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三河市交通运输局全力推动交通事业高质量发展, 建设交通强市。

“五横八纵”交通框架日趋完善,“外联内通”的“四好农村路”联通城乡、运输行业管理体系逐步完善,公交惠民举措赢得称赞……

列入省厅 “十四五”规划

102国道北移确定

聚焦服务交通运输重点工作目标。科学规划引领布局,强化顶层设计,参与制定《廊坊市北三县综合交通专项规划》,参与论证三河市交通运输“十四五”发展规划。争取上级支持成效显著,102国道北移、迁大线二期项目已列入省厅“十四五”规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京唐城际铁路燕郊段建设任务基本完成

对接项目上,备受关注的燕郊西出口立交枢纽胜利通车,京唐城际铁路燕郊段建设任务基本完成,燕郊火车站主体工程已经完成。积极配合北京地铁22号线(京津冀首条区域快线)专班赴北京及省厅沟通协调,潮白大街站、神威大街站作为首开站点于2021年6月开工建设。密涿高速北延主线工程顺利开工,神威北大街与北京姚家园路东延、京沪高速联络线签订接线协议。

简单说下102国道北移。

在此前发布的《三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就有提及。文件显示,重点推进国道G102北移项目(燕郊至三河市区)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根据廊坊市北三县公路交通近期实施方案,北三县将打造“ 三纵八横 ”路网。其中“八横”之一就有102国道北移(燕潮大桥---密涿高速白庄子互通连接线)(含神威北大街),总里程44.40公里,利用既有道路13.00公里,新改扩建道路31.40公里,总投资30.01亿元。

也有人说,这条北移线其实就是燕郊神威北大街对接通州潞苑北大街,承接102国道北移车流,也就是之前规划建设的“燕阳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既已列入省厅“十四五”规划,102国道北移是确定了,但具体线路最终还是要以官方公布为准。

推进农村公路升级改造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持续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三河市2019年被评为“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2020年被推荐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省级试点县,2021年被评为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被正式确定为河北省县级城乡客运一体化试点市。投资3.76亿元完成57条、100.9公里农村公路建设,完成全部77.49公里精品示范路创建里程。全面实现村村通公交,开通了首条山区旅游线路,三河市公交一卡通上线投用;燕郊金谷大街公交综合枢纽一期工程已完成主体施工, 2022年下半年正式投用;三河市与北京通州、顺义、平谷及天津蓟州实现公交互联互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严厉打击非法运营

缓解燕郊通勤压力

三河市交通运输局在交通环境治理上不断出实招、硬招,营造文明交通环境。非法运营行为有效遏制,一方面严厉打击“黑出租”“黑客运”等非法运营行为,今年上半年累计检查车辆1.2万辆次。与北京交通综合执法第五支队签订执法联动框架协议,组织开展联合执法行动,保持打击非法营运行为的高压态势。另一方面通过与北京公共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第五分公司沟通,在早晚高峰加密发车间隔,由5分钟发车间隔调至3分钟,协调开通了三河至北京四惠首批京冀间省际客运班线及京冀通勤定制快巴,有力缓解了燕郊通勤人员出行压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燕郊在线

