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阳江已有35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投产发电。图为全球首台抗台风型漂浮式海上风机在阳江海域投入运营。梁文栋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阳江港正加快打造亿吨级大港。梁文栋摄

5月的阳江,处处生机勃勃。在各地的乡村田野,农民正忙着田间管理,全力以赴保粮食丰收;在浩瀚的阳江海域,已投产的350万千瓦海上风电场源源不断将海上风能转化为电能,阳江电力能源装机容量已突破1800万千瓦,其中绿色能源装机规模超1280万千瓦,为阳江和大湾区经济发展注入绿色动力;在阳江高新区,风电装备和合金材料企业开足马力生产保障下游企业需求,有力保障了产业链和供应链稳定。今年一季度,阳江进出口总额增速排名全省第一,钢材出口同比增长8倍多,传统刀剪产品出口同比增长28.5%……

阳江各地繁忙的生产场景,是全市人民锐意进取、奋力拼搏,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真实写照。

栉风沐雨践初心,砥砺奋进开新局!阳江深入贯彻落实省委“1+1+9”工作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围绕省委赋予阳江的“两个定位”,全面落实市委“123+N”工作安排,全力打造生产、生活、生态三大体系,坚定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努力在打造沿海经济带重要战略支点、宜居宜业宜游现代化滨海城市中展现新作为、干出新气象,为广东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作出更大贡献!

●南方日报记者张俊

通讯员陈瑞锋李孔青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

阳江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党的建设,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扎实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阳江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和省要求阳江“在打造沿海经济带重要战略支点、宜居宜业宜游现代化滨海城市中展现新作为、干出新气象”的工作要求,阳江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在全市范围内推动落实市委“123+N”工作安排,加快高质量发展步伐。其中,“1”是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党的建设,这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证;“2”是深化落实省委赋予阳江的“两个定位”,这是阳江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总目标;“3”是打造生产、生活、生态三大体系,这是阳江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N”是推动阳江高质量发展的十项重点任务。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阳江织密建强党的组织体系,着力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激励全市广大党员干部以最饱满的热情和最昂扬的斗志,全力以赴抓好“123+N”工作安排落地落实,在落实“两个定位”中展现新作为、干出新气象。

阳江紧扣全面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高质量实施新一轮加强基层党建三年行动计划。在农村,深入推进党建“整镇推进、整县提升”示范县镇创建行动,深化实施“头雁”工程,加强村民小组规范化管理;在城市,实施基层党建“1+5”提升行动和“城市基层党建聚力赋能社区治理20条措施”,不断织密筑牢基层党组织体系,充分发挥党建的核心引领作用。

阳江全面落实新时代好干部标准,把政治标准放在选人用人首位,圆满完成市县镇村换届,选出好班子、换出好风气,以优良党风带政风促民风,并深入实施“培苗强基”计划,从全市遴选优秀年轻干部到镇(街)任职。坚定不移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持续深化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

发展壮大特色现代产业体系

阳江积极对接融入“双区”和两个合作区建设,主动承接辐射带动,全市产业集群展现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态势。

海上风电产业已实现从风力开发到装备制造、研发设计、检测认证、运维管理、综合服务的全产业链发展,目前正布局建设全国首个国际风电城。合金材料产业形成从上游不锈钢冶炼到热轧、冷轧、深加工的产业链。食品调味品产业在建和落户项目全部投产后年产量将超400万吨。滨海旅游是阳江的优势产业,海陵岛正加快建设“四季海陵”,打造国际旅游岛。去年12月,广东省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在海陵岛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旁动工建设,此外,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已与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加挂中国水下考古活化利用研究院牌子,助力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建设世界级考古品牌、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博物馆,也将进一步提升阳江滨海旅游的吸引力。

