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5月19日讯(通讯员 谢诗瑶)5月18日,在临武县西瑶乡龙袁村藤椅加工就业帮扶车间,二十余名工人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一边学习编织技术,一边进行加工作业,现场一派繁忙景象,欢声笑语连同气枪固定藤条“哒哒哒”的声音,演奏出乡村振兴“最强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工人们正在就业帮扶车间热火朝天的加工藤椅。

“多亏了工作队和村干部,去年引进藤椅编织就业帮扶车间,让我们天天有活干,月月有增收,生活现在节节高。”身有残疾的脱贫户袁英笑呵呵地说,以前经济来源只有种田,现在农闲时间来车间一个月就能有上千元收入。

袁村曾是省级贫困村,自2017年脱贫后,一直在探索乡村振兴的致富路,驻村工作队与村委多地考察研究后,决定在村里引进就业帮扶车间进行藤椅制作。藤椅制作工序简单,可满足多种用工需求,降低了就业门槛,工人们在家门口做工,既能兼顾家务,又能在闲暇时间挣得一份额外收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袁章宏两夫妻正在进行加工藤椅。

“没想到我们老两口还能来车间工作,现在每月有退休干部补贴加上工资还能有余钱补贴孙子孙女上大学。”74岁的老党员袁章宏两夫妻孙子都在外读书,在家闲不住的老两口天天都来车间工作,每月能稳定增收近3000元。

车间里,工人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分秒必争”,一根根藤条在他们手中来回穿梭。要知道,在就业帮扶车间建成以前,和很多村庄一样,村民在农闲时间会参与打牌等低级趣味娱乐活动,现在这种现象也减少了,全村兴起编织藤椅、劳动创收的热潮。

“大家伙儿工作热情都很高,有的清晨6点多就过来上班了,中午为节约时间自行带饭,晚上还主动加班。”龙袁村党支部书记龙芹笑着说。

帮扶车间建村头,致富路上有奔头。龙袁村将就业帮扶车间开在群众家门口,架起了群众从家门口通往生活富裕的幸福桥,让农民百姓变身“上班族”,这种就近就业模式成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

目前,龙袁村在2个大自然村都建起了就业帮扶车间,在这里,工资计件支付,干活儿不催不干,上工时间自由,吸纳了村里60余名劳动力就近就业,其中监测、脱贫户共10人,每月普遍净增收1500元以上。

下一步,龙袁村还计划继续引入扶贫车间,积极鼓励吸纳低收入家庭人口、边缘易致贫人口和防返贫监测对象就近就业,带动更多的村民用劳动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