还是一个问题。“企业一般不会因为暂时的困难,尤其是订单减少而退出印染行业,除非实在是‘吃不消’了。”

“按照往年的情况,想租个厂房都不一定能租到。现在市场行情差,‘吃不消’又亏不起的企业就直接倒闭了,空出了位置。”李学军告诉记者,绍兴有许多租厂房生产的印染企业,此种经营模式抗风险能力较差。

这次的困难,对于印染行业来说,或将倒逼企业再一次转型升级。

“今年我们只要‘活命’,留住一条命,明后年还可以拼搏。”李学军依旧充满信心,等行情好起来,能拿回失去的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