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梅县区稳步推进撂荒地复耕复垦。受访者供图

一阵阵“轰隆隆”的机械声打破了乡村的宁静,在梅县区的田间地头,拖拉机的轰鸣声在山间回荡,处处是繁忙复耕的景象,秧苗泛绿间透着勃勃生机。

撂荒地迎新生、水利设施不断增加、出台奖补工作方案……撂荒地逐步变成“希望田”的故事,正在梅县区上演。连月来,各镇召开推进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工作现场会,通过现场经验分享、交流学习、互比互看,联系本镇村撂荒地复耕复种的实际情况开阔了思路,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耕地是农业发展之基、农民安身之本,也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梅县区始终把保障粮食安全摆在突出位置,坚持把撂荒地复耕复种作为全区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来抓,采取多形式加大撂荒地复垦利用,全面推动撂荒地整治工作,为农民增收致富扩渠道,也为乡村振兴添活力。

南方日报记者汪思婷通讯员冯森达

干群合力

掀起土地“认养”热潮

盛夏时节,在城东镇石月村的几十亩稻田里,稻穗饱满,长势喜人,一片丰收的景象。正在田间劳作的村民告诉笔者,眼前的鱼米之乡,曾遭遇过撂荒。

土地喜迎丰收,这其中的变化要得益于石月村党支部做出的大胆尝试。去年底,在村干部的鼓励下,石月村村民无偿让出了25亩撂荒地,通过种植油菜花带动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待油菜籽收成后,石月村党支部又鼓励党员干部以“领养”的形式带动村民共同耕种。

“通过镇村干部跟村民们做工作,把这片土地无偿拿出来给村里,我们以党员干部每个人‘出份子钱’的形式,大家共同耕种这块地。”石月村党支部书记廖国彬说。

石月村村民、党员廖敬传介绍,他认养了一亩多的撂荒地,整体田间管理的开支按照比例平均分摊,待稻谷收割以后的收入也是进行平均分配。

让党员干部“领养”推动撂荒地复耕复种,不仅美化了环境,还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下一步,城东镇将以点带面,不断强化耕地数量、质量,让每一寸耕地都成为丰收的沃土,为保证粮食安全供给提供可靠保障。

“接下来,我们会以这种形式带动更多的党员群众来认领、认养我们的撂荒地,推动复耕复种。”城东镇副镇长陈金叶说,目前是种植水稻,之后会通过水稻、油菜花或者其他农作物轮耕轮作的形式,让土地不再撂荒。

如今,梅县区掀起了一股土地“认养”热潮。

走进畲江镇太湖村,伴随挖掘机的阵阵轰鸣声,村里的党员群众正挥锄翻挖整地,现场一片繁忙。

谁曾想到,过去这里还是一片杂草丛生的撂荒地。改变发生在今年,在当地乡贤的牵线下,一片片撂荒地被认耕认种,变身播种“希望”的“致富田”。

“汉文化促进会了解畲江撂荒地政策情况后,认为这是一项国计民生的大事,决定把这十几亩田全部以汉文化促进会的名义租回来复耕,从4月份开始,陆陆续续平整了一部分。”乡贤刘剑超说。

畲江镇太湖村通过发动党员干部、乡贤乡亲、社会各界热心人士踊跃认耕认种家乡“撂荒地”,带头复耕复种家乡“责任田”,着力盘活闲置土地资源,一片片撂荒地相继规整翻新。

“我们发动乡贤支持认耕撂荒土地复耕复种,得到了乡贤的大力支持,不仅增加了村里的集体收入,农民工的就业也得到解决。”太湖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焕浩说。

据畲江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主任曾劲松介绍,乡贤通过认耕认种,回馈家乡助力乡村振兴,收成之后的有机农产品都回馈给乡贤。“一方面守护粮食安全,保护耕地,另一方面则起到乡贤与家乡沟通的桥梁纽带作用。”曾劲松说。

保护耕地,固本惠民。接下来,畲江镇将深入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进一步强化政策扶持,采取有力措施,发动干群力量,加快消除撂荒地存量,千方百计稳定粮食生产,因地制宜推动“撂荒土地”变“希望良田”。

特色种养

复耕复种与培育产业有机结合

复耕复种的撂荒地,种什么合适?对此,梅县区实行“一田一册、分类管理”,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在守住粮食安全底线基础上,将撂荒地整治与发展特色产业相结合。

“呦吼……”随着管理人员蓝燕的声声吆喝,原本掩映在稻苗下的鸭子纷纷从四面八方赶来,成群结队地游上岸,扑闪着翅膀,不断发出“嘎嘎嘎”的欢叫声。

“稻在水中长,鸭绕稻边游。”这幅田园风光画卷,就出现在梅县区畲江镇成山村的水稻田里。

该村改变传统的单一种植模式,在大力发展水稻种植业的同时,探索“稻鸭共生”生态种养新模式,按照水稻种植地块比例,在稻田间养殖一定数额的鸭子,通过一田两用,走出了一田双收的“新稻路”。

