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吃得苦,霸得蛮,耐得烦。”这是长沙市第四医院耳鼻喉科护士谢丹珏的座右铭,从卫校毕业到长沙市第四医院从事护理工作以来,七年如一日,默默无闻,任劳任怨,诠释着对护理职业的热爱。

立志成为护士

15岁那年元宵节,不慎被开水烫伤住院,恰巧父母又不在身边,躺在病床上,特别孤独、绝望、恐惧……她知道父母也在为她担心,只是他们都在外地不能及时赶过来,怎么办?当时烫伤处疼痛难忍,想着想着就哭起来了。这时候,有一位护士阿姨走过来,一边帮她擦眼泪,一边安慰她,“孩子,不要害怕,烫伤处会有点痛,父母不在身边,今晚就和我一起共度元宵佳节,可以吗?”一会儿,她拿来了2个餐盒,里面有饺子、肉、饭菜等。那天,护士阿姨一直陪她聊天,原本下午4点就可以下班的,却一直陪她待到晚上9点,等她入睡之后才离开。自那件事后,谢丹珏心中就埋下了一颗“种子”,一颗立志成为护士的种子,在她心里,生了根,发了芽。

视患者为亲人

“微笑的小姐姐,爱你哦,别问小姐姐是谁,比心……”寥寥几笔,一个护士小姐姐的形象跃然纸上,谢丹珏曾收到过这样一份特别的礼物——48床的婷婷(化名)自己设计了一张祝福卡,并画了一幅漫画表达对医护人员的感激之情,传递了暖暖的医患情。

患者婷婷(化名)是一位河西某高校大二学生,一天夜里,她咽喉疼痛特别厉害,便连夜到长沙市第四医院耳鼻喉科就医。值班医生初步诊断为“急性会厌炎”,建议入院治疗。

婷婷害怕疼痛,情绪一落千丈。谢丹珏鼓励婷婷积极配合治疗,并立即遵医嘱为其进行急重症处理,密切观察婷婷的病情变化,备气切包于床旁,随时做好气切准备等。

她了解到婷婷家人在外地,且身边有没有一个亲人,从其眼神中发现她特别害怕,也充满了无助与恐惧,就如同15岁那年的自己,因此,她倍加关心,经常安慰她,打针时,她先给予安抚,血管充盈后再穿刺。

经过全体医务人员精心的治疗和护理,患者康复出院了,出院时她的脸上露出了甜美的笑容,和医务人员一一道别。

不久后,她就收到婷婷的一张自制的祝福卡,她画了一幅特别可爱的卡通画像,让她爱不释手。

还有一次她值夜班,05床的秦娭毑半夜总是在床上辗转反侧,无法入睡。细心的谢丹珏便上前轻声询问,了解到病人是因为病床太硬,环境陌生而入睡困难。她当即轻声安慰着,为病人增添了一套床褥,并为老人打开小夜灯,半小时后老人安然入睡了。出院那天,她收到了患者家属送来的一面锦旗,上面写着:“关爱病人、胜似家人!”老奶奶与她拥抱着道别,家属赞扬,“护士,是你们的轻声问候、悉心关怀让病人的病痛雾散云霄!”

类似这样的事情数不胜数,也让她感慨良多,当每一次看到痊愈的病人走出医院那一张张笑脸和感激的目光时,她对自己“救死扶伤”这个职业感到非常自豪。

面对疫情,屡次砥砺前行

2020年1月24日,大年三十凌晨,一个如同炮竹般的电话炸醒了刚陷入安静的家。她接到电话,“啥?医院来了一个外籍发热病人?”然后就是电话那头的领导安排的紧急工作。电话结束后,谢丹珏立即收拾行李,没有打扰家人,第二天清早赶到集合点,驰援市公卫中心,做最美逆行人。

今年春天,新冠病毒变种“奥密克戎”波及多地,长沙再次紧急转向全民抗疫。这一次,她又成了“最美逆行者”,白衣执甲。3月26号下午,再次到市公卫救治中心驰援。当天,她就来到隔离酒店,参加院感培训。有过一次抗疫经验的她,此次承担着更大的责任,每一次的护理操作、每一次穿脱防护服,都犹如一场考试。但她能在休息时通过与同事、朋友们的聊天中得到一丝安慰,她的家人也偶尔做些家常便饭,送到她所在的隔离酒店门口,隔着玻璃门,远远的看她一眼,希望她能注意身体,抗疫的同时更要保护好自己。最后一位本土患者出院了,她背上好几十斤重的消毒机,开始了终末消杀工作,即便再辛苦,她的脸上也洋溢起了胜利的笑容。

日历上的淡淡墨痕赋予了时光不同的内涵,一次又一次的奔赴抗疫一线让她更加确定了航道。他说,她们这代人,不负青春,不负韶华,要追光前行,争做最美新时代“白衣天使”!

来源:红网

作者:杨芳

编辑:吕周阳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2022/05/14/11252611.html