营商环境是地区发展的软实力。阳江全面对标“双区”,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全力打造国内一流营商环境。近日,阳江召开全市营商环境提升攻坚行动动员大会,动员各级各部门全力当好服务企业“店小二”,全面优化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市、县领导带头落实挂点服务企业制度,全面落实减税降费等援企惠企政策举措。今年4月19日,阳江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冯玲到挂点服务企业调研,倾听企业心声,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阳江发挥农业大市的优势,扛稳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责任,牢牢守住保障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打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现代农业产业园“两块底板”,谋划乡村振兴示范带和海洋渔业产业带“两个带”。今年春耕生产,阳江着力推动撂荒地复耕复种,全市抢抓农时掀起农业生产热潮,今年春播农作物意向种植面积133.1万亩已超额完成。

加快构建现代综合交通体系

城市发展,交通先行。阳江全力推动港口、高铁、高速公路、机场和市域快速路网建设,全面构建外联内畅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加快实现3小时通达全国核心城市、2小时通行全省、1小时直达湾区、半小时可达各县(市、区)的目标。

阳江港是一类对外开放口岸,正加快开发建设,打造亿吨级大港。在轨道交通方面,通车的江湛铁路让阳江迈进高铁时代,时速350公里的广湛高铁正加快建设,通车后阳江到达广州市中心将缩短至1小时。在高速公路方面,阳江正加快构建“五横三纵两支”高速公路网。去年,阳江启动了闸坡世界级渔港建设,打造世界级渔港经济区,将为阳江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今年,阳江继续推动38个年度投资110亿元的重点交通项目建设,全市统筹力量加大对资金、供地等要素的攻坚力度,确保如期完成建设任务。

交通连着民心。针对群众要求优化市区交通出行环境的呼声,今年以来,阳江启动了市区交通畅通工程,市委书记专题会议专门作出部署,并纳入全市2022年度十件民生实事重点推进。该工程开展以来,20多年的“瓶颈路”河堤北路和停工多年的“断头路”金郊路等相继打通,市区主干道路口增设了智能信号灯设备,市区空置地段规划建设公共停车场、上下班高峰期增加执勤警力保畅通……一系列“治堵”精准“组合拳”,让市区交通出行环境有了很大改善,群众对此连连称赞。

为有效解决农村公路会车难问题,今年2月,阳江在全省率先启动农村公路错车台和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建设。计划为全市6150公里农村公路增设错车台,分3年实施,今年先行建设3000公里,共建设错车台9000道。截至3月30日,阳江提前3个月完成今年错车台建设任务。

打造功能完善的现代化滨海城市

阳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巩固生态优势,推动高水平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力把阳江建设成为生态优美、功能完善、人民幸福的现代化滨海城市。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5%以上,森林覆盖率57.6%,先后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宜居之城”“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宜业宜居之城”。

阳江持续加大民生投入。过去5年,阳江开展“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职业技能培训惠及群众10.2万人次,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幼儿园293所,新增学位12.7万个,广东海洋大学阳江校区一期建成招生。以阳江市人民医院建设省高水平医院为契机,阳江加大对全市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市、县及镇、村医疗保障能力全面提升。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阳江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决贯彻“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全面落实各项防控举措,科学推进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在全市所有村(居)全覆盖设立村级公共卫生委员会,全面筑牢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牢牢守住不发生疫情规模性反弹的底线。今年3月9日,阳江市江城区报告一例输入性新冠确诊病例,阳江市、江城区立即启动应急响应,精准划分封控区、管控区和防范区,实行提级指挥、扁平化管理、科学精准防控,“三区”管理、全员核酸检测、市场稳价保供、特殊群众就医保障等一系列部署有力有序推进。经过14天连续奋战,阳江在一个潜伏期内扑灭疫情,没有出现一例病例外溢和社会面扩散,没有新病例报告,成功打赢疫情防控歼灭战,为全省防疫大局作出贡献。