“稻田综合种养,相辅相成,目前看来效果不错。”看着长势喜人的水稻,基地负责人罗庆玲喜上眉梢。

“我们按照一亩田10—15只鸭子的标准,目前根据田间状况分批投放了3000只鸭子。”罗庆玲介绍道,在水稻生长季,水稻所在的生长环境容易滋生病虫害,而这恰好为鸭子提供了食物来源,而产生的鸭粪作为有机肥料,能使水稻长得更好。

据介绍,在水稻抛秧后20天左右把鸭子赶进稻田,等到水稻抽穗的时候把鸭子赶回来售卖,便可以实现一田双收。

“当前,我们正积极推广生态立体循环模式,鼓励农户因地制宜将水稻种植与家禽或水产养殖有机结合,提高土地利用率,提升土地综合效益,也希望以此进一步调动农户种粮的积极性,保证粮食安全。”梅县区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廖国英说。

成山村“稻鸭共生”的喜人景象,是梅县区因地制宜推进撂荒地整治工作的一个缩影。

在畲江镇叶华村,该村采取“稻薯轮作”的模式,并优先聘请困难群众到基地务工,增加他们的收入。“我们整合了30亩左右,目前早造种稻谷、粮食,晚造种番薯。”畲江镇叶华村党支部书记杨远球说,下一步会把附近的撂荒土地全部整合起来,与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一起努力,引进企业做大产业。

畲江镇党委副书记、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长朱北辰表示,通过村村结合逐步发动村民对这些撂荒土地进行盘活,同时采取预集约的方式,把规模化的土地形成规模化的标地,然后引进项目,进行全程跟踪。

在“特”字上做文章,积极探索特色种养模式。梅县区在抓好撂荒地复耕复种工作的同时,要让撂荒地效益最大化,着力推进土地资源变资产、企业资源变生产力、农民变工人,逐步带动有劳动力的村民参与到种养产业中,实现集体收益与村民收入互促互进、共同提升。

强化服务

生产托管让农民当起“甩手掌柜”

在松口镇小黄村明昇家庭农场的柚园里,农业生产托管员张冲冲正在对柚园的土壤进行养分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与柚园主人古志伟讨论下一步施肥工作。

古志伟告诉笔者,他把柚树用肥、修剪、套袋等环节托管给农业生产托管员后,柚子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什么是农业生产托管员?张冲冲是这样解释的:“你的地,我来种,减成本,增收益。”

如今随着青年人外出务工增多,农村的劳动力越来越少,“无人种地”问题日益凸显。托管可以将生产环节委托给专业化机构,借助社会化服务组织的服务,帮农民解决“不会干、干不好、干了不划算”等问题,回答了“谁来种地”“怎么种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如何有机衔接”等时代命题。

张冲冲就是专业化机构中的一员,他所属的梅州市志颖农资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农资销售、农业新技术推广、搭建农产品销售桥梁于一体的新型农业服务公司。

“我们要亲自到果场,现场给他们指导,经过我们专业的仪器测试,得出结果告诉他们,让他们能精准施肥,精准用药。”张冲冲说,因为用的都是有机肥料去提升品质,保证产量稳中有升,品质提升起来了,价钱就上来了,无形中给农户们增产增收。

笔者在松口镇下坪村看到,水稻长势喜人。技术人员正在田边将肥料装上无人机,装载好肥料后,通过技术人员操控,无人机在稻田上方匀速飞行,喷洒出的肥料瞬间气化,均匀飘洒在田间。

“过去稻田施肥全靠人工,种田很辛苦。现在用无人机施肥,100亩田一般只需要三四个小时就可完成施肥,比起传统的喷施肥料,无人机作业既节省开支,施肥效果也更好。”种植户钟志淼感慨道。

“我们是跟农户长期合作的,全程提供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包括病虫害管理、施肥和病虫害飞防等,提高了农田管理效率,随之也带来了效益增长。”张冲冲说,农业社会化服务带来的便利和高效,有利于吸纳带动更多的小农户融入大生产。

“科技+农业”的方式,大大节省了春管阶段的用工成本,抢抓时间做好病虫害的防治,让作物长势更佳、成品质量更优,粮食安全多了科技保障,体现出农业社会化服务带来的便利和高效。

近年来,梅县区将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作为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重要抓手,构建符合现代农业发展的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服务体系,推动服务需求规模化,促进服务资源整合。

梅县区农业农村局乡村产业发展负责人钟利萍说,生产托管是把农业生产中的耕、种、防、收,部分或者全部交由社会化服务组织完成的一种新型的生产方式。下一步梅县区会在柚子和水稻方面大力推动生产托管工作,“特别是针对当前撂荒地的复耕复种工作,我们通过社会化服务组织全程托管可以有效解决劳动力短缺,推动梅县区水稻复耕复种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