廊坊市是河北省直辖的一个地级市,位于河北省中部偏东,地处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之间,被誉为"京津走廊上的明珠"。辖广阳、安次两个区,大厂、香河、永清、固安、文安、大城六个县和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代管三河、霸州两个县级市。廊坊市历史悠久,早在6000多年前就有人类在此聚居。4000多年前"黄帝制天下以立万国,始经"安墟","安墟"即在现安次区附近。廊坊素有"京津走廊、黄金地带"之称。市区距北京天安门广场40公里,距天津中心区60公里,距首都和天津两大机场70公里,距天津港100公里,且紧邻规划中的北京新机场。7条高速公路,5条铁路干线穿越境内,10条国家和20条省级公路纵横交错,是中国铁路、公路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1900年廊坊发展经历了3个重要阶段。第一次是1898年京山铁路(北京-山海关)在廊坊设站,成为近代廊坊发展的开端。随着京山铁轨的延伸,客商开始云集,人口与日俱增。短短几年,廊坊从一个不知名的小村落,迅速发展成为一个小镇,并随着义和团"廊坊大捷"蜚声国内。到1937年"七七事变"前夕,廊坊城区面积0.4平方公里,人口近4千,已建有"三角地"、东南西北四条主街及东小街、南小街。第二次是1951年,安次县设廊坊镇,原安次县城被永定河洪水淹没,县治迁往廊坊镇,廊坊成为县级行政中心。1948年12月13日廊坊解放,当时城区面积仅0.5平方公里,人口仅5000人;共8条街道(4条主街与4条背街),全部为土路,且较狭窄,全长不足3000米。城区仅有房屋3000余间,建筑面积约3.6万平方米。1949年初廊坊设镇,隶属安次县。1950年安次县政府迁驻廊坊。1958年全国农村以社代乡,廊坊镇遂并入廊坊公社。1965年又重新恢复廊坊镇建制。1969年天津地区革命委员会迁址廊坊。第三次是1973年,天津地区行政公署由天津市迁往廊坊镇(最初天津地区行政公署驻杨柳青镇的石家大院,现为杨柳青博物馆,后公署迁天津市),廊坊由此成为地级行政中心;1981年廊坊镇升为县级廊坊市,从此廊坊真正成为城市;1989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廊坊地区改为省辖地级市,原廊坊市改为安次区

廊坊市是河北省直辖的一个地级市,位于河北省中部偏东,地处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之间,被誉为"京津走廊上的明珠"。辖广阳、安次两个区,大厂、香河、永清、固安、文安、大城六个县和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代管三河、霸州两个县级市。廊坊市历史悠久,早在6000多年前就有人类在此聚居。4000多年前"黄帝制天下以立万国,始经"安墟","安墟"即在现安次区附近。廊坊素有"京津走廊、黄金地带"之称。市区距北京天安门广场40公里,距天津中心区60公里,距首都和天津两大机场70公里,距天津港100公里,且紧邻规划中的北京新机场。7条高速公路,5条铁路干线穿越境内,10条国家和20条省级公路纵横交错,是中国铁路、公路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1900年廊坊发展经历了3个重要阶段。第一次是1898年京山铁路(北京-山海关)在廊坊设站,成为近代廊坊发展的开端。随着京山铁轨的延伸,客商开始云集,人口与日俱增。短短几年,廊坊从一个不知名的小村落,迅速发展成为一个小镇,并随着义和团"廊坊大捷"蜚声国内。到1937年"七七事变"前夕,廊坊城区面积0.4平方公里,人口近4千,已建有"三角地"、东南西北四条主街及东小街、南小街。第二次是1951年,安次县设廊坊镇,原安次县城被永定河洪水淹没,县治迁往廊坊镇,廊坊成为县级行政中心。1948年12月13日廊坊解放,当时城区面积仅0.5平方公里,人口仅5000人;共8条街道(4条主街与4条背街),全部为土路,且较狭窄,全长不足3000米。城区仅有房屋3000余间,建筑面积约3.6万平方米。1949年初廊坊设镇,隶属安次县。1950年安次县政府迁驻廊坊。1958年全国农村以社代乡,廊坊镇遂并入廊坊公社。1965年又重新恢复廊坊镇建制。1969年天津地区革命委员会迁址廊坊。第三次是1973年,天津地区行政公署由天津市迁往廊坊镇(最初天津地区行政公署驻杨柳青镇的石家大院,现为杨柳青博物馆,后公署迁天津市),廊坊由此成为地级行政中心;1981年廊坊镇升为县级廊坊市,从此廊坊真正成为城市;1989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廊坊地区改为省辖地级市,原廊坊市改为安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