美好蓝图

打造生产生活生态三大体系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去年底,阳江市召开第八次党代会,描绘了阳江发展的宏伟蓝图。未来5年,阳江将努力实现经济发展高质量、改革开放高水平、城乡协调高标准、人民生活高品质、生态环境高颜值、社会治理高效能,着力在打造沿海经济带重要战略支点、宜居宜业宜游现代化滨海城市中展现新作为、干出新气象,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在打造现代生产体系方面,将重点建设广东(阳江)国际风电城,发展以海陵岛为牵引的全域旅游,实施工业振兴行动,打造合金材料、装备制造、绿色能源三大千亿支柱产业集群,发展新型建材、五金刀剪、生物医药、智能家电、食品加工、轻工纺织等百亿优势产业,培育节能环保、电子信息、激光增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全国新能源产业基地、全国规模最大的合金材料全产业链集群之一、世界刀剪之都、全球领先的大食品产业集群。

在打造幸福生活体系方面,将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水平,加快构建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加快打造人文荟萃的文化名城,加大力度保障和改善民生,构建公平普惠的保障体系,推动更高水平的法治阳江、平安阳江建设。交通方面,谋划“深珠江阳通道”,规划建设轨道交通1号线,有序有力推进阳江机场建设,构建“六纵六横”城市快速路网。在乡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

在打造绿色生态体系方面,阳江将始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瞄准“双碳”目标,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发挥风电、核电、抽水蓄能、氢能等绿色能源优势,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的样板城市。

奋进故事

从“跟跑”到“领跑”

海上风电产业崛起

国内首个百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场在阳江投产,全球首台抗台风型漂浮式海上风机在阳江投入运营……在2018年以前,阳江的海上风电产业还是空白,短短几年间,在省的大力支持下,阳江抓住机遇,以全产业链思维打造海上风电产业,实现从产业“跟跑”“并跑”到“领跑”的飞跃。

在高新区,阳江规划建设了省内唯一的风电装备制造基地,吸引全国知名风电制造企业投资建设生产基地;在阳江南鹏岛及沙扒海域,全力争取更多的海上风电项目落地核准,并加快海上风电场建设;与此同时,加快构建海上风电全产业链生态体系,全力引进研发、认证、检测、运维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推动海上风电产业向产业链中高端迈进。

经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阳江海上风电加快全产业链崛起!

截至去年底,阳江核准的1000万千瓦海上风电场中,已有350万千瓦项目投产发电,另有650万千瓦项目正在建设,预计到2025年实现全容量并网,阳江投产及在建海上风电场容量在全省排名前列。

在风电装备研发制造领域,位于阳江高新区的风电装备产业园已发展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风电产业集聚区,已有总投资411亿元、年产值约834亿元的27家风电装备制造企业、共计30个项目落户。其中,明阳、金风科技、龙马铸造、鉴衡认证等11个项目已建成投产。

去年,依托全产业链先发优势,阳江启动了全国首个国际风电城建设。广东(阳江)国际风电城“立足广东、辐射全国、走向世界”,将强化产业链核心技术和核心产品研发,重点打造全球海上风电装备质量监督和检测认证中心、国家海上风电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广东海上风电大数据智慧监控中心和运维中心,构建更高形态、更高水平、更具创新引领力的国际一流海上风电全产业链生态体系基地。

在最新发布的《广东省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阳江海上风电全产业链,阳江海上风电产业发展将会得到更大支持。

五年掠影

●主导产业发展壮大

海上风电加快全产业链发展;合金材料产业年产值突破千亿元;阳江电力能源装机容量突破1800万千瓦,居全国前列,其中绿色能源装机规模超1280万千瓦,占比超71%。

●科技创新动能迸发

在广东海洋大学阳江校区开设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等专业,海上风电、合金材料两大省实验室落户建设;成功创建国家级孵化器、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高新技术企业由36家发展到126家,年产值5亿元以上企业实现研发机构全覆盖。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取消和调整下放市级权责清单事项2432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限压缩2/3以上;市县两级事项可网办率达98.4%,市政务服务大厅服务事项进驻率、最多跑一次率均达100%。

●城乡面貌焕发新颜

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扎实推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40项指标全部达标;全部行政村完成“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集中供水、垃圾收运处理体系覆盖100%自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